对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动能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8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学习动能不足的现象,突出地表现在诸如逃课现象普遍、学习情绪低落、竞争意识缺乏等方面。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外部环境外,情绪易波动、意志脆弱、认识扭曲、思想消沉、个性浮躁等负性人格特征也使大学生容易对学习表现出倦怠。对此,我们要积极地从改善外部环境与完善自身人格两个方面来改变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的现象。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学生动能不足策略
  扩招政策实行以来,每年高等院校的招收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而大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能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序地出现了对学习的倦怠情绪,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而且这种现象正呈普遍化严重化的倾向。对当今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和思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现状
  第一,逃课现象较为普遍
  逃课,是指学生在未经请假的情况下的一种旷课行为,也泛指学生在课堂上做着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事情的隐性旷课行为⑴。实践中经过调查显示,将近90%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既有公共课,也有专业课。而且逃课频次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增。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隐性逃课的大量存在。很多大学生在课上基本都在做着与课堂内容不相关的事情。
  第二,学业情绪低落
  很多大学生都存在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对学习冷漠、悲观,在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嗜睡、容忍度低、性急易怒、沮丧无助,神经质或被其它更为极端的心理病态所困扰。
  第三,竞争意识缺乏
  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打扑克、上网,无明确的抱负和理想,既不羡慕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不为自己学习不好而觉得丢面子。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不感兴趣,而对一些惩罚措施则品头论足。调查显示,有52.6%的高校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的不良思想与风气。同时,外部制度因素的不完善也是其中原因,如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而更多地被其它因素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等因素所左右。
  另外,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动能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他们一半以上的时间被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上。在这次被调查的4300余名大学生中,66.3%的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如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网购等。
  其次,学校因素。校园文化氛围的好与坏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能。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学习风气的好或差决定因素时,27%的学生认为是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24%的学生认为是受教师的教风的影响⑵。目前,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性,缺乏竞争淘汰机制,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动能不足。
  第三,家庭因素。这主要反映在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度上。大学前一般家长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严加关注,一旦出现学习情绪不高,学习尽头不足的现象就会想尽办法解决,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但是,等考入大学之后,从家长的主观意识上就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学得好坏已经不再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即使学生出现多科不及格或者因违纪而不能顺利毕业或拿到学位的现象,也不能从深层次的原因来探寻,并不能从学生的学习动能方面找原因。
  (二)主观自身原因。
  现今,大学生在普遍存在着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容易受社会、学校及家庭和同伴的影响。情绪易波动、意志脆弱、认识扭曲、思想消沉、个性浮躁等人格障碍。这些负性人格特征使大学生容易对学习表现出倦怠。
  三、大学生学习动能提升的思路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的分析,对于改变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的现象,我们只有从这些内、外部因素入手,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国家和社会要充分肯定和切实提高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充分肯定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而不应像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报考公务员上,把“铁饭碗”当作最高目标和全部动力。
  同时,要逐步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如地方保护主义、性别歧视等。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惟才是用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合理的用人体制。
  第二,全面优化校园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应随着社会的脚步,将专业、伦理、正义、创意等特质重整融和于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⑶寻找新的定位,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高校要注重学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改革考试制度,真正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和阅卷中的“感情分”、“随意分”等现象。通过建立并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监护系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内部全员参与的自助与互助机制,帮助学生有效地疏导压力,防止倦怠。
  第三,学生的自我调适。大学生应坚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改变精英教育和“读书做官”的狭隘学业观和就业观。优化人际关系,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品质,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同时,作为社会和学校,应该主动关心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减少不良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2]王云海、武丹丹:《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冒 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国农业教育》,1999年第3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不断集中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污水的问题以及其治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导向,具体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契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教学法结合起来,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行动导向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难学难教的一门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因为有职业行为能力的需求而渴望学好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