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加快、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的背景,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国际贸易等维度选取2000—2017年月度指标,利用时变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MS-TVTP)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行预警.结果发现:跨境资本流动高风险区制内,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和财政赤字率下降会使风险加剧;低风险区制内,上述变量作用方向相反.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跨境资本流动与股市、楼市的联系不断紧密.由备选指标中先行指标合成的国际和国内因素是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区制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国内
【基金项目】
:
本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房价冲击的主导动力机制辨识及调控政策设计研究"(71974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房价冲击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影响、测度及防范研究"(71673214)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加快、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的背景,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国际贸易等维度选取2000—2017年月度指标,利用时变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MS-TVTP)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行预警.结果发现:跨境资本流动高风险区制内,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和财政赤字率下降会使风险加剧;低风险区制内,上述变量作用方向相反.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跨境资本流动与股市、楼市的联系不断紧密.由备选指标中先行指标合成的国际和国内因素是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区制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国内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从低区制向高区制转换的影响更大,但该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减弱;国际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状态转换的影响自金融危机以后不断增强.运用预警模型对2018—2019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此时期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位于高区制,且从高区制向低区制转换的概率较低.因此,现阶段应从经济基本面出发,关注预警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加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监管,防范紧缩型财政政策可能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控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做好跨境资本流动预期引导工作.
其他文献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及2035年愿景目标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凤阳县小岗村5周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贯彻党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经验观察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不同方式,研究不同市民化方式对经济及社会影响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式划分为两类,即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两种不同市民化方式对收入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市民化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农转非"群体的收入分化,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收入显著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被动市民化群体被征地而丧失了农业收入,且预期外的政策冲击导致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愈加强烈,"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其中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幸福感的提升最为重要.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金融科技发展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积极影
本文选取2005—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中国在2011年以后实施的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试点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政策实施效果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第二,通过改变样本区间、样本时间、剔除具有异质性的样本、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具有稳健性.第三,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东部地区和高等级城市的政策实施效果较明显,西部地区和一般等级城市的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