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极致,是厚道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qifu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的文人里,胡适的厚道是出了名的。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不似徐志摩那样多情,也不像钱钟书那般骄傲,他宽厚、善良、真诚。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每到周末他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他对社会各界人士统统欢迎,就连小贩也不例外。
  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对待身边的人,他细心周到。
  他的朋友遍布北京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当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的好人缘,和他的厚道是分不开的。

01


  厚道的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胡适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成人,婶婶嫂子们一不高兴,就给他们娘俩甩脸子看。所以胡适年幼早熟,很小就懂得看人脸色。
  长大成人之后,胡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厚道如胡适,他一生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他知道看人脸色的难受,所以从来不肯在人前甩脸子,让人难堪。
  1938年,胡适被认命为驻美大使,当时胡适没有多少外交经验,去了美国还要四处求人,每天都要应酬,累得半死,情绪极差。
  但是他的下属,却丝毫没有被他的坏情绪波及,而且他们每次半夜来找胡适,胡适也依然是和和气气的。
  胡适给他妻子江冬秀的信里说: “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气,我不去就罢了,去了,我总要把全副精神摆出来,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胡适曾经教育自己儿子说:“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不了的,他應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 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 ? ’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厚道的人。

02


  厚道的人,懂得感恩
  胡适在三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夹在几个媳妇中间经常受气,在这样的情况下,胡适成为母亲唯一的指望,她苦心孤诣地培养他,在点滴小事上打磨,帮他择取老师,付给远高于一般学生的费用,极其难堪地帮他争取读书的费用,后来胡适出国读书,一去就是十年,她独自承担难以想象的寂寞不说,有次得了重病,还特地不要让人告诉胡适……
  她像所有的中国母亲一样,为孩子付出了太多。
  她为胡适挑选了一门婚事,是江家的女儿江冬秀,一个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缠着小脚的大家闺秀。
  当时,江、胡两家订了婚约之后,胡适就先后到上海、美国求学去了。过了十多年他俩还未结婚。
  但是江冬秀却已经把自己当做过门的媳妇了,江家本来是望族,在家里,江冬秀有自己的丫环婆子,凡事都不用自己动手。但是她却亲自来胡适家照料胡适体弱多病的母亲,胡适一去十年,她就照顾了十年。
  胡适的父亲早亡,是母亲一手带大,他知道母亲的不容易,他虽然不乐意这门婚事,但他也不肯忤逆母亲。
  在外漂泊十年的过程中,江冬秀能代他尽孝,胡适也甚是感激。
  于是这个新文化的楷模,在身边的新青年追逐新式婚姻的时候,毅然踏进了旧式婚姻的殿堂。
  他和江冬秀,一过就是几十年。
  他对妻子温顺服帖,是出了名的怕太太。
  如张爱玲所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胡适那么帅那么有才,却与她相守一辈子,没有纳妾,又那么听话。
  这一切都是因为胡适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一方面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方面是报答妻子的尽孝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一个人只有怀有一个感恩之心,别人才敢放心与之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才敢放心付出,不必担心有一天这个朋友会头也不回的弃人而去。
  一个人懂得感恩,才能算是一个厚道的人,别人才敢信任你,才能拿你当朋友。

