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方法研究了温稠密等离子体环境中Al12+离子的光电离过程.等离子体效应采用SM屏蔽势来模拟(Stanton和Murillo在2015年提出).计算中固定标度
【机 构】
:
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嘉兴314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方法研究了温稠密等离子体环境中Al12+离子的光电离过程.等离子体效应采用SM屏蔽势来模拟(Stanton和Murillo在2015年提出).计算中固定标度温度1.3 eV,在强耦合等离子体环境下,研究了等离子体密度对能级,连续态波函数以及光电离截面的影响.通过与相同等离子体条件下的Debye-Hückel模型势计算的光电离截面对比,发现两种模型对应的结果中未同时出现势形共振峰,这是由于本文采用的屏蔽模型包含等离子体简并、有限温度对动能的梯度修正和量子交换关联效应,对光电离截面的大小和共振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本文研究了高电荷态类锂等电子序列(Z =31 ~40)离子1s22p激发态的精细结构.考虑高关联轨道的电子关联影响以及Breit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和原
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本征石墨烯、单个Fe原子修饰石墨烯对沙林分子的吸附性质.吸附能、电子态密度和密立根电荷密度等相关性质计算表明:本征石墨烯对沙林
用于HCOOH分解制氢的贵金属催化剂存在着反应选择性差和资源稀缺等问题.单原子催化可以有效改善催化剂性能并降低成本,C2N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可为过渡金属原子提供良好的结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的3-羟基黄酮(3HF)及其两种氰基和氨基取代衍生物(3HF-CY和3HF-AM)作
与传统定义的氢键(X…H)相比,耦合氢键(X:H-Y)集成分子间的X:H非键和分子内的H-Y成键作用(X=N,O;Y=X,C;而且H也可以被电负性较低的金属如Cu取代).耦合氢键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氢气分子在硼取代富勒烯C19Bn+(n =0-3)表面的非解离吸附态、化学吸附态、及吸附态之间转换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得到了吸附态之间转换反应的
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氦原子具有对称空间波函数的1s2s 1S态和具有反对称空间波函数的1s2s 3S态分别作为初态的双光子双电离过程.结果表明,对于初态为单重态1s2
我们发展了一种处理正电子碰撞原子电离的畸变波Born近似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正负电子偶素通道通过一个ab initio的光学势附加到入射粒子和靶的相互作用势上,且该通道对电离的
采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F+HD→DF+H反应体系的立体动力学.基于由Alexander等人开发的势能面(J.Chem.Phys.113 (2000)11084),计算了该体系在碰撞能3.987Kcal/mol时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