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单独章节用了610个字谈文化,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但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文化被更多地赋予了市场性,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作用,忽视了社会价值这个精神内涵。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文化
现代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电信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电话、网络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然而,在电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
研究弱耗散FW(Fornberg-Whitham)方程的Cauchy问题.利用Kato半群理论得到了弱耗散FW方程初值问题的局部适定性结果,研究弱耗散FW方程解的爆破性质,给出爆破条件与爆破速率,结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它们的主要议题就是对即将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模式的预想和判断。之后,一大批论著出版。1969年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的美国》一书中预言,世界在历史上将变成 “一个具有单一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世界”,即“地球村”模式或“全球化社会”。 事实上,全球化思想并不是布热津斯基的首创。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建立全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