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学管理,要学点人事心理学知识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科学管理,要学点人事心理学知识》一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搞好经济建设,就要用好人才;强化科学管理,就要做好“人”的工作,确实不容忽视。鉴于此,我们把此文推荐给大家。
其他文献
<正> 从1946年到1955年,为了恢复战后经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改革”和“解散财阀”两项有力措施。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实施了以“财政均衡”为特征的道奇方案。“朝鲜战争”的“特需”带来日本的出口景气。日本经济在1955年得到完全恢复,为经济起飞做了准备。在恢复时期,日本政府在力图振兴经济的过程中相应重建了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金融体制。其措施是:一、恢复和健全日本银行和普通银行,提高了
<正>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宏观金融调控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分层调节、两级控制、市场效应”。具体言之,第一是分层调节。分层调节是决定整个宏观金融调控模式的资金流向和调控机构结构,理论基础是控制论和系统论。它是介于集中和分散两种调节的最佳选择,否则会陷入集中调节的资金纵向运行和分散调节和资金切块运行以及形成相应的调控机构结构,必然造成宏观金融调控的“误区”和“盲点”。要实现分层调节必须解决现存的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机构设置矛盾,建立三个层次的宏观金融调控组织
凌志副行长在《稳步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中国银行》一文中指出:中国银行在今后几年外部环境所提供的良好机遇面前,要扎实地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起到我国开展对外金融活动的重要窗口的作用,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
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全局的大事。所以,屠建基副行长撰文指出:中国银行将义不容辞地《发挥整体优势,支持浦东开发》。
<正> 一、证券市场与企业融资的关系和方式融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扩大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一个企业要不断地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融资关系、健康的资本结构。为此,企业必须要安排好短期、中长期资金需要,处理好筹措外部资金和增加自有资金的关系。一般来说,自有资金由企业的资本和准备金构成,它承担企业风险和一部分流动资金的需要;外部资金是指企业通过信贷和债券市场筹资的形式借入中长期和短期资金,满足其日常经营活动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因此,如何处理好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的关系,达到一
<正> 贷款是西方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资产,也是风险最大的业务之一。为了使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争取最大的盈利,西方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原则,这套原则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总原则、具体原则和实施要点。一、总原则由于贷款是西方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之一,所以西方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所遵循的总原则也就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即讲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一) 保障资金的安全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商业
<正> 一、债务重新安排的含义债务重新安排(Debt Rescheduling),又称为债务重议或重订还债期限,是指债务国与债权国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调,对某一特定的债务或一批债务的原定偿还期进行重新安排或调整,以帮助面临偿债困难的债务国缓解债务问题债务重新安排由来已久,在1955—1970年间,阿根廷、巴西、智利、加纳、印度尼西亚、秘鲁和土耳其等7个发展中国家就曾进行过17项债务重新安排。总的来说,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重新安排的并不多,每
<正> 七十年代初期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开始注意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了金融发展、金融深化、金融压抑等重要概念,形成了较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对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以及国际援助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方式和援助的重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在金融发展方面的一些观点及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影响。 1.金融体系的作用。简单说来,金融体系的作用是:为社会提供支付服务,动员储蓄和分配信贷。金融体系还管理和控制由上述活动而产生的风险。金融体系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相对
<正>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低利率、高股价和高日元的环境中,日本银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1989年按资产排列世界大银行中,前7家均为日本的银行,并且在国际银行资产中日本银行业也占约40%的份额。为此,很多人认为日本的金融大国地位正在确立,并主宰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然而,自去年以来,日本银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优越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日本的利率不断攀升,股市几经暴跌,使日本银行的经营面临着新的困难。
英镑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是什么原因促使英国完全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具有什么影响?请参阅:《英镑加入汇率机制的前因后果》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