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美教育润泽生命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字:上善若水。这是我面对人生的态度,也是我的教育追求。我认为,小学阶段不在于培养高精尖的人才,而在于帮助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立德。因为只有做好人,才有可能做好事,从而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从小有一个积极面对生活的良好心态。
  以柔美教育润泽生命,这是我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我们强调使用柔美的方法,创造柔美的环境,培养柔美的人格。学校立足德育环境建设,从校徽的设计到每一面墙壁的布置,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倡导每个班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集中全班孩子的智慧,设计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这样做,不但可以将自己班级的特色展示出来,而且这种凝聚着孩子们智慧的班级文化还能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种被认同感,从而提升自信心。
  一、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学校是梦开始的地方。我们要帮助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让孩子们的梦在这里扬帆起航
  构建多彩德育课程,用生命润泽生命。以“培养热爱生活、充满智慧的阳光少年”为目标,打造“育人课程”。着重从开发德育课程、形成课程系列入手,将德育纳入学校总的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对德育课程进行探索。学校确立了“立德”的教育目标,积极开发教师提升课程和学生成长课程。
  (一)教师提升课程,为德育之花开垦沃土
  教师提升课程以培养有思想、有个性、有文化、有底蕴的优秀班主任团队,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制定了班主任成长提升细则和总结考评提升细则,成立了“陶园”班主任工作室。该工作室通过实施三年培养计划,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陶园”班主任工作室由学校28名班主任组成,致力于研究和探讨骨干班主任成长规律,采用老师指导、成员自主开展活动的形式,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活动。活动形式有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内容包括工作室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交流研读体会、进行话题讨论、好书推荐以及教育方面的专题汇报等。
  (二)学生成长课程,为学生成长奠基
  我校成立了各种社团,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健康发展的需求。如,以“静文化”积极开发各类特色社团课程,涵盖了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有静雅—手绘中国风社团、静畅—乐动心弦合唱团、静姿—雏鹰展翅鼓号队、静赏—绳彩飞扬花式跳绳、静跃—我心飞翔篮球社等,这些都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其中,“古韵墨画扬民族魂”——手绘中国风社团课程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为目标,让学生运用传统和现代绘画技巧,自己动手在布料手袋和钱包上绘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图案。这样的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情趣课堂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境界
  围绕“以柔美教育润泽生命”这一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构建情趣共生课堂,促进师生生命成长”这一课题研究主线,依托“实施系列校本课程,立足校情积蕴柔美”、“深入开展观议课活动,凝练情趣彰显柔美”、“学科竞赛丰富多彩,奠定根基折射柔美”三个层面,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相互提升,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规范、高效、情趣共生。
  (一)周密安排全程参与,深入课堂体验情趣
  着力推进“情趣课堂诊断性”观课、议课活动。成立以校领导及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情趣课堂诊断小组”,结合教师对情趣课堂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前期对情趣课堂模式的探索,制定出具体的情趣课堂诊断评价量化表,每学期投入近两个月的时间,全力实施诊断性观课、议课。
  (二)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全面培养情趣
  1.课前5分钟文化打造
  包括语文学科的经典诗文背诵、好书分享,数学的口算,英语单词积累,体育队列队形,音乐音准练习,美术名画赏析,微机指法练习等。
  2.课前、课中、课后习惯养成
  课前学习用具准备齐全,摆放有序,上课铃一响,每位同学都能端坐于位,精神饱满地等待上课;课中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及他人发言,能够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书饱含情感,书写姿势端正,书本工具轻拿轻放;课后轻轻摆放桌椅,备好下节课的物品,进行文明的室外游戏。
  3.教风——有情、有趣、有梦
  “有情”:体现在以丰富的情感熏陶为手段,对学生饱含深情,尊重、理解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有趣”:要求教师的语言幽默生动、寓教于乐,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梦”: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对工作有所追求。
  4.学风——能柔、能刚、能静
  “能柔”:学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积极进行思考;“能刚”: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主动、大胆,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静”: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浮不躁,面对疑惑能够积极寻求答案。
  (作者系郑州市金水区新柳路小学校长)
  (本栏责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为了解我校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及师生对快乐课堂的理解程度,我们在全校教师、学生中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从教师问卷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到了全力以赴,而学生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甚至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在教师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在学生问卷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教师的过多讲解、包办代替,教师的语言贫乏、缺乏趣味性,都影响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将问卷调查结果向全体
近两年来,我校积极响应鹤壁市教育局开展“积极构建生命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大课堂改革活动”的号召,根据我校生源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提出了“不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的课改理念,倡导目标图示教学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目标图示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利用板书、电脑课件等图示目标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提出这样的理念,源于我们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分析。中国教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带给我们幸福,没有带给我们快乐,没有让我们真正地去享受教育的过程,而教育本来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教师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与孩子们一起欢乐。一起成长,这难道不是一个全世界最快乐的职业吗?  而幸福之外我们还缺少什么?缺少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