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在拳击比赛场上,比赛的结果一般都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平时的训练水平、及赛前训练的合理安排等因素,但这些还不足以保证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全部能力。随着近年来国内拳击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识到了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拳击运动员比赛场上水平的发挥和比赛成绩好坏的获得。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调查已表明,优异的成绩和比赛的获胜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最为突出。现对云南省在役拳击运动员开展了问卷调查,从中得出了几种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赛前心理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云南省拳击队15岁~27岁年龄段在役运动员50名被调查者的调查中发现,在比赛前,很大一部分运动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发现运动员对教练员在赛前布置的任务和指标的完成、运动员之间的竞争、环境的改变、过分看中比赛结果、参加比赛的欲望不强以及个人的因素,均有可能干扰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水平发挥,从而影响到比赛成绩。
  (一)影响云南省拳击队运动员赛前状态的主观因素
  1.过度紧张。有52%被调查者很容易受比赛气氛的影响,使神经的兴奋度过早或不适宜地提高。被调查者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主要是赛前过分紧张兴奋和焦虑情绪所引起的情绪障碍。而往往在比赛场上适度的紧张则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和积极主动性,但是如果过于紧张或情绪低落则反会影响比赛技术动作的发挥和心理状态的发挥,从而导致比赛失败。
  2.想赢怕输。有78%的被调查者在参加比赛之前,过分的看重比赛的结果。而将精力过多的集中于想比赛结果,所以出现了想赢怕输,导致运动员将自己陷入了紧张的状态,造成头脑一片混乱,动作不协调,不能正常的发挥自身拥有的技术水平,最后比赛获胜几率减小或最终比赛败北。
  3.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信心是拳击运动员所具有的最低的心理素质要求,而往往有些运动员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总觉得自己比对手差,到比赛时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而缺乏自信心可能源于多种原因。比如: 在被调查者中赛前状态较差、技术不稳定、伤病的困扰、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以前比赛经常被重击或比赛经常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阴影等,都会对被调查运动员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4.身体反应。很多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的反应极为敏感。在42%的被调查运动员中都会出现赛前口渴、失眠、腹泻、食欲差,准备活动中出汗比较多等,都会使运动员造成其恐慌、惧怕等紧张情绪,这些表现都会对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二)影响云南拳击队运动员赛前状态的客观因素
  1.参加比赛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运动员参加省内比赛及国内小型邀请赛时都能较好的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很少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而运动员参加大型的国内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和国际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时,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紧张情绪,而这种消极的赛前心理状态恰恰是发挥正常水平的最大因素之一。
  2.参加比赛的环境。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状态,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比赛的环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在省内及国内小型比赛参赛运动员人数不多,观众较少,气氛比较平静,这种环境下运动员易于控制情绪,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比赛。而在国际大赛中,参赛运动员多,观众队伍庞大,加油呐喊声、喇叭声、裁判等。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的运动员通常难以适应,很难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有21%的被调查者通常会出现对付比赛时可能出现干扰而信心不足的情况,这样的比赛环境也是影响运动员正常发挥水平的原因之一。
  3.参加比赛对手的实力。竞争对手的强弱是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另一大原因,当参赛者知道对手与自己实力差距较大时一般不会出现紧张心理,反而在比赛中越打越轻松、甚至超水平发挥。而当知道对手实力比自己强或相差无几时,运动员很容易在赛前产生紧张心理,甚至会出现浑身发软、情绪低落无心应战、上场后不敢出拳等反应。而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比赛,成绩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被调查者赛前心理状态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赛前心理特征影响比较明显。从被调查者整体上看30%左右的被调查者的赛前状态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2.比赛前运动员情绪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在比赛中水平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赛前因各类型的伤病而长时间没有进行正常系统训练的被调查者,自信心明显不足,情绪波动非常大,这种波动会带来心理方面的消极因素,使运动成绩不稳定,竞技状态不佳。
  3.被调查者认为在赛前状态比较紧张的时候经常与朋友一起聊天可以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4.从调查中了解到,部分被调查者并不担心比赛中会出现新的伤痛,而更多的担心旧伤会给比赛带来影响从而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
  5.在赛前心理状态不佳的条件下,被调查者缺少专业心理医师的指导。
  (二)建议
  1.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以便在正规比赛中能够使运动员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情绪和正确客观的自我认识,从而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自信心。
  2.利用模拟比赛练习法来消除运动员的赛前紧张情绪,使运动员在有裁判、有观众、有喧闹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模拟比赛,不断的锻炼和适应这样的环境从而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增加经验,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和尝试控制与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
  3.建议有针对性的对被调查者进行模拟比赛,并在模拟比赛过程中,重在使被调查者能够适应在大强度少间歇的条件下并且在身体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下进行多种方法和形式的自我心理调节。
  4.建议教练员在掌握训练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要不断贯彻心理学的教学,使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同时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运用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并激发出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目前,书展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已形成规模和传统。馆配商书展的现状为开展总数少,多名校;目的明确,针对读者荐购;进口书唱主角。这一方式有利于读者辅助采购,有利于图书馆
关于周围神经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及其成果每一年都有显著进展。本文将对周围神经领域内关于无髓神经纤维的研究进行关注,对这一领域中近10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周围神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和核心理念。高职院校要真正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形
【摘要】在中国,“性”是人们所回避的话题,但越回避青少年就越好奇,他们会想方设法去了解,那他们究竟了解到什么?我们小组利用寒假时间对“浙江省青少年性认知状况”展开了调查。以城市市区、城镇、乡村的青少年和家长为调研对象,各发放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89%和91%。本文将通过调查来讲述青少年的性认知状况,通过统计、交叉分析和综合分析,得出一些青少年性认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有关书籍和人物访谈,提出相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rn数落(shulao)是老北京土话,带有教训和训斥的意思,但这种训斥不是说两句就完了,而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数”,是数数儿的“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1.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一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
期刊
【摘要】高校教师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高校教师质量的核心所在和根本措施,也是提升教师职业“专业性”以及教师本人专业水平的关键因素,还是青年教师保证职业稳定、实现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内涵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等,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加入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我国专门出台了对于高职教育相应的扶持政策,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面为了缓解资金短缺并实现自身发展,开始进行市场化的筹资活动。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下,加速了高职教育市场化的进程,使之拓展了在筹资、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融资途径 拓展  伴随着社会对于高职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我国
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大众传媒时代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
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感谢上海、四川、辽宁的新闻出版局领导及同行,感谢来参加会议的全国各地的朋友。不知在座是否有人记得,第一次这样的会议是在 1995年的哈尔滨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