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是画?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诗?是画?诗画里有的东西它有,诗画里没有的东西它也有。它不是一曲战歌,却非软性音乐;它真是一幅水彩,却不失于纤弱,秀丽其衣,健美其质。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充溢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淖记事》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它不是一般的爱情悲剧,没有一把泪,一滴血;也不是一般的爱情喜剧,三分幽默,七分笑料。它不落俗套,立意新奇。故事不能说不悲惨,但使人没有重压之感;描写的风俗决不是美玉无瑕,读了却让人神清气爽。
  故事的主线是巧云与十一子的奇特遭遇。它是悲剧,又不是悲剧。我们同情人物的命运,也憎恶那些邪恶势力。但我们不能说同情,你要的“纯洁”、“贞操”与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不可同日而语。从表象上看,大淖也真有几分“风气不好”,但骨子里却充溢着美和力。真象莲花,虽身出污泥,却神骨不染。爱,钱买不到,强力抢不到。爱是心心相印,是灵魂的吸引。她们说不出这番道理,却真正领悟了人生爱情的真谛。那些流氓、强盗,那些仗势欺人的恶棍,当然该杀该剐。他们对女性的侮辱,是十足的野兽行为。巧云被人强行破了身,她痛恨那些恶棍,失悔“没有把自己交给了十一子!”但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全靠自己。有什么理由要悲不欲生,要跳水,要自杀,要为那些恶棍殉身?执着地追求生,追求爱,追求自己的权利,这才合理。巧云就看破了人生的这一层老壳。她不要救世主,也不要人来怜悯,她自己救自己。在巧云的行为面前,封建主义的贞操观,岂不黯然失色?
  人是环境的产物。巧云的行为植根于大淖的特殊社会环境。婚娶不用媒人,对所爱的人情愿在经济上“倒贴”。因为爱情不是施恩的谢礼。这里的风气与街里相比,哪里更好?确实“难说”。大淖的风俗和人物的行为当然不全是金子。金子混在砂子里,一切都还是一种混沌状态。巧云被刘号长强行破了身,媳妇们只骂一声“这个该死的!”巧云对自己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不是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的自觉反抗。那是环境造成的,人物的行为摆不脱环境的制约。
  矿砂并不就是金子。金子却在矿砂里。《大淖记事》不是人物带出环境,而是从背景中推出故事。它象剥笋。不,在剥之前,先是连根带泥都掘起来。然后再一层层剥下去,最后才见到那透明纯净的笋心。在这浪淘沙式的选择里,作者找到了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作者的情感倾注在人物的命运里。他没有为她们流悲天悯人的泪。他知道这反倒会亵渎了她们。向着未来执着的追求,使作品神骨健美。它没有抽象的道德说教,却把你的灵魂吸引了过去。在这充满带有几分野性的生命活力的美面前,你得到了从那些听厌了的道德说教里,从那些哀哀戚戚的悲歌里永远得不到的精神和道德的熏陶。是作者说服了你?是作品中人物的品格说服了你?这都有。因为作者的心贴到了这些可亲可爱的人物身上,我们提不出异议。
  这些人物,这种生活形态,在现实中,也许特别稀少,那临近大淖的街里就没有。但正因为稀少,才显得特别可贵。这些特殊的生活形态和地方风俗,是哪个时代或哪些文化传统的产物,谁也没法说清。但它确实有,不仅过去有,现在又何尝没有?不信,你去生活里寻找,只要你肯。即使真找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关键在于作品处理得合理不合理。《大淖记事》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我们找不出大的毛病。
  《大淖记事》给人的教益,主要不在它的题材本身。作者不是诱惑读者去猎取特异的世态风俗,也不只是让人陶醉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透过题材的表皮,我们获得了一种启示: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它触及到一个虽不是永恒,却决不是一个短时期就消逝的问题。《大淖记事》里的故事早成过去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仍在困扰着现代人的心。作者从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里,看到了某种闪亮的东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对不对?许多人会这样发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个问题也许得不到统一的结论。但我敢说,《大淖记事》对生活矛盾的回答,不是悲泣,不是绝望,它具有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健康的力。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也许逾越了题材本身的范围,散射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面对现实世界的一切矛盾。
