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的选择权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有一条光复路,光复路上有三户人家,因为一起小小的纠纷出了大名。他们上了报纸,还上了电视。
  原来,一年多以前,杭州市政府出台了一项利民措施,目的是为了改变部分老旧小区中,几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和一间厕所的情况,因此为住户增建了独立的厕所和厨房。光复路148号五楼住有三户人家。分别有三间独立的厕所。但三户人家为了选择自己中意的厕所一直谈不拢,而且相互之间不肯让步,于是邻里矛盾越来越大,误会越来越深,最后竟惊动了媒体。
  本来这种事情是摆不上台面的,大家看了也不以为意。不就是一个厕所,何必斤斤计较呢?最后,这起事件还是闹上了电视,在媒体的介入下,三户人家很快分好了厕所。其实我们都在心里指责这三户人家不识大体,但且慢,我觉得这起事件并不是那么简单。
  “分配”,这两个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行政权力来进行分配,一旦有人不服从分配,民众就会集体无意识地排斥,认为这些人是刁民,至少认为是不太好说话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是非常渺小的,很少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如果一个人跳出来,坚持自己的选择权,而不肯屈服,一般来说,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如果纯粹地说这起事件,三户人家分不好厕所,应该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凭什么我要选择位置最不好的厕所呢?凭什么我就不能选择最好的厕所呢?这是无法让人辩驳的。问题是,我们会不会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也就是说,我们尊不尊重他们的权利。我一向认为,每个人的选择权都是极其尊贵的,它与宪章紧密联系着。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美国官员到南方某城市旅游。事前陪同人员告诉他,今天我们参观一家古庙,去时走一条路线,回来时走另一条路线,这样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参观结束后,陪同人员看到客人非常累了,于是自作主张按原路返回。美国官员发现后,向陪同人员询问,陪同人员说:“我看你有点累了,所以按原路返回,如果走另一条路线,路程太远。”这个美国人听后,大为光火,认为陪同人员侵犯了他的权益,并且不守约定。而陪同人员好心没得好报,心里也很委屈,认为自己为别人着想,竟然会被他人无端指责。
  其实,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会。冯骥才先生说,对西方人来说,选择权是他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东方人注重官方意志,寄厚望于父母官的裁定。西方人认为,不侵犯别人的选择权,是对别人权利的尊重,在未得到别人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道理非常简单,选择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如果今天你可以不经我同意就帮我选择了一条游玩的路线,说不定明天你就可以替我选择更大更紧要的事情,让我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是很可怕的。在一个法治社会,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的宗旨应该是:给权利人以选择权,而不是替他们选择。选择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其他文献
最近在微博上有一篇被频频转发的热帖,是一名叫索菲亚的护士所写。因为索菲亚平时专门照顾那些临终病人,所以有机会听到很多人临终前说出他们一生里最后悔的五件事。而这五件事在微博上也同样引来了许多人的反响和热议。  这五件最后悔的事情是:1.我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2.我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3.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4.我希望当初我能和
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禅师为了开悟他,派这个弟子到集市买了一袋盐。当弟子回来后,禅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禪师问道。  “成得发苦。”弟子说。  随后,禅师领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入湖里,然后说道:“现在尝尝湖里的水。”弟子弯腰掬起一捧水尝了尝。  “什么味道?”禅师问道。  “甘甜可口。”弟子回答。  “你尝到成味了吗?”禅师又问。  “没有。”
潮湿的东西,容易生霉。南方有个梅雨季节,就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三天两头下雨,到处都泛  潮生霉,才取其谐音称作梅(霉)雨季节。  伞经常与雨打交道。“常在雨中走,哪能不湿鞋”,对伞来说,就是“常在雨中行”了,伞应该最容易受潮生霉才对。  虽然藏在屋中淋不了雨的许多物件都生了霉,然而生霉的伞却不多。这是因为人们知道伞经常淋雨,容易生霉,所以淋雨后总是尽快将其晾干。经常淋雨的伞反而生不了霉,原因就在于
在幼儿园门口,如果你稍稍细心一下,就会发现两个男孩,还有他们的妈妈。其中一个男孩,自己背着书包,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幼儿园。妈妈只在后面远远地看着,并不紧随。如果你走上前去问:“怎么不亲自拿着书包,把孩子送进园内?”妈妈会说:“自己的东西自己拿,自己的路自己走。”另一个,是妈妈一手拿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的手,亲自送进园去,交给老师。妈妈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恋恋不舍,眼泪啪啪地掉。如果你走上前去
打开深圳“有模有样公司”的网站,便会看到一只被放大的手形,继续点进去,能看到黎明、成龙、赵薇、姚明、丁俊晖等文体明星大腕正在制作手模、脚模的照片。而这些都是陈维伟的杰作,他是如何从泥巴里淘金的呢?  2006年,陈维伟来到香港,在明星大道散步时,他发现在那里寻找偶像的脚步川流不息,与太明星们的手印合照的闪光灯也一刻未停。于是,一个与手有关的明星手印涌上了陈维伟的心头。如果自己开办手模公司,这不是一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写就了一首首言简意明的“家训诗”,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  近代学者王湘绮先生,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他为家人写有一副语浅意深的联语:“戳破窗纸容易补,败坏道德最难修。”  著名作家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爱国将领冯玉样的侄儿要去抗日前线,冯将军十分激动,为鼓励他奋勇杀敌,亲笔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4月16日晚,有个叫小威的19岁男孩,自称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一学生,在一个网络论坛上发帖声称:今晚12点,我就要前往玉树做志愿者了,希望大家多多捐款,为地震灾区作贡献,我会想念大家的。  帖子一出现,立刻牵动了众多网友的心。这个论坛,是23岁的上海女孩陈渚为香港女明星杨颖创办的,有八百多名粉丝平时经常在论坛上交流,小威就是其中一员。网友们无不为他的勇
立志。还需立长志    她考上了中国音乐學院學习古筝,可是學习古筝是父母的愿望,而她的兴趣却是文學。  大學毕业后,她争取到了留學的机会。第一次去美国,她拿着一个行李箱,站在曼哈顿的街头,由于英文不好,问了三个小时才找到學校。然而,当她去學校报到时,校长说:“孩子,你回去吧!因为签证的原因,晚到的你已被人顶上了,所以我们无法再录取你。”她一次次固执地把那张存着學费的支票推过去,在那张校长的桌子上来
[患者]晓颖  [心理专家]肖峰    [心理症状]  我今年23岁了,我现在有一个交往了一年多的男朋友,他很爱我,对我特别照顾和宽容,但我对他始终没有感觉,觉得他这个人比较呆板,不够浪漫。前不久他提出结婚,我不愿意,于是我们就分手了。在与他的交往中我还深深地喜欢上另一个男孩子,他是那种很潇洒很浪漫的人,虽然那个男孩子不喜欢我。我原来一直想有机会就和潇洒的男孩发展,如果没有机会再和爱我的男友结婚,
一个人能否成功,机遇是非常重要的。旅居美国的郎朗今年25岁,是目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并且与美国五大交响乐团合作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这位被粉丝们誉为“古典音乐最佳阐释者”的钢琴王子的巨大成功,除了取决于他自己的天才与勤奋,还与他在人生路上的两次机遇分不开。  1982年,郎朗出生于沈阳市一个普通家庭,为了让郎朗成为钢琴家,爸爸一狠心便辞职举债,于1992年秋天,带着郎朗来到北京在靠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