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胸腔镜诊治及转归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讨论伴有肺转移的儿童恶性实体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研究过去8年间上海新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收治并手术的伴有肺转移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病例,对病种、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2007年至2015年间共14例伴有肺转移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行手术,男8例,女6例,年龄1~11岁,中位年龄5岁。其中肝母细胞瘤2例,肾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3例,髓母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其中4例仅行活检,其余10例均于原发灶切除后病理确诊后行化疗,数个疗程后肺部转移灶局限稳定且多为肺周围型1~2个结节。行胸腔镜下肺部转移结节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13例肺结节中检出与原发灶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1例肺部结节中未见转移。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1~96个月),失访2例,死亡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

结论

对伴有肺转移的四期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仍应持积极治疗的态度。对于化疗及原发灶手术切除后局限并固定不退的肺部转移灶,应当切除并作病理检查,对预后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意义。胸腔镜微创技术为家长提供了乐于接受的手术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92例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临床数据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脊髓背侧型脂肪瘤TCS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45例。年龄:0~<1岁58例,1~<3岁21例,3~11岁13例。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全椎板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PH组和对照组各40只,HPH组为低氧诱导的新生大鼠HPH模型。分别于缺氧3、7、14、21 d时检测各组新生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HIF-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