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课文”向“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哪吒闹海》课堂实录,感受薛法根老师对语文课程的深刻认识: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
  很多教师都上过《哪吒闹海》这篇课文,通常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逐段解读,然后随即添加一些内容。这些语文练习往往是围绕每段课文的内容理解展开,学生学完课文最后留下的痕迹还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法根老师教学这篇课文也安排了读通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是练习朗读,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理解难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一环节相当于初读课文,与许多教师设计的初读课文无大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后。多数教师接下去往往是深入理解,逐段分析;而法根老师没有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课堂实录看,他的教学目标一是学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讲述课文故事,三是学习转述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这三项目标组成三个板块。
  比如怎样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而言难度很高。法根老师告诉学生“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都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哪吒为何闹海?哪吒如何闹海?闹了又如何?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三个问题,概述一下这个故事。”这样指导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理解的不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比如“怎样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呢?”老师教给学生“一个法宝”,就是“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然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学生通过实践操练,切身体验了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转述。法根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具体情境,龙王向哪吒的父亲告状,哪吒在父亲面前辩解,同样一件事,“因为说话人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法也不一样”。这是一种口语交际训练,通过训练,学生不仅学习了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转述一件事情的方法,而且通过引申也能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由于每个板块集中围绕一项目标开展教学,不仅组织学生训练,而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各项目标的达成度很明显。学生学完课文以后留下的痕迹不仅仅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更应该是“怎样用三句话概述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怎样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说话”等语文学习方法。
  如何检验一堂语文课的效率,主要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何提高。如果学生获得的只是“哪吒不畏强暴的精神”,那么这堂课其实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学生获得是语文的方法和围绕这些方法的语文训练,那才是语文课的价值所在。
  当下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文本解读型”的,具体表现为:“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适合教师“讲课文”。教师讲的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是成人感悟,与儿童文本阅读感悟相距甚远。有人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有多深,这完全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何时能够达到教师的感悟,理论上讲大概需要到成人的年龄。语文课堂里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缺少目标明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其结果必然是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法根老师设计的是一种“语言学习型”的教学流程,就是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指导运用”的步骤设计教学。这才是“学语文”的教学流程。
  怎样实现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美丽转身?首先是要转变教师的语文教学观,语文课主要不是“教课文”,因为“哪吒闹海”作为语文课文其实是教材编写者行为,并不是语文课程的目标行为,这也是人教版、上教版教材都可以不选这篇课文的原因。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211418)
其他文献
宝鸡在秦岭北麓,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复杂地形,形成宝鸡市的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和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多样,适宜于农业综合开发,名牌产品开发,区域性规模
为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水平及茶叶生产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茶园施肥、用药、加工等所造成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将信息技术和茶叶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
架位预留是书库管理中的核心,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济学类图书为例,探讨了回归分析法在架位预留中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适用性。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以岗定薪"问题关系到馆员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积极性。分析了图书馆岗位评价的作用、依据和方法,结合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岗定薪实施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