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京动物园西南门入园,透过开阔的草坪及叠砌的山石,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古香古色的中式传统建筑,这就是鬯春堂。
鬯春堂建成于1908年初。因房顶为三个房脊相联,又称“三卷”。房檐用金漆描成飘带形,红底金花。廊四周擎立着24根红柱,四壁装着宽大的玻璃窗,门为穿堂,十分宽敞。清末《顺天时报》曾记述此处“内庭宫殿式样,画栋雕梁,丹碧辉煌。金砖无缝,龙毡有光。桌椅茶几等等都是紫檀花梨制成的。壁上悬挂御笔画十二幅,是慈禧太皇太后的亲笔梅花、菊花,生意盎然,或是老干纵横,或是花朵盛开,极尽画工的神妙。堂外又有御树一株,中心已空,火烧的痕迹尚在。四周高台阶环抱假山石,很有几块奇石,如同山峰似的,又有几块玲珑石,七穿八洞,景致很为好看。园中假山石虽多,此处却最为优胜。”据说为慈禧及光绪来农事试验场时,随行的高级官吏休憩的场所。
1912年4月初,宋教仁到北京任农林总长时,因鬯春堂建在农事试验场内,且环境幽雅,遂辞去政府安排的住处,在鬯春堂居住,并亲植桧柏3株。袁世凯为收买宋教仁,曾派人送去一套昂贵的西装和50万元的支票,声言不够可以再添。宋不予理睬,仍在鬯春堂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遭袁世凯忌恨而被暗杀。1916年,当时的农林总长陈振先募集资金建纪念塔一座,原址在鬯春堂南边。塔高二层,塔身用艾叶青石砌成,高约2米,上刻“宋教仁纪念塔”6个字。塔四周种植侧柏。“纪念塔”于“文革”初期被毁,仅存两层基座。
1929年—1934年,此处为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理事会会址。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的理事有吴敬恒、蔡元培、李煜瀛、张人杰、张继、蒋梦麟、易培基、李书华、马叙伦、萧瑜和陈郁诸,都是显赫人物。1934年版的《北平旅游指南》曾记载“鬯春堂门前,有宋教仁纪念碑,系农林总长陈振先募建……碑东有小木桥,上镌‘易桥’,闻系故宫盗宝,逃往外国之易培基所留纪念,某君拟向当局建议,将该桥易字除去,免污清洁名胜之地。”但保留下来的农事试验场多种版本的图例中,均未看到“易桥”,倒是此处有一桥标名为“枫桥”。
敌伪时期,实业总署的官员常在此请日本顾问吃饭。日军侵占后改为仓库。
新中国成立后,鬯春堂曾作北京动物园办公用房、“七·二一”职工大学教室等。1978年后改建为北京动物园幼儿园。1984年与园正门、畅观楼、豳风堂共同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文“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乐善园建筑遗存,北京市人民政府1984年5月20日公布,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1984年9月立”。由于历史原因,此四处碑文都不够准确,实际上都是清末农事试验场的建筑遗存。乐善园的建筑遗存,早在建农事试验场前就荡然无存了。且鬯春堂所处位置,也并非乐善园之处,而是继园所在地。
1996年,附近施工单位起火波及鬯春堂,造成部分受损。1998年复建,2000年竣工。重新修复的鬯春堂以其全新的面貌展示给游人。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
鬯春堂建成于1908年初。因房顶为三个房脊相联,又称“三卷”。房檐用金漆描成飘带形,红底金花。廊四周擎立着24根红柱,四壁装着宽大的玻璃窗,门为穿堂,十分宽敞。清末《顺天时报》曾记述此处“内庭宫殿式样,画栋雕梁,丹碧辉煌。金砖无缝,龙毡有光。桌椅茶几等等都是紫檀花梨制成的。壁上悬挂御笔画十二幅,是慈禧太皇太后的亲笔梅花、菊花,生意盎然,或是老干纵横,或是花朵盛开,极尽画工的神妙。堂外又有御树一株,中心已空,火烧的痕迹尚在。四周高台阶环抱假山石,很有几块奇石,如同山峰似的,又有几块玲珑石,七穿八洞,景致很为好看。园中假山石虽多,此处却最为优胜。”据说为慈禧及光绪来农事试验场时,随行的高级官吏休憩的场所。
1912年4月初,宋教仁到北京任农林总长时,因鬯春堂建在农事试验场内,且环境幽雅,遂辞去政府安排的住处,在鬯春堂居住,并亲植桧柏3株。袁世凯为收买宋教仁,曾派人送去一套昂贵的西装和50万元的支票,声言不够可以再添。宋不予理睬,仍在鬯春堂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遭袁世凯忌恨而被暗杀。1916年,当时的农林总长陈振先募集资金建纪念塔一座,原址在鬯春堂南边。塔高二层,塔身用艾叶青石砌成,高约2米,上刻“宋教仁纪念塔”6个字。塔四周种植侧柏。“纪念塔”于“文革”初期被毁,仅存两层基座。
1929年—1934年,此处为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理事会会址。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的理事有吴敬恒、蔡元培、李煜瀛、张人杰、张继、蒋梦麟、易培基、李书华、马叙伦、萧瑜和陈郁诸,都是显赫人物。1934年版的《北平旅游指南》曾记载“鬯春堂门前,有宋教仁纪念碑,系农林总长陈振先募建……碑东有小木桥,上镌‘易桥’,闻系故宫盗宝,逃往外国之易培基所留纪念,某君拟向当局建议,将该桥易字除去,免污清洁名胜之地。”但保留下来的农事试验场多种版本的图例中,均未看到“易桥”,倒是此处有一桥标名为“枫桥”。
敌伪时期,实业总署的官员常在此请日本顾问吃饭。日军侵占后改为仓库。
新中国成立后,鬯春堂曾作北京动物园办公用房、“七·二一”职工大学教室等。1978年后改建为北京动物园幼儿园。1984年与园正门、畅观楼、豳风堂共同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文“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乐善园建筑遗存,北京市人民政府1984年5月20日公布,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1984年9月立”。由于历史原因,此四处碑文都不够准确,实际上都是清末农事试验场的建筑遗存。乐善园的建筑遗存,早在建农事试验场前就荡然无存了。且鬯春堂所处位置,也并非乐善园之处,而是继园所在地。
1996年,附近施工单位起火波及鬯春堂,造成部分受损。1998年复建,2000年竣工。重新修复的鬯春堂以其全新的面貌展示给游人。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