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LRRK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4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LRRK2表达;并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BT-483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LRRK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转染si-LRRK2序列干扰LRRK2表达,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敲降LRRK2对MCF-7、MCF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LRRK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4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LRRK2表达;并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BT-483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LRRK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转染si-LRRK2序列干扰LRRK2表达,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敲降LRRK2对MCF-7、MCF-7/ADR细胞增殖活力、耐药IC50值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耐药蛋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RRK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P<0.01).与空白对照control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si-LRRK2组MCF-7、MCF-7/ADR细胞增殖活力显著抑制,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si-LRRK2组MCF-7/ADR细胞IC50值及耐药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P<0.01),MCF-7/ADR细胞化疗敏感性显著提高.si-LRRK2组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TLR4、NF-κB p65及p-IKKβ、p-IκB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炎症小体NLRP3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si-LRRK2组细胞共转染pcDNA3.1-TLR4或pcDNA3.1-NLRP3后,敲降LRRK2对MCF-7/ADR细胞增殖、耐药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LRRK2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显著高表达,敲降LRRK2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LRRK2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调节NLRP3炎症小体,进而调控P-gp表达,激活NLRP3介导的炎症途径,参与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延缓细胞耐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结构对CAR-NK细胞特异性杀伤能力的增强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构建出稳定表达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与分化群抗原1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9,CD19)CAR的CAR-NK92MI细胞,随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MYC-PE抗体染色的CAR-NK细胞的CAR阳性率.采用荧光素酶检测法、IncuCyte实时动态细胞成像分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下利用一次性导管吸引细胞学检查联合肺活检收集肺组织标本,观察该方法对在常规支气管镜下不能看到病灶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共138例胸部CT初诊,临床诊断怀疑为肺癌的患者,肺活检联合导管吸引或者单纯肺活检确诊共124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段支气管,不同大小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肺活检联合导管吸引阳性率在上叶的尖段、中叶(或舌段)、下叶背段分别为22.2%、61.1%、33.3%,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6.7%、44.4%、27.8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方法,对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和肿瘤芯片数据库(Onco-mine)进行分析,探究与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方法:综合TCGA的RNA-seq数据,利用R 4.0.2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确定关键基因集,同时利用STRING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筛选出LUAD中调节蛋白表达量的关键基因,再结合Oncomine分析决定LUAD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结果:共获得关键模块一个,包
目的:探讨OX40(CD134)和OX40L(CD134L)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病理明确诊断为HCC患者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中OX40与OX40L的表达程度,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在HCC组织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CC组织中OX40和OX40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74.07%;两者表达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4).OX4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分化程度相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姜黄素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大鼠口服灌胃姜黄素后,收集血浆和组织样品,通过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分离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选择C18色谱分析柱,乙腈(85%)和水(5%)为流动相,检测血浆和组织中的姜黄素药物浓度.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方式(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姜黄素在血中的达峰时间为0.5 h,曲线下面积(AUC)为(236±6)ng·h/mL,峰值血药浓度为(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