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评估指标体系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fzwc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新旧评估指标体系对比的角度,分析理解新指标体系强调的内涵建设的含义、主要内容,比较深入地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在新评估体系指导下发展内涵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新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2003年开始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建立高职教育评价机制的初步尝试,而2008年启动的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更标志着高职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说:“新一轮的评估将不再对整个学校评估,学校多大面积、多少楼房、多大的图书馆等不在我们的评估范围之内”,在高职评估定位上,他强调“评软不评硬”,我们理解“软”就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就是学院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怎样建设师资队伍、怎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办学最根本的东西。
  
  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新评估方案是对前几年评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全新方案,其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切实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指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此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对新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解
  
  200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以下简称为“新评估方案”。新评估方案明显区别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原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特色与创新项目。新评估方案将指标体系调整为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7项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要素。指标体系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特色专业成为一级指标、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作为特别重要的要素由原方案的二级指标提升为一级指标,可以说对领导作用要求更具体,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强调对教学的实际参与、强调课程建设,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因此,新评估方案确定的指标体系与原方案相比,更强调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对新评估指标体系强调内涵建设的理解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意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当初,人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并没有给以精确的规定。内涵式发展当初是指在不增加高校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形式,而外延式发展则是通过增加高校数量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形式。后来,内涵式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这是一种与传统的重视数量、重视外在效益的发展思路不同的新的内涵式发展思路。因此,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在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校园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四、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思考
  
  新评估方案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7项主要评估指标。新指标体系突出领导作用、重视实践教学、强调特色专业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等,概括起来不外乎就是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管理建设三个方面,其中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管理建设是内涵建设的保障。
  (一)专业建设
  专业是学院教学工作的载体,专业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专业建设中要考虑:(1)专业改革要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因为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所谓适应社会需求,就是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要从三方面做好需求预测:一是直接调查本专业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二是根据行业发展规划预测;三是根据最新突破性技术应用前景进行预测。(2)在大专业类的基础上组建专业群,加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过分强调设置宽口径专业,就会弱化专业特色,虽然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但却牺牲了专业的针对性;而专业口径过窄,虽然突出了高职专业特色和专业的针对性,但专业的适应性就会较差,会丧失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在大专业类的基础上组建众多的专业群组,加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是专业改革的一种思路。(3)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更新改造那些知识面、适应面过窄的专业,设置弹性强、后劲足、上手快、适应面宽的专业。二是合并相近专业,体现一门进、多门出的思路。三是新设专业(主要是高新技术类专业),适应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建设
  新评估指标体系将高职院校教师分为四种类型: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外兼课教师。虽然每类教师定位、任职资格和在人才培养过程承担的任务不同,但它们都是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要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分类进行,由于每类教师定位、任职资格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不同,对他们培养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基础课专任教师要注重学历、职称的提高;专业课教师强调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增加它们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职教师要体现双师型的特点,实现个体教师“双师型”与整体教学团队“双师型”的有机结合,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增加校外兼职教师的数量,其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生产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培训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二是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具有工程系列技术职称、有多年在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做专职教师。这样既可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又可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在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管理建设
  管理出效益,主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在于系统内的动力,它是学校内涵建设、办学质量的保障。要推进内涵建设,就必须从管理意识和理念人手,按照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策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学院管理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统筹考虑、统一安排。二是要从重视量的管理向重视质的管理转变,目前许多学校的政策导向都倾向于数量和规模,而忽视质量目标。三是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我们在管理工作中不能靠经验、凭感觉,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头脑,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保证学院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新评估指标体系的引导下,从“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重视专业建设、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院校的共识,我们只有在新指标体系的引导下逐步探索内涵建设的途径,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语法课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给人以单调枯燥乏味的印象。纵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将各种语法知识项目罗列的清晰自然,学生们也难以将众多的知识点,记清记牢。语法知识的运用就更无从谈起。学的快,忘得更快。如何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们高效且学有所获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把语法教学融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定语从句是高一英语语
【摘要】课本实验是相关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课本实验的创新有利于培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中。  【关键词】创新实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仅必修教材就有学生实验22个,每一个实验都是相关课题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对学生进行动作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创新有利于学生发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说地一句话;作为曾经地学生,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当是深有体会的。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无疑也是最好地诠释。但是,在我们国家过独木桥似地高考这一最高指挥思想下,在全社会无比浓厚的精英教育氛围下,我们的教育无疑抛弃了这一准则,普遍采取填鸭式教学,用时间、用题海机械而反复的方式培养学生,再加上家长无限地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学校飘渺的
“老师,给您一颗糖。”一声清脆的声音从我身旁传来。我忙转身蹲下,接过她那稚嫩小手中的糖。说了声“谢谢,你真乖。”顺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她的心理高兴极了,飞快的跑了,我心理也感到无比欣慰。  哎!曾经的状况让我忧,如今的快乐让我喜。过去,家长只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特长培养,根本不重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少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
“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经常与参数的范围联系在一起,在高考中频频出现,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解题中,由于学生对题目理解或方法选择不到位等原因,往往会导致解题错误。以下,笔者遴选了学生在一类与绝对值不等式相关的恒成立问题的解题常见错误加以分析。
政治就是让“敌人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多”。教育应该是个幸福的世界,我们又如何把学生引向幸福的“魔方”?幸福源于“心”,幸福成于“化”。如何化——学生当老师,信息化资源,了解时事,读懂孩子。  幸福源自于一种心灵的感知,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回归人性的过程中实现幸福。  我是一名高中政治老师,如果我上政治课,不让学生成为我的朋友,成为政治教育的“粉丝”,
摘要:介绍一种利用ASP开发动态网站的实例,讲述了网上人才招聘系统的总体分析和设计、数据库和程序设计。  关键词:ASP 数据库 网上人才招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6-0007-02    利用ASP技术开发网上人才招聘系统,实现了信息动态管理,使得信息管理更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1 ASP的工作原理    
摘要:介绍了用VB制作专业英语课文朗读器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源代码。  关键词:VB 朗读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1—0014—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 要】:本文是一篇教改教法的文章。分为四个环节;布置预习作业、课前批改作业、课堂有的方式、当堂演练消化。分课外2环节,课内2环节环,突出了预习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井结合具体的实例,详细地阐述了每一个环节爵作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传统教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作业、疑惑、方法、过程、变通、创新
摘要:介绍在VFP中控制Excel的常用命令及其使用方法。  关键词:VFP Excel 工作簿 工作表 命令  中图分类号:TP3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1—0052—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