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胡萝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mi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萧县胡萝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胡萝卜生产发展的对策,旨在推动萧县胡萝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胡萝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萧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3-0109-02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胡萝卜干、胡萝卜汁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因此发展胡萝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种植胡萝卜已成为萧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1胡萝卜生产现状
  
  1.1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
  我县胡萝卜以秋季栽培为主。近几年随着鲜食数量的加大、深加工产业的兴起,胡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胡萝卜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比1998年的666.7hm2,增加了15倍。且种植区域分布在萧县南部的孙圩子、丁里两乡镇及其周边地区,该区域土质主要为砂壤土,耕层深厚,尤其适合胡萝卜肉质根生长。现有666.7hm2以上连片种植的胡萝卜基地6个,其中黄庄胡萝卜连片基地面积达2 333.3 hm2,刘新庄胡萝卜连片基地面积达1 666.7hm2,贾汪胡萝卜连片基地面积达1 000hm2。胡萝卜规模种植带来了规模效益,2007年产量达60t/hm2以上,效益达7.5万元/hm2以上,高的达到12.0万元/hm2
  1.2注重质量求发展
  在胡萝卜生产中推广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于2001年参加北京名优农产品博览会时,经农博会组委会抽样,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济南)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被认定为农博会“优质农产品”。2004年8月黄庄胡萝卜基地被安徽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8月该基地产品经农业部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合肥)抽样化验,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1.3拥有产地批发市场
  为做好胡萝卜的产地销售工作,我县多元化筹集资金,在胡萝卜生产中心地带——孙圩子乡黄庄行政村,建成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集胡萝卜清洗、分选、包装、储运于一体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该市场承担了全县80%的胡萝卜清洗、分选、包装、储运任务,并吸纳周边永城、江苏等地境内胡萝卜来此销售,吸引前来收购的客商160余家,来自北京、山东、河北、江苏、广东等全国各地,2007年年交易量达40万吨,交易额近4.5亿元。
  1.4加工业日渐兴起
  2006年我县境内建有绿健胡萝卜脱水蔬菜厂、泌园胡萝卜加工厂及黄庄园味园胡萝卜加工厂,三厂合计日加工量300余吨,年加工3个月,加工量近3万吨,从此开创了我县胡萝卜加工业的前景。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在丁里高速公路入口处投资1.1亿元,新建了同创胡萝卜加工厂及蔬菜批发市场,2008年投产。胡萝卜加工业的兴起,必将带动基地生产更好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种植品种多、乱、杂
  胡萝卜生产面积大,用种量也大,农民各家各户分散购种种植,再加上种子市场混乱,致使胡萝卜种植品种多达30多个,表现各异,有的颜色浓橙红色、有的浅橙红色、有的黄色,有的弯曲、有的多根毛等等,总之没有搭配种植的主栽品种。其实分散种植的农户也想种植理想的品种,但因种子市场混乱,有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与其外包装上的说明不一致,农民只有种出产品才能发现不一致,产品表现不好,翌年再更换新品种,如此试来试去,最终影响生产。
  2.2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
  现阶段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农田三沟不配套,多数田块没有畦田沟、腰沟,有的围沟还被种上庄稼。即使有了围沟,围沟内有水也通不到大沟大河,正常年份都会出现田间积水,无法排出,产生内涝现象,遇到多雨年份情况更糟。我地胡萝卜播种季节正值雨季,每逢多雨年份,都要播种胡萝卜2~3次,甚至更多次才能齐苗,有的田块还因雨水排不出去而浸泡在水里,无法进行播种,耽误了胡萝卜生产。
  2.3栽培技术有待提高
  胡萝卜传统栽培方式为撒播种、畦栽,这种方法造成杈根、畸形根比例较多,商品率低;另外适宜品种的筛选、合理密植、合理配比施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系列栽培技术都有待提高。
  2.4产业化程度不高
  虽然现行胡萝卜生产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但其还是以分散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品种多乱杂,种植随意性大。虽有协会组织,但仅局限在吸纳会员、扩大种植面积方面,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冷藏保鲜设备。由于加工企业刚刚起步,带动能力不强,订单农业比例较小。总之,胡萝卜销售形式还多是自产自销,主要以大包装、简易装形式销售胡萝卜原料产品,仅限于产品的清洗、分级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较短,缺乏精包装、品牌销售。
  
  3发展对策
  
  3.1统一良种供应
  面对混乱的种子市场,农民很难选择到理想的种子,作为上级政府部门或龙头企业,应当设法像推广小麦良种那样,实行良种统一供应,分别根据加工、鲜食、出口胡萝卜产品需要,分类推广对应栽培品种。
  3.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解决农田内涝问题,就要开挖好农田“三沟”,即畦田沟、腰沟、围沟,并使沟沟相通。开挖畦田沟、腰沟及其相通问题是农户可以自行解决的,但是开挖围沟及其通到大沟、大河则需要县级、乡级各部门之间协调方能解决。实践证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这项工作不做好,其他的如推广良种、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现代农业、精准农业等等都是空话。因此,作为各级政府部门要千方百计地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田“旱能浇、涝能排”。
  3.3加强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在胡萝卜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推广普及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技推广部门一要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二要通过边研究、边试验示范边推广的措施,积极向农民推广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三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3.4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胡萝卜产业化水平
  一要大力扶持胡萝卜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桥梁作用。尤其在专业合作组织如何做大做强胡萝卜产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拓展更广泛的销售市场等方面给予切实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激励他们积极通过自己的品牌实行产品精包装,发展超市、连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加強农产品现代营销。二要加快发展胡萝卜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增值。现有胡萝卜加工业刚刚起步,要在政策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直接投资或通过定点、合同形式建立配套生产基地,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认证和各类安全卫生认证,创品牌树形象,促进现有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切实起到加工企业内连基地、外连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项目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加快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的合资合作。
其他文献
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会计工作.这是新时期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课题。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教育传播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也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就室内盆花栽培种植的作用及选种进行阐述,并对庆元县常见盆花的种植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庆元县室内盆花栽培与管理提供参考。
大桥镇充分利用高山地区气候冷凉的优势,在海拔1070-1100m的潮洋、双桥村发展种植反季节大白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