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生章程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由于文字简洁、篇幅有限,有些话语很容易被考生误解或忽略。只有读懂招生章程,理解录取规则,才能更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
学校简介
一般来说,各高校都会在招生章程的开头对自己做简介。“简”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学校用一句话概括,有的学校则是用千字文铺叙。然而,无论学校如何介绍自己,考生最关心的还是学校的档次。
社会上对高校的档次有不同的分法:按办学层次分,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按办学属性分,可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按办学水平分,可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重点建设高校和一般高校等。
一般来说,凡是中央部属高校,都会在简介里明确标出自己隶属于国家哪个部委;而地方高校大多不说明自己是省属高校或市属高校,只说自己是“公办高校”;民办院校大多忌讳“民办”二字,在简介里只强调自己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公办、全日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省属重点大学。
长沙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
专业分配
考生的档案投到某一高校后,接下来就是专业分配。专业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分数清。这是最常见的专业分配原则,即分数优先原则,按分数高低排队录取。高校对进档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遵循考生志愿順序),如果符合专业投档条件,就予以录取。
二是专业清。这是少数院校实行的专业分配原则,即专业优先原则,按专业顺序排队录取。高校先将所有进档考生按照其所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专业招生数的一定比例排序,若第一专业志愿人数不足,则从第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中补,如果还没有录满,再依次从第三至第六专业志愿以及服从调剂的考生中录取。
三是级差制。这是少数热门院校实行的专业分配原则,即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存在分数差。通常的做法是,当考生不能被所报考院校的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时,院校将其高考成绩减去特定分值后,再让其与同样报考了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进行成绩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依此类推。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依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做退档处理。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成绩相同,按相关科目排队择优录取,其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理综、语文、外语。
中国海洋大学:对本科普通批次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即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同一专业志愿内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排专业,无法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做退档处理。
厦门大学:在各省份出档的考生中(除内蒙古、浙江外),根据公布的招生大类(或专业)招生计划,采用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专业(类)录取。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总分值为5分,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2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第三和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专业志愿的分数级差均为1分,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与调剂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1分。
单科分数
考生报考某个专业,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些高校根据专业的特殊情况对考生提出的相关要求。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的应用学科,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倘若你数学学得不怎么样,这个专业或许就不太合适你。有些院校会在某个专业对考生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对考生负责,是为了使考生入学后能顺利学习专业知识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此看来,填志愿不仅要看自己的总分是否与所报院校相符合,也要看自己的单科分数是否符合招生院校的特殊要求。不要以为高考总分高就万事大吉,有些时候,单科成绩也是决定考生是否能顺利被高校录取的关键因素,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退档。
【示例】
石家庄铁道大学: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满分以150分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以150分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及格线),英语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参加各省市高招办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且口试成绩不低于及格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及格线)。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项目无专业志愿不予录取,且要求考生英语成绩在115分(含)以上(英语满分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满分的76.6%进行折算),录取后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达到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的要求。
男女比例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参加高考的男女生也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为了保证高考录取的公正、公平,教育部每年高考前夕都要颁布一年一度的招生条例,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也就是说,不论男生、女生,分数面前显高低。
这当然是针对大多数高校而言的。请注意,规定说的是“未经教育部批准”,换句话说,如果经过教育部批准,高校就可以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另外,有的学校并没有向教育部申请男女生录取比例,但在制订录取规则时,则会提出委婉的要求。
【示例】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录取的女生比例不超过30%。
河北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只招男生。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以招男生为主,专业调剂时优先调剂男生进法医学专业。
体检要求