  这种向上的自信和健康的力从作品描写的生活里透射出来。但作品在风格上,却不以粗犷见长,秀丽才是它的本色。刚健的灵魂装在秀美的躯壳里。外柔内刚,刚柔相济,是《大淖记事》的独特格调。
  通篇是风俗画的连缀。作者对社会风俗的熟悉、了解,写来如探囊取物,不见任何杜撰的痕迹。娓娓叙来,如数家珍。三教九流,人情世态,观察得细致入微,毫发毕现。保安队捕匪过街,锡匠们唱“香火戏”与挑担游行、顶香请愿,媳妇们在大淖里洗澡……,使人应接不暇。作者写风俗,并非全般实录,他有选择。虽不是美化,却是诗化了。作者从民风民俗里,别具只眼地提取出“诗”来。一切都那么情趣浓郁,诗意盎然。
  有诗必有情。《大淖记事》调子轻快,但不轻佻。在现代文学中,我们也见过类似的题材,类似的写法。但那些作品大都带有一种感伤。《大淖记事》洗去了这种感伤。感伤并非一定不好。那时的作者,身处那个时代,没法不感伤。黑暗的压力太重,他们看不到足以使人自信的东西。翻阅解放前的杂志,偶而见到作者四十年代的一篇旧作,题为《囚犯》。同样是写士兵押送囚犯的情形。虽然作者也看到囚犯身上“有一种美,一种吸力”,但字里行间却透出对人生命运的迷惘和感伤。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今天看昨天,蕴藏在生活中的内在的力凸现出来了。这是站在今天审视过去生活的好处。也许,作家在审美过程中,真得有这么一点距离?
  这种秀丽的格调,取决于作者诗人的眼力,也取决于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读作者的小说,你会为他的文字的魔力所倾倒。句子短峭,很朴实,象在水里洗过,新鲜、纯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句拆开来看,实在很平常,没有华美词藻的堆砌,也没有格言的锻炼。但合起来,却神气全出。一句句向前推移,意象一层层荡漾开去,构成形象鲜明神气凸现的意境。
  
  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特有的服饰。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叙述朴实,却有声有色。越过文字的表皮,你没有听到生活的内在节奏,感到人物身上生命的活力?
  小说不是没有缺点。将大淖的风气与街里那些没有爱情自由的封建婚姻形态相比,优劣自无需评说。但大淖的风气里毕竟羼杂着渣滓。违背生活真实,人为地加以净化,固然不必;要求作者生硬地加以议论,于艺术也属无益。但作者的态度终究太过客观,这可能使一些鉴别力不高的读者,良莠不分。个别细节描写,如巧云对刘号长勉为其难,也损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对结构的要求,是布局的匀称。《大淖记事》从环境中推出故事,这无可厚非。但作品对大淖风俗铺述过多,进入情节较慢,前后篇幅的安排,使人略有失重之感。尽管如此,《大淖记事》仍是一篇优秀之作,从近几个月来作者连续发表的几篇小说看,作者在有意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有对前代作家的借鉴与继承,却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创。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中,作者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来,我们这样期望着。
  
  一九八一年四月,于北京大学
  
  (《大淖记事》,《北京文学》一九八一年第四期)
其他文献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位满头金发、目光炯炯的男士让人过目不忘。他身着风格保守的西服,走起路来却大步流星。他就是俄罗斯著名信息安全专家、卡巴斯基实验室董事会主席兼CEO尤金·卡巴斯基。这是他第四次参加这个全球行业盛会。  1997年,卡巴斯基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研发防毒软件。短短3年,公司年收入增长了280%,员工从13人增至65人。卡巴斯基把其发明的反病毒产品命名为卡巴斯基
知名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几十年来走过100多个国家。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大时代的变化,对“中国模式”也越来越自信。作为政治学者,他一直用自己的研究经历告诉国人也告诉世界,“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有人说,张老师你总是很自信。我说这是发自内心的自信。我经常做预测,后来回头看这些预测都是对的,所以给我更多自信。   今天在西方,当我谈到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时,会场上有时会传来会心的笑
