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探索了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驱油剂的粘弹性越强,在油藏孔隙中的微观流场越易于向孔隙盲端及孔喉等滞留区发展.有利于驱替残留在这些区域中的原油。在以ORS为主表面活性剂的ASP复合体系中,随着碱浓度的增加,驱油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降至1×10^-3mN/m,但同时导致复合体系粘弹性的严重损失,剪切速率为1×10s^-1的视粘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使其驱油的综合效应变差。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岩心中,驱油实验的
其他文献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Cl4(bipy)2,经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7437(2)nm,b=0.94299(4)nm,c=0.95088(4)nm,α=64.164(3)°,β=74.170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出结构整齐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溶液体系和pH值对TiO2纳米管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
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在含有光敏性基团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上接枝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提出一种制备温敏型分离膜的新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证明
以电导率为基础绘制了4种不同溶剂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载药微乳液拟三元相图,以芘为荧光探针间接测定了不同溶剂溶解高效氯氟氰菊酯后在胶团中的增溶位置。结果表明,极性弱的溶剂
以纯化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壳聚糖和明胶合成壳聚糖-明胶共聚物。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共聚物在MTGase催化下形成了席夫共价键。经DTA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是通过席夫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