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量化种群水平植物物候空间分异的遗传表达与表型可塑性,对于合理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动态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该研究以祁连山广泛分布的优势常绿针叶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露沟流域5个海拔带20个样地的156株样树进行连续两年的物候过程监测,研究了物候表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结合同质园移植实验,解析了物候空间分异的遗传分化成分,并借助岭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对非遗传分化部分(即表型可塑性)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青海云杉表观物候期均随海拔升高而呈现推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化种群水平植物物候空间分异的遗传表达与表型可塑性,对于合理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动态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该研究以祁连山广泛分布的优势常绿针叶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露沟流域5个海拔带20个样地的156株样树进行连续两年的物候过程监测,研究了物候表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结合同质园移植实验,解析了物候空间分异的遗传分化成分,并借助岭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对非遗传分化部分(即表型可塑性)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青海云杉表观物候期均随海拔升高而呈现推迟的趋势(每100 m 0.57-1.36 d),这种空间分异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种源效应(即遗传分化现象),其所占比例平均为20.8%,且年际之间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时,研究发现同质园内来自高海拔的种群的春季物候期要明显早于低海拔种群,这可能与高海拔种源的芽分化需要较低的季前热量积累阈值有关;物候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除海拔影响外,季前热量积累、季前降水量、冻害发生频率对于解释物候动态起到了关键的指示作用.
其他文献
黄土中垂直节理普遍发育,垂直节理的存在是导致黄土滑坡发生的重要危险性因素,针对黄土垂直节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分析含垂直节理试样的典型破坏方式及应力-应变关系,初步得到了含垂直节理试样的强度与破坏特点.进一步的,进行了含垂直节理边坡的安全系数解析计算,提出了分别含闭合垂直节理和张开垂直节理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了垂直节理的长度效应、临坡距离效应与倾角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张开型垂直节理试样的强度小于闭合型,破坏速率大于闭合型;
受城市化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问题广泛而频繁地出现.全面、及时地监测和预报城市内涝灾害,可以有效减少因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宁波市白鹤社区为例,根据芝加哥雨型对城市降雨进行概化,分析城市社区地形及水文资料,运用管流模型与地表漫流模型进行耦合,建立城市内涝水动力学模型,力求模拟洪水过程及可能造成的淹没情况.得出结论:(1)根据芝加哥雨型得出,在2h短时暴雨强度下,重现期越长,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强度先增加后减少;(2)根据水动力模型模拟得出,该区内涝风险以中度积涝为主,即积水深度为15 ~ 50 em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植物能够改变自身功能性状及时调整适应策略,因此植物功能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植物对草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然而在内蒙古草原从植物功能性状角度开展草地利用方式影响的研究略少.该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4种主要优势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长期自由放牧、割草、短期围封和长期无干扰的影响下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以期从功能性状视角
利用1949-2018年台风资料、海南历史灾情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观测分析、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综合台风强度和灾情,识别出1949年以来共24个影响海南岛的强台风事件(以下简称HNVTE),并从时间分布、源地路径、发展变化与破坏潜力以及海温背景4个方面分析其气候特征,结果显示:HNVTE在总体呈减少趋势的基础上,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还存在集中发生活跃期和长期沉寂间歇期的年际变化特征;HNVTE发生在下半年,高发月份是9月和10月,但10月发生概率有明显减少趋势;HNVTE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