03


  厚道的人,懂得宽容别人
  胡适和鲁迅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双星,但是两人的性格言论却截然相反,因为观念的差异,鲁迅几次讽刺胡适,但是胡适却从未和鲁迅直接交锋过,也没有与他进行过笔战,更没有表现出对他的人格的不恭。
  1929年9月4日,胡适给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十分感慨地说:“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隔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相去虽远,相期至深。此次来书情意殷厚,果符平日的愿望,欢喜之至,至于悲酸。此是真情,想能见信。”对鲁迅的敬爱溢于言表。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为《鲁迅全集》的出版而四处奔走,却无人愿意帮忙,不得已求助于胡适,胡适马上着手运作。他从未计较过恩怨得失,不管是友人,还是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他都尽全力帮助。
  鲁迅逝世后,苏雪林大骂鲁迅,胡适并没有趁机附和,反而批评苏雪林,说苏批鲁的话是旧文字的恶腔调,应该深戒,他认为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应该“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宽容客观平和。
  哪怕到了晚年,胡适对鲁迅的评价也十分中肯,从不稍加贬抑。胡适的宽容大度,可见一斑。
  胡适曾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宽容比自由更重要”。他认为“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情感、高贵的品质、是一种仁爱的光芒、一种崇高的境界。胡适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一生都在践行着这种高尚的宽容理念。
  俗话说的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在人际交往上,厚道的人为别人着想,别人自然也会为他着想;厚道的人懂得感恩,别人自然愿意对他倾力相助;厚道的人懂得宽容,大度的胸襟很容易让人折服。
  厚德而后载物,厚道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厚道的人沉稳而有力,他们以拙胜巧,人生之路往往走得宽阔而稳当。
  (摘自读书有范)
其他文献
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次盛会,我自己算是新教育实验早期的支持者,但又是一个老年的新学生,因为前面十届年会都错过了,现在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我非常高兴这次能够来到鄂尔多斯参加新教育第十一届年会,并感受“中国思想 中国文化”这个主题。我对鄂尔多斯缺乏了解,感到非常惭愧,来了以后才知道,才亲身感受到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之迅速,社会进步之快速,教育受到经济和社会强有力的支持之大;才感受到东胜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后,在鄂
问题背景: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来,我摸索通往教改之路的理想之门,几番挫折,几番顿悟,螺旋式提升。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活动是贯穿课堂的主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思维活跃,全身心投入,展示精彩纷呈。然而,课堂时间的仓促,常让我焦躁。我尝试将学生活动改为教师讲解,但这样的课堂学生无味,我也无趣。迷惘之时,再次研读《江苏教育研究》特约记者袁玥老师写的“小课堂演绎大课改”一
在英语教学中,初高中衔接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一年级可谓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只有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都要有很大的转变,才能实现由中考到高考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的巨大差异,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之后,无论是在学习内容的理解上,还是在学习节奏的把握上,又或者在学习方法的领悟上,都会出现较大的挑战,如果在高
就以往的化学教学来看,教师偏向于将理论知识机械化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主动将知识消化与吸收。而在单元复习结构化模式中,将有效促进学生从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能力的转变。将结构化教学设计运用到化学单元复习中,有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与分析化学问题。结构化课程设计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在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中,应当善于运用结构化课程设计,促进复习效果
为了让我国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后获得更好的收益,研究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在对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做实证研究,希望能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在影响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一、理论研究假设  1.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环境,首先会面临新人成本和外来者成本,新人成本体现在需要设立新的组织机构、配备新人员和生产设备,特别是为了构建当地的业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在课程育人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本文就笔者所在的学校如何基于钉钉网络智慧平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依托平台数据支持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新范式。  一、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
以生为本主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生”与“学”在课堂上的地位,调整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启发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生本理念的贯彻能够让传统刻板的课堂环境转变为更加开放、自由的形态,从而使整个英语课堂更具有活力,更为精彩且高效。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切实贯彻以生为本,以此为依托努力搭建开放且充满绿意、生机的英语课堂。  一、多彩的导入,让生本课堂有“朦胧绿意”  在生
01  一辈子不长,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做一个能与光阴厮守的人,可飞花逐水,叶落随风,有些风景是留不住的。  望着镜子里不再年轻的脸,不禁感叹光阴无情,与岁月相牵,有时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这世上也许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陪你一辈子。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风雨兼程,也许很多人会关心你过的好不好,又有谁会在意你过得辛不辛苦。  行色匆匆的岁月里,没有人能过多的在意你的感受,而我们,就在自己的人生里或
随着我国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推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地发挥事业单位内部优秀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励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工作当中。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激励理论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中应用的作用、存在的
近年来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发现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然后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通过对传统化学教学的反思可以发现,传统的化学课堂只是满足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被动接受,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认知模糊、片面、零散,没有主线,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更别谈提高学生的素养了。那么,要优化教学方式就必须认识到这些教育方式的不足,然后结合初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去寻找新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