高考体检,是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都离不开体检信息。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考生患有哪些疾病不能被高校录取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需要强调的是,《指导意见》的最后又明确补充说明:“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校在执行国家体检意见的同时,还可以制订自己的“土规则”——对考生的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甚至年龄大小提出“额外”的要求。
对于高校自己定的体检“土规则”,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真实身体状况,回避“可以不予录取”的专业。在历年的录取过程中,都有大量因为没有考慮身体条件的限制因素而被退档的考生,他们的分数优势也因此变得没有意义。
【示例】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由于学习和就业的特殊性,建议习惯左手做事(俗称左撇子)的考生不报考。
太原理工大学: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考生,不要报考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以及艺术类专业,以免无法正常学习。
广西师范大学:学校建议身材过于矮小、残疾或头脸部有明显缺陷的考生,慎重填报我校师范性专业,以免毕业后不能走上教师工作岗位。
加(降)分政策
教育部每年都会调整和公布对考生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政策,同时,各省级招办也会出台相应的调整方案。但是,当考生的档案按加分政策或降分政策投到高校后,高校录取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校是“一加到底”,即从提档到分配专业直至最后录取,一直按考生加分后的总分对待;有的高校是“半途而废”,即提档时承认考生加分后的总分,而分配专业时则按裸考分数(不含加分)来与其他考生排队。因此,考生在填报“半途而废”类高校志愿时,如果裸考分较低,就可能有被退档的风险。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执行国家和各省(区、市)规定的全国性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学校执行四川省地方性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
南开大学:学校在确定调档数量和录取分数线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但在安排专业时不考虑加分因素,只按实际高考分数(不含附加分)安排专业。
转专业
随便搜索一下有关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调查,你会发现,无论何种形式的调查报告,都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绝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0%以上的学生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
于是,许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都不忘加上这么一句:入校后有机会转专业。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然而,在各大学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中,符合上述条件者凤毛麟角,许多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在原来的专业继续学下去。另外,还有一部分专业根本就不允许学生转专业。
【示例】
厦门大学:学校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先按大类培养,共同学习大类平台课程,二、三年级按照《厦门大学大类招生的学生选择专业暂行办法》确定专业(或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按艺术类、外语类专业保送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非外语类专业。录取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本部与威海校区之间不能互转专业。威海校区不同合作方所办专业之间不能互转。
学校简介
一般来说,各高校都会在招生章程的开头对自己做简介。“简”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学校用一句话概括,有的学校则是用千字文铺叙。然而,无论学校如何介绍自己,考生最关心的还是学校的档次。
社会上对高校的档次有不同的分法:按办学层次分,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按办学属性分,可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按办学水平分,可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重点建设高校和一般高校等。
一般来说,凡是中央部属高校,都会在简介里明确标出自己隶属于国家哪个部委;而地方高校大多不说明自己是省属高校或市属高校,只说自己是“公办高校”;民办院校大多忌讳“民办”二字,在简介里只强调自己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公办、全日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省属重点大学。
长沙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
专业分配
考生的档案投到某一高校后,接下来就是专业分配。专业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分数清。这是最常见的专业分配原则,即分数优先原则,按分数高低排队录取。高校对进档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遵循考生志愿順序),如果符合专业投档条件,就予以录取。
二是专业清。这是少数院校实行的专业分配原则,即专业优先原则,按专业顺序排队录取。高校先将所有进档考生按照其所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专业招生数的一定比例排序,若第一专业志愿人数不足,则从第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中补,如果还没有录满,再依次从第三至第六专业志愿以及服从调剂的考生中录取。
三是级差制。这是少数热门院校实行的专业分配原则,即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存在分数差。通常的做法是,当考生不能被所报考院校的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时,院校将其高考成绩减去特定分值后,再让其与同样报考了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进行成绩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依此类推。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依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做退档处理。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成绩相同,按相关科目排队择优录取,其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理综、语文、外语。
中国海洋大学:对本科普通批次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即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同一专业志愿内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排专业,无法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做退档处理。
厦门大学:在各省份出档的考生中(除内蒙古、浙江外),根据公布的招生大类(或专业)招生计划,采用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专业(类)录取。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总分值为5分,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2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第三和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专业志愿的分数级差均为1分,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与调剂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1分。
