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砚滴看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中的精确性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国外设计师认为中国古代设计多是在形式(装饰)上费尽心思,功能上多粗糙,难称上品。不过,也有不少古代中国设计的实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得意忘形”,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中国古人似乎在行事草率中透出精细。俗话说:“该粗的粗,当细的细”,什么事该细,什么事当粗,何时须细,啥时可粗,聪明的中国古人做设计的时候,一直就很清楚明了,砚滴当是一例。
  砚滴,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案头的文房用具之一,至迟出现于西汉。砚滴的诞生,与中国书画的兴起和笔墨的使用有关。古人研墨时,开始用的是形状各异的水壶和水盂往砚池里注水。随着中国古人对毛笔干湿特性的进一步认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器皿的水量难以精确控制,就发明了易于控制水量的砚滴。
  砚滴的形制、寓意和材质,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形制和寓意是一体的两面,相依相存。就其形制来说,主要以各种壶形、动物(鸟兽)形、植物(瓜果)形、人物为主,可谓千姿百态。形制和寓意的变化发展,以元代为分界线,风格由庄重神秘转向雅致精巧。元代以前,基本为比较单纯的兽形,以蟾蜍和玄武最常见。此外,多是一些珍禽瑞兽,如羊、田鸡、鹿、龟等,不仅作为一种代表祥瑞气氛的文房用具,主人也将其视其为驱邪避害的神物。元代以后,砚滴的形制和寓意走向世俗化,开始出现动物和植物、人和动物、人和植物等的组合,表现现实生活、典故和传说,逐渐褪去神物的意义,成为一件文房中的普通用具。砚滴的制作材质,也是五花八门,银、铜、铁、玉、水晶、寿山石、木、陶、瓷、兽骨等,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砚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器物的材质史。
  关于砚滴的功能构造,比较清晰明确。清代学者孙廷诠撰写的《颜山杂记》载:“凡有砚滴,先得顶口,次得腹,次得提,然后吐水。”它的构造并不复杂,由顶口、器身(腹和提)、出水口(吐水)三部分组成。砚滴的使用步骤有三:1、找一个体积容量比砚滴大很多的器皿,盛满水,将砚滴往其中沉底一放,器身很快就盛满水;2、用手倾斜壶身,由出水口往砚池中注水;3、发现砚池中的水量已足够,立刻用手指在砚滴的顶口一按,出水口的水流顿时停止。这样一来,控制研墨时水流量的大小,可以精确到“滴”。
  目前,中国设计和艺术界,对砚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形制的特征、形制的寓意、材质的探索和关注。对砚滴的功能所揭示出的中国古代设计中的文化精髓,尚无过多关注。
  使用者通过器身、顶口、出水口和手、眼,五位一体,利用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成功地精确控制了砚滴的出水量。这种对流量的精确控制,实际上是由人的感官直接支配的。进一步说,人的视觉——监控水的流量;人的触觉——控制器身内的气压;虹吸原理——在人的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支配下,以“天工”的方式,实现砚滴的整体功能。这种对水流量的精确控制,是人体的精确性在器物上的高超映射。砚滴成为人体器官的精确延伸,和人的视觉、触觉融合为一个感官整体,浑然天成。人和砚滴的关系不再是主客相分,而是“物我合一”,砚滴成为人体功能的一部分。著名学者李乐山在《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写到:“‘物我合一’指设计各种体力操作工具时,主导思想应该考虑如何适应人的感知和行动能力,使得各种工具是人五官的延伸。”砚滴所体现出的“物我合一”的设计观,揭示出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透过砚滴整体功能的实现,我们已经大致能够看到古代中国设计体系和西方现代(机器)设计体系的不同根源性。以砚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设计,器物和人体的结合是有机的,人体通过器物达到有机延伸。这样一来,器物具有了生命的特质,这个“生命”和人体的关系是“从属”或“依附”关系。现代西方的设计体系中,追本溯源,是通过机械原理或一整套逻辑程序流程间接地控制器物。这个器物仿佛也是有“生命”的——比如电脑。只是,这个“生命”以模拟人脑功能的方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它和人形成主客体对立式的“平等”关系。
  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似乎很早就明白,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只需要一般性的关心,哪些设计必须“加强关心”。西方现代设计文化中的精确性,是以数学量化的方式,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统一的“强化关心”。的确,总体来说,西方现代设计中的这种精确性,奠定了西方现代高效工业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不过,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需要这样的均质化一的“精确关心”。把精确性和数学量化的方式划上等号,对人性来说显然未必是最佳选择。事事时时都“加强关心”的结果,往往可能是过犹不及,
  中国古代文人手里的这个小玩物——砚滴,今天看起来,可能不仅只是文人们摆出的一种类似于“玩酷”的姿态。文人们似乎在通过砚滴——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小玩意,表达出“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设计哲理。砚滴从来不会出现类似机器“失控”或者电脑“死机”的“高科技”现象,因为在砚滴的设计之初,它就被考虑成人体生命的一部分。
  北宋学者朱长文在《砚滴铭》中有言:“守口惟瓶出入惟心,一勺之多渊渊而深。”中国古代的文人们,玩的不是砚滴——是“心跳”。
  参考文献:
  1 赵明星,砚滴初论[J],寻根,2008,5:53-57
  2 刘英杰,唐代鹅形金砚滴[J],文史月刊,2012,4:79-80
  2 赵瀚文,陶瓷砚滴的发展及形制特征[J],古陶瓷研究,2012,4:74-76
  3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近两年,一群普普通通、原汁原味的老百姓走进了我们的新闻媒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已成为办报、办台、办刊的一句流行宗旨。一群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把摄像机的镜头,随
近年来,RFID技术被引入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以及流通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技术本身仍旧处在发展阶段,并且存在着辐射等安全隐患。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
一、导向系统的意义  空间导向系统在1960年由建筑师Kevin Lynch提出。导向系统广义上具有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构成城市的景观、改善交通状况、维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感受以及诱导城市有序发展等多种功能,狭义上指在特定环境中,通过标识符号形成一套统一而且连续的引导体系,或者形成一套互相协调的、系统而完整的说明体系,其目的是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
在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大背景下,为更好地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成效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效率,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估系统被正式引入并构建起来,本文将对我国高校的图
新时代下,体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体育供给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体育作为人民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其服务主体已逐渐由“唯竞技论”转向广大人民群众.传统的竞技
期刊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动漫的发展如火如荼,产业链也日趋完善。动漫产业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动漫设计作品原创市场,第二层是动漫制作和传播发行市场,第三层是动漫衍生品。第一个层次动漫产业的关键前提,第二个层次决定动漫形象能否成功推广,第三个层次是动漫产业中盈利最高的层次,因而该层次能否繁荣发展将关系到整个动漫产业能否良性循环发展。  动漫衍生品作为人们对动漫角色的情感承载物,它延续人们对动漫角色的喜爱,
近年来,对扩散型的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 dx(t)=f(x(t))dt+g(x(t))dw(t) dy(t)=h(x(t))dt+dv(t),较多的工作集中在研究给定{y(s),o≤s≤t}后x(t)的条件密度v_t(dx)上,形成当前
本文对我国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对图书流通服务的作用,指出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对“ 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进行了全面地综述.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与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
新闻写作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组织思想。组织思想就是提炼主题。也就是说在采访所得的诸多事实基础上思考再思考:我要通过这些新闻事实,告诉读者一点什么?主题愈鲜明,愈能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