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是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当立足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中学思想政治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吸收了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关于课程整合模式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课程整合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改革,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网络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网络研究性学习,不断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和教育性,不断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模式
1.学习对象整合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溶合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用以充实信息技术教育内容。这一整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要深入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尽可能找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整合模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在教学手段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决定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以通过编制课件或网贞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这一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习工具整合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交流信息。这一模式强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工具整合模式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与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以上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三种模式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准备等都不一样,但相互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思想政治课程整合实践当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有时两种模式可以并列或相互嵌套于同一教学任务中。
三、整合条件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实施课程整合的关键。
许多一线教师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结了很多的经验。然而改革是全方位的,仅仅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都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强调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统一,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课程整合的基础层次。首先,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具有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教师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其次,对硬件技术要求不高,无须完善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在课程整合中起步最早,开展范围最广,效率高、适应性强,已经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得到应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防止简单翻版教材或过于追求画面精美却忽略其教学价值的倾向。如何制作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有较好的交互性能并能够真正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课件,就成政治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网络教学以网络应用为核心,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校网络软硬件设施及教师的计算机素养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学校除了要有互联的校园局域网络平台外,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网络应用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是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当立足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中学思想政治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吸收了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关于课程整合模式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课程整合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改革,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网络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网络研究性学习,不断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和教育性,不断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模式
1.学习对象整合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溶合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用以充实信息技术教育内容。这一整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要深入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尽可能找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整合模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在教学手段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决定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以通过编制课件或网贞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这一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习工具整合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交流信息。这一模式强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工具整合模式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与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以上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三种模式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准备等都不一样,但相互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思想政治课程整合实践当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有时两种模式可以并列或相互嵌套于同一教学任务中。
三、整合条件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实施课程整合的关键。
许多一线教师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结了很多的经验。然而改革是全方位的,仅仅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都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强调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统一,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课程整合的基础层次。首先,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具有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教师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其次,对硬件技术要求不高,无须完善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在课程整合中起步最早,开展范围最广,效率高、适应性强,已经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得到应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防止简单翻版教材或过于追求画面精美却忽略其教学价值的倾向。如何制作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有较好的交互性能并能够真正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课件,就成政治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网络教学以网络应用为核心,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校网络软硬件设施及教师的计算机素养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学校除了要有互联的校园局域网络平台外,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网络应用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