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监理过程中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二000年九月二十六日颁布实施的建[2000]211号: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明确了见证取样送检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见证取样和送检是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公证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首要环节,对工程质量意义重大,为监理单位验收、评估工程质量提供了直接依据。
  [关键词]见证取样送检;监理;重要性
  如今建筑市场见证取样工作多由监理见证,施工单位取样,进行第三方试验室送检,但在实际中见证工作往往流于程序,使见证取样送检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失去原本的质量控制意义,给建筑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以下从两方面浅谈个人的看法。
  1、见证取样和送检中存在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施工单位管理层对取样人员的岗位重视度不够,持证人员和实际取样人员不是同一人,多委派只懂公办室软件的非专业人员上岗或委派善长处理各方关系但不懂试验的人员上岗,导致取样人员严重缺乏试验专业知识,导致表面看似见证工作有条不紊,实际流于程序,见证取样送检工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致使其在原材料的取样和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制作、送检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可能会造成检测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给工程结构留下质量隐患。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见证试验知识的学习,提高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劣质材料的危害性和材料检验的重要性、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材料取样送检工作,自觉把好原材料质量关,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认真学习和掌握现行各种建材标准,熟悉取样方法,严格按要求从检验对象中抽取试验样品,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这是做好材料检验的前提。
  (2)监理单位既要控制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还要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同时协调委托方与工程建设各责任主體的关系,要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实际监理单位人员结构不足,监理人员分身不暇,造成施工人员取样送检,监理人员未在现场见证而直接拿来签字的混论局面。监理单位应配备足够的人员,监理人员必须取得见证培训岗位证书。加强对见证员的资质管理杜绝“一证多用”。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真实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做出標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制作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在监理单位资质年检和日常管理中,须将见证人员配置、数量和承担的建设工程监理总量结合起来,确保见证工作实际有效进行。
  (3)取样人员、见证人员对有关标准、规定不熟悉或是不认真对待甚至是不作为。比如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检测费而不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送检。材料进场两批只送检一批;混凝土试块应做5组的只做3组;材料采购无计划,或是垫资工程资金不足只能分批、零星采购。比如三个月内水泥进场3次每次60t,只有第一次取样送检并在检测委托单的代表数量栏填上180t;防水卷材采购数量不足,还差100m2,临时买不到同品牌的就用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替代,这一小批卷材的取样送检就免谈了;见证人员坐在办公室吹空调侃大山,懒得在烈日高照下监督混凝土试块的制作过程,放任取样人员自行取样制作。建[2000]211号中明确规定: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归根到底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对于法律规定的责任义务不明确,法律意识淡薄。要真正把见证取样工作做到位,笔者认为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强制性规定执行。从基础抓起,重视见证取样和送检。从保证工程质量角度出发,进入现场的材料必须遵循“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尤其是结构用材,关系到工程结构性能和安全,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在使用前取样送检,符合相应材质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上。
  2、见证取样和送检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2.1取样不按有关标准
  比如水泥的取样,没有随机从不少于20个以上不同部位中取等量样品进行混合,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试样,而是在同一部位水泥中取样,有的干脆整袋送去;钢筋机械连接试件不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而是在加工场另行用边角料制作试件;热轧圆盘条钢筋的取样应在冷拉调直前距端头不少于500mm处截取,有的取样人员却在冷拉调直后任意处载取。
  2.2试样不按有关标准进行制作
  比如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插捣制作混凝土试块,制作人员随手抓起钢筋头一阵乱插猛捣,一边还另外加入粗骨料: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统统拿到水池里去泡。
  2.3试样所代表工程量的数量、批次不够
  比如水泥强度物理性能试验报告中代表数量累计只有500t,而工程实际用量至少800t: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接头试验报告中代表数量只有300个,而工程实际焊接接头有450个。
  以上这些技术问题存在的根源还是管理制度缺失。建设单位对取样人员管理不到位,只要求资料齐全至于现场如何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级领导应逐层加强监督管理、监理单位不仅仅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还需要采取措施对检测单位、建设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发挥作用,强化制度管理,推进见证取样工作顺利进行。
  见证取样及送检制度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它能做到工程质量事前控制(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用前检验)和施工过程的监控(如混凝土、砂浆试块强度检测),可以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小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所以见证取样送检工作是保证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基础,可以保证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工程质量所达到的真实水平,以便科学、公正、准确的评价工程质量,提高见证取样送检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也是监理把关材料检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加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是至关重的。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都以掀起了一场飞速发展的浪潮,其中我们的建筑业以迅猛的展态势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业,里面涉及了很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出入口以及旅游景点和高速公路等地收费站的压力明显加大,而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压力,因此ETC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以及
不仅节约优先,而且保护优先,是党的十八大一个重大决策。它同“把推动经济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决策,是紧密联系的,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  十八大报告指明,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就资源面临的形势来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都在快速上升。我国的GDP总量不到世界的10%,能源消费总量已占世界的20%。能源和矿
期刊
卢炳良,一个来自四川盆地的汉子,个头不高,言语不多,给人第一感觉是厚实与质朴.当要他谈谈自己的时候,一脸憨厚的他,双手直摇,连忙推辞道:“不行,不行,我有啥好说的呢?”其实
第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好。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重要决策和部署上来,争取在老工业基地率先振兴、新农村建设、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第二,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和农业现代化。大连将充分发挥全域城市化的引擎作用,推动全域城市化与新型工业
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乏力,粗钢产量增幅回落,净出口有所增加,钢材库存持续下降,原燃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钢材价格明显下行。面对严峻形势,钢铁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按需组织生产,努力降低成本,加强资金管理,钢铁行业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但企业效益出现大幅的下降。  一、2012年钢铁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钢铁生产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受国内外经济增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土地使用、房产测绘等政策性及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房屋建筑项目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对房产面积测绘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房产测绘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测绘单位加入了房产测绘大军,测绘质量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成为房产测绘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简略地阐述了房产测绘的工作流程,提出控制房产测绘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房产测绘;质量;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一县一业”发展,继续扩大海城优质大蒜和南果梨、台安鸭鹅养殖、岫岩食用菌发展规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工业集群化。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支持鞍钢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支持鞍钢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新矿山开发,推动鞍钢早日建成世界级钢铁龙头企业。依托鞍钢继续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
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3.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96.1万吨,比上年增长7.5%;有色金属工业(不含独立黄金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5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初步预计,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含独立黄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150
期刊
公立医院人事改革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近年来公立医院存在的弊端使其制度也缺乏一定的激励作用,由于公立医院的性质,导致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当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