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报什么、考什么”、“既要体现高分,又要体现高能”的背景下,考生一定要掌握所报职位相应的知识、政策、业务。
2010年8月,中部某市进行联合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经过笔试,确定了职位的前6名进入面试。作为面试考官之一,笔者有幸被某地特别邀请,参加了这一职位的面试工作。现将当天的面试情况解析如下:
综合分析题
第一道面试题:新上任的干部,有的进入角色较快,很快适应并打开局面;有的进入角色较慢。你认为可能有哪些原因?假如你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怎么尽快进入角色?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也是一道情境模拟试题。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思想性、逻辑性。类似这样的题目,过去很多,可以说,现在出现这样的题目并不新鲜。在过去出版的面试书中就有这样的题目。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主要是通过对试题的回答,把握考生对职位要求具有的素质,能否胜任职位。就这一题目而言,实际上体现的是“五新”:新干部、新环境、新角色、新起点、新局面。考生只要能够从这“五新”中分析出进入角色慢的原因,就可以了。并能够围绕这“五新”,回答题目后一个要求,假如自己走上这一岗位,如何去尽快适应,尽快进入角色。就能够作出比较完整的回答。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比较好。有的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进入角色慢的原因;有的从环境、人的性格特征、工作业务、基层情况、角色对象等方面进入主题作分析;有的从政策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注意加强人员思想沟通等方面,对尽快进入角色作了很好的回答。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基本上都在优、良两个等级。体现出了考生应有的素质。唯一不足的是,有的考生未能分析原因,直接回答假如自己走上这一岗位,如何去做,与题目的两问,少了一答。
人际关系沟通题
第二道面试题:领导工作多半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人与人之间除了理性关系外,还有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往往导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有亲有疏。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好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亲”与“疏”?
这是一道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型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也是一道过去通常出现的题目。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着重需要考生能够从领导的角度,把握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现实中,就领导者与下属的情感来说,也的确存在着“亲”与“疏”的现象,但是,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要把握好度是关键。不然,你的领导力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挑战的是你的职位。从领导个人讲,这是素质问题,也是工作方法与艺术问题,更是能力问题。一个领导者要想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直接的工作对象就是下属,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的是领导的亲和力。应当说,这一题目,出的比较好,也有针对性。考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人格上的尊重,二是组织与原则的体现,三是工作内外的区分。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也是比较好的。都能够紧扣主题,从上述几个要点作了比较好的回答。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也基本上都在优、良两个等级。
工作创新题
第三道面试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重,请谈谈如何处理好“用力与借力”的关系,有创新、上水平地开展工作。
这是一道与职位相匹配的业务类题目,也是一道工作创新方面的题目。相对于监督局副局长的职位,题目的针对性特别强。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着重了解考生对与职位匹配的业务情况,并能够在自己做好工作的同时,能够借助外力,从而实现工作的创新与上水平。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关键是要把握好如何自己“用力”、如何利用他人“借力”,最终让工作有新的起色。当然,还要能够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必须要在自己“用”的前提下,注意借用“外力”。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的还算是比较好的。相对于上述两题,稍微差了一点。多数考生仅仅回答了“用力与借力”的问题,而忘记了落脚点是要能够使工作能够创新、上水平。多数想到的是如何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形式,如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其他党派监督,而没有想到,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效能建设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工作,也是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重的方面。因此,这个用力也好、借力也好、创新也好、上水平也好,涵盖了整个纪检监察工作任务。从这一点上,说明考生对纪检监察业务了解还不够全面,让考官感到有缺憾。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基本上都在良、中两个等级。
情境模拟题
第四道面试题: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是县监察局一项重点工作。如果由你牵头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你打算怎么办?重点在哪些方面?