舒乙  舒乙最后的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6年前,一场脑溢血,摧垮了他的身体。后来,病情恶化,他被转到ICU里,再也没有出来。老朋友周明曾多次去看望他,“他躺在那里,眼睛看着天花板,浑身插着管子,也不会讲话”。这些年,他天天如此,不认人、不说话,偶尔会用手指在妻子的手心上写字,长期处于昏睡状态。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或者什么也没想。2021年4月21日,他的生命终止。  “虽然有思想准备,知道老
2021年7月2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赛况,杨倩晋级決赛。  历届奥运会,中国射击队多次担起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金的任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手枪50米慢射比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取历史首金。此后,来自中国射击队的陶璐娜、杜丽、易思玲、张梦雪等人也在不同时期为中国代表团赢下奥运首金。今年这个任务落在了杨倩的肩上,最终她完成得相当出色圆满。  初次亮相奥运赛场的
在过去,医生一个听诊器就把几乎所有的病看了 ;“大病养小病扛”,那时 人生病多半靠扛着,扛不住了才会找医生。即使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情况依 然如此。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当初简陋的“听 诊器、血压计”早已被“四维彩超、螺旋CT”颠覆 ;小医院也能看上顶级专家 ; 国际医院遍布各地……原先“以治病为中心”,現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人 们生病不再“硬扛”,健康才是对美好生活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们仍期待着一届历尽风雨后成功举办的奥运会。  欲成大事,必具天时、地利、人和。东京奥运会是2020年世界大事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为此伤透脑筋。诸多因素不是他所能左右。3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与东京奥组委发表联合声明,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东京奥运会将改期至2020年后,但不迟于2021年夏天的日期举行。  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很不情愿的事。此前巴赫屡屡强调,取消东京奥运会
1百年述职报告  3月30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短视频《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火了。“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短视频别开生面,借用人格化自述,让亿万国人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  网友热议  百年述职,也是百年生日呀。  我是党员,我骄傲不已。  100周年啦,今天的繁荣是革命先辈之愿。  解词人 王石川  视频仅仅4分多钟,却颇有信息量。无论具
段春亭给来访者介绍南峪村高端民宿。  “你们进来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我们的路怎么样?”  “你看!我们村里的山水美不美?”  ……  记者刚一下车,在村口等待多时的村支书段春亭就迎了上来。他有点中年啤酒肚,脸色红润,普通话带点保定口音。来南峪村参观的人太多,大部分都是他亲自接待,三五句话过后,他就跟大家熟络起来,有人打趣道:“段书记,您这些问题,可只许我们有一种答案啊!”他稍显得不好意思,笑
2019年3月30日,在埃及東部西奈半岛南部的瓦迪撒胡村,一个贝都因男人与孩子坐在一辆生锈的卡车壳里,似乎在等待什么。瓦迪撒胡村相当简陋,很多房屋是由破旧的废弃材料建成的。2011年起, 由于民众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地爆发集会,造成多年来的动荡。贝都因人期待社会能够稳定,带来埃及旅游业的回归。目前,贝都因人从做手工艺品和接待世界各地游客中得到一些收入。贝都因人在路边摆放一些售
李永乐,1983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北京大学物理学与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2009年至今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因制作系列科普视频受到关注。  李永乐最新制作的一期科普视频是《神奇的鲁珀特之泪:子弹打不碎,一捏就爆炸》。  “17世纪有一位王子叫鲁珀特,他喜欢用一个蝌蚪状的玻璃制品捉弄人:头部非常坚硬,锤子都砸不碎;尾巴非常脆弱,一捏尾巴整块玻璃就爆炸。人们叫它鲁珀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