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奋勇开拓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荒,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六十余年前的蛮荒之地,变成今天的沃野粮仓,还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文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热血青年,挥起锄头躬耕荒野,和着时代的旋律,在黑土地上挥洒报国激情,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人类垦荒史上最为英勇雄壮的画卷。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便是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时,感慨地说:“今天来到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他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是共和国开拓奋进的缩影。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北大荒的沧桑巨变道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立身之本,传家之宝。
  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非凡的精神勇气。在开荒初期,短短几年里,战士们就在松嫩平原上建起100多个农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也为开发建设北大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不仅有踏实奋斗的韧性,也有改革创新的闯劲。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设立了实验室,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还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兴办家庭农场,设立管理区,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到二十一世纪后,进入了以工厂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农业工业化时代,再次成为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精神格局。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困难面前,他们咬紧牙关,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缴国家粮食的任务。在粮食大量减产的灾年,北大荒人顾全国家大局,勒紧腰带,精打细算,将霉变的小麦当做口粮,把好的粮食和全部余粮都上交给了国家。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精神底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北大荒人爱国奉献的情结,也是北大荒人对国家至死不悔的誓言。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拓荒风雨,终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这片土地上种植的粮食养活了无数人,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精神也将绵延传承一代又一代。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二十世纪50年代初,来自祖国各地的转业官兵、城市知青等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他们在北大荒进行了艰难的开垦创业。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把一片蛮荒之地变成了今天的沃野粮仓。70年来,北大荒垦区累计生产粮食7800多亿斤,用全国2%的耕地养活了全国9%的人口。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在全世界挺起了中国脊梁!北大荒的精神可以概括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材料二
  2020年10月,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创新生物科学技术,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平均亩产达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材料三
  秦玥飛,毕业于世界名校耶鲁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创办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为村里修水渠,扩建敬老院,并拉来了乡村信息化教育项目。他说:我必须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农村面貌,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作文题是多材料作文,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是对“北大荒精神”的概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就是“奋斗”“拼搏”“勇气”“创新”“担当”“奉献”“价值”“爱国”等主题。
  材料二是介绍我国水稻的新成就,我国水稻生产前沿不断创新,在粮食产量上不断突破。这与科技“创新”、科学工作者的“担当”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北大荒精神的延续。
  材料三是耶鲁毕业生秦玥飞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奋斗精神、担当与奉献的精神。这是具有北大荒精神的“拓荒者”在当代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和三都可以看出材料一中提到的“北大荒精神”所体现的“奋斗”“拼搏” “勇气”“创新”“担当”“奉献”“价值”“爱国”等主题。同学们需要以材料一的“北大荒精神”内涵“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依据材料二、三的不同角度指向,书写北大荒精神的当代创新与年轻人在新时代奋斗、担当精神的传承。
  推荐素材
  1.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条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广阔的海洋与天空,它们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实是值得的。——文森特·梵高
  2.秦玥飞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例文
  做时代的拓荒者
  □浙江省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刷屏时读到一则文章,说是某国的两位当班警察走进一个超市,看到保安逮住了一位偷食物的婦女。警察讯问她,她说她饿。警察检查了她的随身提包,发现只是一些面包等最基本的充饥食品。他们把她带到收银台,替她按价格付了十元美金,然后就让她回家了。保安等人疑惑不解,而妇女泪水潺潺。媒体闻讯采访了这两位警察,他们说,作为警察,我们执行法律。但作为人类,我们对此不应该视而不见。  很短的一段文字,让我沉思良久。  且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既然不能返校学习,何不“就地春耕”?2020年2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给全校师生发了一份十分接地气的倡议: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亮明身份,就地参与春耕生产。这份倡议书提到,时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和春耕生产重要时节,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广袤农村亟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地依法科学有序帮扶春耕备耕。  
《于湖集》中有这么一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很多人从中读出了一种美,我却读出了一种悲:于湖居士对家园的执着而又无奈的思念。  家园,从古至今,是中国人精神的栖息之所。无论处境如何,那一份归家的情怀,思家的执着,热烈而深沉。  烛照中外,无论是汤显祖的中式大团圆,还是狄更斯的英式小团聚,无一不令人感到完满欢乐,营造一种“家家团圆喜煮茶”的和乐氛围。毕竟,骨肉离散不得相聚的情景令人伤
Icy Tan是一名成都姑娘。3岁时就喜欢在白纸上写写画画,12岁以前也会在写作业之余画卡通人,后来忙于学业暂且搁置。直到26岁时,她又重新燃起热情走向了插画世界。  没受过一天专业教育的Icy 的插画反而有一种不加修饰的质朴和灵气,很快,一些品牌商家就慕名前来求合作。2015年,她辞职做了一个自由插画师。“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事,斯里兰卡的土豪,清迈的小学生,巴厘岛享受日光浴的游
历史典故:管窥蠡测  追根溯源: 东方朔《答客难》  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
上榜指数:★★★★  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我梦里是敦煌,身后亦是敦煌。  ——题记  大漠孤烟,我唤醒萧索在风中跨越千年的生命;白雁西风,远处传来马背上的一曲断肠琵琶;燕山钩月,夕阳锦色,为我铺开一幅沉雄粗犷的画卷。我脚下名为敦煌的土地,它宽广灿烂,我在月牙泉深处遇见它,自此灵魂深处便有了它的影子。  初遇敦煌,是在一片茫茫暮色里,我撞见它的浪漫。晚风卷起沙石,耳畔是鸣沙山喑哑的低吼。驼队
纪德曾说:“如果说我们的灵魂多少还有些价值,那也是因为它曾比其他一些灵魂更加炽热地燃烧。”而我认为,那星星点点的火焰必然来源于对自我的磨炼与陶冶,才将会有普照自我与他人的万丈光芒。  丰富而赤诚的“精神家园”,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也是为通往“无穷的远方”的必经之路。朱熹在“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地窥见内心的仁德之义后,才有传统儒学的集之大成;木心毅然选择“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于书页与画册间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节制是一种态度、一种风骨。有人说,若要有所成就,首先要懂得节制。对藏在灵魂中的野马来说,要有一条缰绳,你只有将它套在马的身上,马才会听你指挥;但也有人对节制进行质疑和否定,认为人为地节制不利于马儿自由驰骋。这引起了人们深思……  这则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思考?白选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节制是自我控制、约束或监控我们的意志、情绪
大桥拉近的并非只是港珠澳三地的距离,更关乎珠三角和港澳两地的互联,关乎国际级粤港澳大湾区的梦想  上午在广州“品早茶”,下午“刷卡”去澳门吃个葡挞,晚上去维多利亚港欣赏夜景……这样的美好憧憬,如今已经变为现实: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公里,如一条海上巨龙连接珠海、香港与澳门,是继三峡工程、青藏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信, 本义为“真心诚意”,由此字可以联想到“信件” “短信”,还可以联想到“真实”“自信”“信仰”等。  由信字,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以下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信义著于四海。”——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围绕着“信”字,你能联想到什么含义?请围绕你联想到的含义进行写作。  写作指导  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