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际远程教育论坛聚焦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2012年10月20日,2012国际远程教育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是2012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的分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开放大学承办,其主题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应邀到会,围绕着开放大学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网络课程开发、开放教育资源、地平线报告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作为对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相继成立这一重大教育事件的回应,中国教育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在本届论坛发言中表示,三所开放大学的建立,是中国向建设一流水平现代开放大学迈出的历史性的第一步,开放大学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下更大的功夫,要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着力点。随后,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胡晓松详细阐述了北京开放大学的使命,将其精辟归纳为四个“致力于”:致力于教育公平、致力于共创共享、致力于技术引领、致力于教学创新。
  本次论坛邀请到多位海外开放教育方面的知名学者。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与首席执行官阿莎 · 辛格 · 坎瓦尔教授分享了开放教育对各个层次的教育所具有的扩宽渠道、推进平等以及降低费用的应用潜力。美国阿波罗集团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教育公司,其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里 · 卡普利先生介绍了阿波罗集团及其旗下凤凰城大学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空间限制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英国开放大学贝森代尔教授讨论了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系统和技术手段,如虚拟学习环境、移动设备和广播电视等。
  疏通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渠道、扩大了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放程度,也是本届论坛呈现出来的一大亮点。由美国新媒体联盟授权北京开放大学翻译的2012年《地平线报告》中文版正式发布。美国新媒体联盟首席执行官约翰逊博士也莅临会议,同与会者探讨应如何分析技术以及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启示。围绕着《地平线报告》的发布,负责翻译和联络工作的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地平线报告》展示了新技术对教与学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具有前瞻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一定规律可循,既不能盲目追捧也不能熟视无睹,既要有全球的大视野也要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客观认识。
  本届论坛气氛活跃,国内外学者借此平台无缝交流,相信围绕着开放教育的观念、方式、资源建设以及与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对接,对新兴技术的辩证认识,将是业界进一步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阮 滢)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帮助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规划》的重点,《中国教育网络》记者专访了中央电教馆馆长、《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王珠珠,请她介绍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理念。促进均衡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记者:《规划》强调了“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问题。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好处?  王珠珠
研究起因  进入知识时代,互联网上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电脑上网、电视上网、手机上网……丰富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不再愿意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了。这让我们这些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深感压力重重。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个性张扬的“小皇帝”。面对压力重重的中考科目,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他们释放压力的理想场所,这使得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秩序越来越难驾驭。  我从1999年走上讲台,至今已近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技术的应用更加关注与学科的结合,更加关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更加关注技术的教学适用性和应用的效果。地平线研究计划和系列地平线研究报告,尤其是基础教育版的地平线研究报告,对于深入讨论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种难得的视角。  目前,地平线研究报告包括高等教育版本、地区教育版本、K12基础教育版本、博物馆版本,呈现出系列化、定期化、专题化的趋势。K12版本的地平
历史是由一系列重大事件支撑起来的,没有重大事件,历史就没有质变,没有突破。讨论重大事件,固然要关注大人物,是大人物创造了历史,不管这个大人物,是天才,还是弱智,只要他做出了决策,一定要比一般人的言行更有力量。但是,正如许多人常说的那样,民众是历史的最终创造者。在我看来,历史中的许多重大突破,最先发难,并让历史进程改变方向的,往往是不惹人注意的小人物。五四百年,我想专门讨论一直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小人物
实施教育信息化,必然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重硬轻软的现象在教育领域屡见不鲜。  近期本刊组织的一次教育软件调查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校都在使用各种形式的教育软件。教育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演示、考试、管理和电子教室等方面。教育软件的来源通常包括学校购买、上级配发、自主研发、定向开发等形式。由于各种原因,学校里教育软件使用频率普遍不高,使用寿命多在三年以内。导致资源类软件应用少
The Place Project是一个关于讲故事的项目,不过我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可能从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这是在完成一项很棒的艺术创作。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我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题是:“你是作家吗?”结果只有60%的学生回答是。在实施数字故事项目The PlaceProject之后,同样的问题问学生们,最终,我欣喜地看到有99%的学生做了肯定回答。  不过事情并非一蹴而就。我使用的方法是:帮助
韦应物,字义博,京兆万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大历时期的重要诗人,世称韦左司、韦苏州。韦诗诸体兼备,而尤长于古体。其古体诗远承汉魏古风,受陶渊明诗影响颇深,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韦应物于大历十二年(777)作有《长安遇冯著》,诗曰: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与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及韦应物的其他诗歌相比,此
祝福恩师  刚入师门时,先生是那么的威严,而现在,先生看起来却越发慈祥了。时间在先生身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而先生在学生心里填满成长的记忆。教师节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教师节快乐!其实,先生一直都是辛苦繁忙的,却也总是乐观快乐的,谁说不是呢?  名师速写  李艺先生,身材魁梧,嗓音浑厚,性格豪爽,酒风极正,不仅能歌能舞,羽毛球水平也是“准”专业级的。每每出差,背起装备四处游走,巡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人类用自身感官无法感受到的生命过程和生理现象,而数字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逼真的模拟性能够帮助人类延展感觉器官,进入神秘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本文以一堂初中生物公开课为例,呈现出基于数字媒体和课堂整合的教学过程,以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出一些数字媒体与生物课堂教学整合之道。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的内容是食品安全,是本章两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
标点符号教学可以说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挑战。虽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偶尔穿插标点符号的教学,但很多时候只是蜻蜓点水,再加上标点教学相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甚至更高年级,在造句或写作时,标点的使用依然是个大问题。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感受标点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在句子中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  在一次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