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菌无毒基因的分子检测及其指纹类型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稻瘟菌中Avr-Pita与AvrPiz-t两个无毒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吉林省103株稻瘟菌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结合AVR-Pib、ACR-C039、PWL2和ACE1 4个无毒基因在其中85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绘制出基于这6个无毒基因的指纹类型。结果表明,Acr-Pita基因和AcrPiz-t基因在吉林省稻瘟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41%和62.14%;建立的指纹类型显示,85株稻瘟菌分布于9种类型中,其中类型1为主要类型,其分布频率为40.00%;根据30个已知生理小种的菌株在指纹类型中的分布情况,初步发现类型7与吉林省优势生理小种ZEI可能存在对应关系,并应用于稻瘟菌优势生理小种的特异性分子检测;其他指纹类型与中国生理小种并无明显对应关系。本研究明确了无毒基因Avr-Pita与AvrPtz-t维吉林省稻瘟菌中的分布情况,构建了无毒基因的指纹类型,为水稻抗瘟育种和稻瘟菌优势小种的分子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JDF作为印刷数字化的基础,早在drupa2004上就已经得到大力宣扬,而到了drupa2008,大部分供应商的产品都已经支持JDF,可以说,印前数字化早已拉开序幕。CTP技术作为印前数字化的重要标志,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在整合性、速度、幅面、精准度上有了极大提升。笔者所在的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引入CTP技术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应用摸索和发展,在构建全数字化印前生产流程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