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现代哲学阐释——从《声无哀乐论》谈起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嵇康关于“声无哀乐”的观点自诞生之日起,或毁或誉,争论持续了一千多年。进入20世纪后,对于上述观点的研究更是形成了一股学术热潮,但是大多数研究仍是沿用主客二分的旧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方法,未能跳出主客二分哲学观的局限。本文引入现代哲学中横向超越的方法,重新解读《声无哀乐论》,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方法论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小学评选“三好”学生(以下简称“三好”)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教育规律。评“三好”是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在理论上能够站住脚,与素质教育不矛盾;“三好”树立的榜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是学生发展较为理想的目标。而现在在评“三好”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它违背了“三好评选”的宗旨,此外,“三好”没必要改称“五好”。  关键词: 中小学 “三好” 意义 问题    去年,中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应对策略,供同行参考。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抑郁症患者70例,在常规服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于患者入院当天和干预6周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