单科分数
考生报考某个专业,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些高校根据专业的特殊情况对考生提出的相关要求。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的应用学科,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倘若你数学学得不怎么样,这个专业或许就不太合适你。有些院校会在某个专业对考生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对考生负责,是为了使考生入学后能顺利学习专业知识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此看来,填志愿不仅要看自己的总分是否与所报院校相符合,也要看自己的单科分数是否符合招生院校的特殊要求。不要以为高考总分高就万事大吉,有些时候,单科成绩也是决定考生是否能顺利被高校录取的关键因素,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退档。
【示例】
石家庄铁道大学: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满分以150分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以150分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及格线),英语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参加各省市高招办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且口试成绩不低于及格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及格线)。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项目无专业志愿不予录取,且要求考生英语成绩在115分(含)以上(英语满分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满分的76.6%进行折算),录取后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达到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的要求。
男女比例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参加高考的男女生也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为了保证高考录取的公正、公平,教育部每年高考前夕都要颁布一年一度的招生条例,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也就是说,不论男生、女生,分数面前显高低。
这当然是针对大多数高校而言的。请注意,规定说的是“未经教育部批准”,换句话说,如果经过教育部批准,高校就可以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另外,有的学校并没有向教育部申请男女生录取比例,但在制订录取规则时,则会提出委婉的要求。
【示例】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录取的女生比例不超过30%。
河北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只招男生。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以招男生为主,专业调剂时优先调剂男生进法医学专业。
体检要求
高考体检,是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都离不开体检信息。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考生患有哪些疾病不能被高校录取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需要强调的是,《指导意见》的最后又明确补充说明:“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校在执行国家体检意见的同时,还可以制订自己的“土规则”——对考生的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甚至年龄大小提出“额外”的要求。
对于高校自己定的体检“土规则”,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真实身体状况,回避“可以不予录取”的专业。在历年的录取过程中,都有大量因为没有考慮身体条件的限制因素而被退档的考生,他们的分数优势也因此变得没有意义。
【示例】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由于学习和就业的特殊性,建议习惯左手做事(俗称左撇子)的考生不报考。
太原理工大学: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考生,不要报考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以及艺术类专业,以免无法正常学习。
广西师范大学:学校建议身材过于矮小、残疾或头脸部有明显缺陷的考生,慎重填报我校师范性专业,以免毕业后不能走上教师工作岗位。
加(降)分政策
教育部每年都会调整和公布对考生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政策,同时,各省级招办也会出台相应的调整方案。但是,当考生的档案按加分政策或降分政策投到高校后,高校录取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校是“一加到底”,即从提档到分配专业直至最后录取,一直按考生加分后的总分对待;有的高校是“半途而废”,即提档时承认考生加分后的总分,而分配专业时则按裸考分数(不含加分)来与其他考生排队。因此,考生在填报“半途而废”类高校志愿时,如果裸考分较低,就可能有被退档的风险。
【示例】
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执行国家和各省(区、市)规定的全国性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学校执行四川省地方性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
南开大学:学校在确定调档数量和录取分数线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但在安排专业时不考虑加分因素,只按实际高考分数(不含附加分)安排专业。
转专业
随便搜索一下有关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调查,你会发现,无论何种形式的调查报告,都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绝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0%以上的学生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
于是,许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都不忘加上这么一句:入校后有机会转专业。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然而,在各大学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中,符合上述条件者凤毛麟角,许多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在原来的专业继续学下去。另外,还有一部分专业根本就不允许学生转专业。
【示例】
厦门大学:学校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先按大类培养,共同学习大类平台课程,二、三年级按照《厦门大学大类招生的学生选择专业暂行办法》确定专业(或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按艺术类、外语类专业保送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非外语类专业。录取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本部与威海校区之间不能互转专业。威海校区不同合作方所办专业之间不能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