这也是一道与职位相匹配的业务类题目,同时也是一道情境模拟试题。相对于监督局副局长的职位,题目如同工作情境再现,针对性也是特别强的。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就是通过对试题的回答,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正如李源潮部长提出的,报什么、考什么,走上岗位就能用。这一道题目就是要求考生能围绕监督局副局长这个职位,为适应这一职位而提出的。目的是要考察考生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对工作业务的了解。不然,就难以回答出一、二、三来。就这道题目的回答,关键是“投资项目”、“由我牵头”、“监督检查”、“重点是什么”。要回答好它,着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了解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如名称、产品、投资规模、环境评估等。二是要知道这一项目的相关政策,特别是是否为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三是具体操作的步骤。特别是立项、评估、征地、招标、建设等环节。四是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容易出现问题或腐败的环节,以及工期。也就是具体操作的过程,实行全程监督,体现“依法、规范、效能、廉洁”八个字。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也是比较好的。相对于上述三题,有的主要是对项目从确立到建设的过程并不了解,因而回答得比较粗一点,没有能够把握住要点。只有个别考生回答得非常到位。不仅考虑到了工作流程、重点,还考虑到有自己牵头,还有其他人员的分工监督。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少、良少、中多。
综合整场面试情况,笔者认为,参加领导干部公选面试,一定要掌握所报职位相应的知识、政策、业务,不然,在当前“报什么、考什么”、“既要体现高分,又要体现高能”的背景下,顺利通过面试,取得好的成绩是非常困难的。希望考生注意在考前要加强学习,真正能够胜任职位要求。
2010年8月,中部某市进行联合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经过笔试,确定了职位的前6名进入面试。作为面试考官之一,笔者有幸被某地特别邀请,参加了这一职位的面试工作。现将当天的面试情况解析如下:
综合分析题
第一道面试题:新上任的干部,有的进入角色较快,很快适应并打开局面;有的进入角色较慢。你认为可能有哪些原因?假如你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怎么尽快进入角色?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也是一道情境模拟试题。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思想性、逻辑性。类似这样的题目,过去很多,可以说,现在出现这样的题目并不新鲜。在过去出版的面试书中就有这样的题目。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主要是通过对试题的回答,把握考生对职位要求具有的素质,能否胜任职位。就这一题目而言,实际上体现的是“五新”:新干部、新环境、新角色、新起点、新局面。考生只要能够从这“五新”中分析出进入角色慢的原因,就可以了。并能够围绕这“五新”,回答题目后一个要求,假如自己走上这一岗位,如何去尽快适应,尽快进入角色。就能够作出比较完整的回答。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比较好。有的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进入角色慢的原因;有的从环境、人的性格特征、工作业务、基层情况、角色对象等方面进入主题作分析;有的从政策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注意加强人员思想沟通等方面,对尽快进入角色作了很好的回答。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基本上都在优、良两个等级。体现出了考生应有的素质。唯一不足的是,有的考生未能分析原因,直接回答假如自己走上这一岗位,如何去做,与题目的两问,少了一答。
人际关系沟通题
第二道面试题:领导工作多半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人与人之间除了理性关系外,还有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往往导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有亲有疏。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好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亲”与“疏”?
这是一道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型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也是一道过去通常出现的题目。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着重需要考生能够从领导的角度,把握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现实中,就领导者与下属的情感来说,也的确存在着“亲”与“疏”的现象,但是,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要把握好度是关键。不然,你的领导力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挑战的是你的职位。从领导个人讲,这是素质问题,也是工作方法与艺术问题,更是能力问题。一个领导者要想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直接的工作对象就是下属,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的是领导的亲和力。应当说,这一题目,出的比较好,也有针对性。考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人格上的尊重,二是组织与原则的体现,三是工作内外的区分。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也是比较好的。都能够紧扣主题,从上述几个要点作了比较好的回答。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也基本上都在优、良两个等级。
工作创新题
第三道面试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重,请谈谈如何处理好“用力与借力”的关系,有创新、上水平地开展工作。
这是一道与职位相匹配的业务类题目,也是一道工作创新方面的题目。相对于监督局副局长的职位,题目的针对性特别强。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着重了解考生对与职位匹配的业务情况,并能够在自己做好工作的同时,能够借助外力,从而实现工作的创新与上水平。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关键是要把握好如何自己“用力”、如何利用他人“借力”,最终让工作有新的起色。当然,还要能够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必须要在自己“用”的前提下,注意借用“外力”。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的还算是比较好的。相对于上述两题,稍微差了一点。多数考生仅仅回答了“用力与借力”的问题,而忘记了落脚点是要能够使工作能够创新、上水平。多数想到的是如何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形式,如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其他党派监督,而没有想到,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效能建设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工作,也是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重的方面。因此,这个用力也好、借力也好、创新也好、上水平也好,涵盖了整个纪检监察工作任务。从这一点上,说明考生对纪检监察业务了解还不够全面,让考官感到有缺憾。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基本上都在良、中两个等级。
情境模拟题
第四道面试题: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是县监察局一项重点工作。如果由你牵头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你打算怎么办?重点在哪些方面?
这也是一道与职位相匹配的业务类题目,同时也是一道情境模拟试题。相对于监督局副局长的职位,题目如同工作情境再现,针对性也是特别强的。
从出题者的思路来看,就是通过对试题的回答,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正如李源潮部长提出的,报什么、考什么,走上岗位就能用。这一道题目就是要求考生能围绕监督局副局长这个职位,为适应这一职位而提出的。目的是要考察考生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对工作业务的了解。不然,就难以回答出一、二、三来。就这道题目的回答,关键是“投资项目”、“由我牵头”、“监督检查”、“重点是什么”。要回答好它,着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了解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如名称、产品、投资规模、环境评估等。二是要知道这一项目的相关政策,特别是是否为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三是具体操作的步骤。特别是立项、评估、征地、招标、建设等环节。四是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容易出现问题或腐败的环节,以及工期。也就是具体操作的过程,实行全程监督,体现“依法、规范、效能、廉洁”八个字。
从当天面试考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把握得也是比较好的。相对于上述三题,有的主要是对项目从确立到建设的过程并不了解,因而回答得比较粗一点,没有能够把握住要点。只有个别考生回答得非常到位。不仅考虑到了工作流程、重点,还考虑到有自己牵头,还有其他人员的分工监督。从当天考官对考生的评分来看,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少、良少、中多。
综合整场面试情况,笔者认为,参加领导干部公选面试,一定要掌握所报职位相应的知识、政策、业务,不然,在当前“报什么、考什么”、“既要体现高分,又要体现高能”的背景下,顺利通过面试,取得好的成绩是非常困难的。希望考生注意在考前要加强学习,真正能够胜任职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