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8595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地域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等方面,对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就业指导力度,调整教育指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1. 14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1- 0245- 02
  1 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结果是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日趋减弱。赤峰学院针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1]。统计表明,2009届本科就业人数1 215人,从事相关专业人数774人,所占百分比为62.89%;2010届本科就业人数1 424人,从事相关专业人数1 083人,所占百分比为66.67%;2011届本科就业人数1 517人,从事相关专业人数1 227人,所占百分比为80.88%。在调查过程中,有54.89%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大约46%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只要求与专业有关联即可,只有大约16%的毕业生选择了一定要专业对口。目前,毕业生主要关注的是能否顺利实现就业,选择的工作岗位能否使其更好地发展,而对于专业是否对口则并不强求。可见,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岗位关联度的逐步提高,是目前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
  2 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现代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类型,已逐步向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分析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当前的就业现状,抓住就业与专业之间的契合点,以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安徽科技贸易学校的刘晓艳等[2],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及测量量表,以安徽科技学院财经类毕业生为例,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交流学习、创新创业、职业发展、职业态度、专业知识技能 5个因子,来反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交流学习因子和创新因子对就业能力的方差影响最大,其余因子影响大小依次是职业发展、职业态度和专业知识。毕业生认为交流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成了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冲突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则是就业能力的短板。
  3 地域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地方高校的教育发展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缓解就业压力均有较大的影响。王凤军[3]表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地区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要高度重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的设置,以提高就业质量。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苏锡常地区使长江三角洲的加工业和制造业非常发达,但开设汽车类、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少,而开设信息电子类专业的院校却非常多。从就业统计来看,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低,而符合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的机械制造类、汽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处于明显优势的地位。因此,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各类院校专业也应进行相应地变化。
  4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
  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专业不对口,究其原因是专业建设不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4]。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必然使命。许多学者从培养目标、课程体制、授课理念、考核模式、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就改革培养目标而言,要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分类,增加专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逐渐掌握专业的相关知识;就课程体制改革而言,要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相关的职业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发展成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就改革授课方法而言,原有传统的教课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就考核模式而言,大多数高校的学业考试多采用单一笔试,偏重死记硬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不能灵活掌握,不能完全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應采用课程答辩、实践考核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 针对就业形势我国高校应需采取的措施
  无论从外部劳动力市场需求,还是从内部人员发展角度而言, 在理论上强调髙等教育系统多样性几乎成为各方共识, 即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一个更多样化的系统在满足社会需求上,也往往表现出更高的收益[5]。
  5.1 专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目前,大多数学校专业调整都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中许多专业的社会需求虽然不大,但由于是重点专业或传统专业而不愿意进行调整。随着扩招后,许多学校都增设了热门专业,但是专业所需的教师及设备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5.2 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的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6]。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可以有目标地进行,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从而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自主科研能力,而且对于人才的储备也提供了机遇。学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和沟通,也能够更早地体验社会生活,感受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所需的外围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5.3 根据地域特色调整教育指向
  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方向大多是大中城市,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本身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色。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高校毕业生择业时往往不考虑农村,很自然地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在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学的专业和课程,有些是不适用于城市和他们所向往的地域的,这就造成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的相关性低。因此,高校应该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注重多元化,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体现自身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付玉华.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分析报告[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7):178-179.
  [2]刘晓艳,张瑾,胡春阳. 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子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106-109.
  [3]王凤军. 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5):165-169.
  [4]谢果凰,卢佳芳,屠春飞.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4):76-78.
  [5]C C Morphew.Conceptualizing Change in the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0(3):243-269.
  [6]孟霞.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企业经过长期管理得出结论,“以人为本”是构筑企业文化的支撑,无论是在哪个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都应该以员工为中心,加强员工的企业质量管理意识,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想象力,挖掘员工的潜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每一名员工的责任心,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QC小组活动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 QC小组活动;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d
小吃街上,数据共享,街摊管理转型升级;养老院里,智能监测,精准照料,老人们安享晚年……说起大数据应用带来的身边变化,不少贵阳市民感慨:“原来,大数据还能这么用!”  小街不长,400多米,96个档口,哪怕淡季,一天客流量也不下8万。生意红火的二七路小吃街,如今秩序井然。   “过去的二七路,摊位多、规模小、油烟浓、环境差,监管也难。”一直在二七路经营的摊主甘小慧,目睹了小吃街的旧貌换新颜。  
[摘要] 本文针对广西大学图书馆服务总台工作量大、机械而枯燥的借还动作、易患职业病肩周炎等特点,从继承创新、完善制度;以活动为契机,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树立读者满意我快乐的思想境界;读书关爱心灵、提升品位;以及礼仪培训方面阐述了注重内外兼修,塑造高校图书馆美丽形象的做法,为建设有特色的区域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关键词] 内外兼修; 高校;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现阶段,少年儿童对红领巾的认识逐渐的淡化,荣誉感缺失。然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少先队员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意志坚强、不骄不躁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则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少先队员的重要前提。因此,我校实施少先队员分批入队的策略,完善入队标准,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入队标准提上日程。  关键词:少先队;道德素养;入队标准  一、调查目的  为了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摘 要]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的信息管理部门,是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改革发展机遇,然而传统的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加强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doi : 10 .
关键词 历史观,唯物史观,教学建议,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08-07  在反复阅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历史新课标”或“新课标”),并将其与21世纪以来的其他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之后,笔者明显感到,着力凸显正确“历史观”,更加强调和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高中历史新
[摘 要] 当前整体经济虽然步入以“增速减缓、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和企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以变化甚至迅速变化为特征的转型期,企业对变化的适应力,将直接影响开发企业累积性竞争优势的效果,决定其市场竞争位势。因此,企业适应力的研究,在当前更具非比往常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式,建立企业适应力测量模型,揭示其运行机理,以期对我国企业竞
[摘要]本文以会计科目的删除处理为例,详细阐述与探讨了利用Visual FoxPro设计与实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删除功能及相關处理的过程与方法,并提供了相关过程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科目;数据删除;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本文
每当在春节过年,看到家家户户对联上矫若惊龙的毛笔字时,我好生羡慕;每当在书法画展前,看到龙飞凤舞的毛笔字时,我心生敬意;每当在电视、报刊杂志上,看到行云流水的毛笔字时,我目不暇接。虽然我现在不太会写毛笔字,但我对毛笔字却情有独钟、喜爱有加,因为它从儿时上学就走进了我甜蜜的童年生活里……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里度过的,上学是在乡村的学校里。那时学校里安排着毛笔书法课,而且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当时人
[摘要] 本文以企业科研型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关键事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出科研型知识员工胜任力模型,为科研型知识员工的选拔、培训、激励、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知识员工自身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知识员工; 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关键事件访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