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课程下简笔画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对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简笔画教学;课堂应用;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计算机可以传递大量信息,教学软件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形象。但是,机器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作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基本功。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画图、析图和说图。特别是近几年中招实验考试需要学生边实验边细胞画图。简笔画教学运用简捷、熟练的绘画语言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有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显然是非常有兴趣的。与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简笔画风格和色彩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画图中联想知识,在画图中完善知识,寓教于乐,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简笔画的优点
第一,要求并不高,教师无须用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也不用专门的学习,只需要具备基本的图画功底就行。课前花很短的时间准备,就可以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起了信息音形同步的效果。第三,教师投笔作画,学生或赞许或不允,实现着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情感,灵魂对视”,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增加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二、简笔画是老师重要的基本功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许多年轻老师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较高,但板书布局凌乱,字体不规范不好看,标识不清楚,不会画简笔画等,对教学的基本功重视不够。但是近几年的青年教师达标,生物教师基本功达标一项中,简笔画的考核占到50%。学生中招实验考试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时,有绘细胞结构图一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简笔画、粉笔字和钢笔字。我们不但要练好,还有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和谐、高效、优美和厚重。
三、简笔画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巧用图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用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运用图像设疑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创设乐学情景,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习情趣由此产生。今天讲“消化和吸收”这节课。一上课。我就画出人的消化系统图。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设疑:“这个苹果从口腔进入到体内一直到形成残渣排出体外,首先要经过哪个器官?它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进入口腔,起咀嚼作用。又问:“还想知道要经过哪些器官吗?各器官具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给学生留下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以此激活的思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课堂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设一个乐学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图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
生物上有许多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不同的。特别是陆地上的动物,种类多,结构复杂。如:两栖动物用肺和皮肤呼吸。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蚯蚓、沙蚕等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蝗虫等昆虫用气管呼吸,鸟类是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怎样让学生简单而又有趣的去掌握这些复杂的知识呢?首先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如:要用青蛙和蚯蚓做实验。我这样引导:“我看它们体表很粘很湿润,就用水龙头给它们洗洗澡,又用干毛巾擦干,准备实验,结果呢,实验还没开始,它们却死在实验台上。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没法呼吸了”。从而记住了青蛙、蚯蚓体壁湿润是为了呼吸。而对于昆虫的呼吸,我是这样处理的:画图,先画两个试管,都装同样高的水。图A中的昆虫头向上,头暴露在水面上,胸部和腹部都浸在水中。图B中的昆虫头向下,头浸在水中,胸部和腹部都暴露在水面外。让学生猜想:哪个昆虫会死?学生查看书中的知识点,判断图A中的昆虫会死。想到昆虫和人不同,头在水外而腹部在水中会死。说明昆虫的呼吸器官不在头部而在胸部。这样生动形象的简笔化让自己的课生辉。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可谓“一箭双雕”。
对于鸟类的呼吸,同样用简笔画画出鸟的肺和气囊。学生不理解气囊是怎样辅助呼吸的,而不是呼吸器官这一知识点。于是设问“仔细看图,肺是红色的,还是气囊是红色的?”学生回答:“肺”。“那么,肺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肺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作用是什么?”“气体交换。”“所以鸟的气体交换在肺呢,还是在气囊?”“在肺。”这样,轻松的解决了难题。
图象教学,简化了教学难度。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我善长画图,也爱画图。画图教学是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我爱这种教法。
多媒体的兼容性再大也无法兼容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内涵、学生独特的体验、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简笔画无疑为我们的课堂增辉不少,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简笔画教学;课堂应用;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计算机可以传递大量信息,教学软件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形象。但是,机器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作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基本功。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画图、析图和说图。特别是近几年中招实验考试需要学生边实验边细胞画图。简笔画教学运用简捷、熟练的绘画语言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有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显然是非常有兴趣的。与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简笔画风格和色彩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画图中联想知识,在画图中完善知识,寓教于乐,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简笔画的优点
第一,要求并不高,教师无须用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也不用专门的学习,只需要具备基本的图画功底就行。课前花很短的时间准备,就可以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起了信息音形同步的效果。第三,教师投笔作画,学生或赞许或不允,实现着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情感,灵魂对视”,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增加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二、简笔画是老师重要的基本功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许多年轻老师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较高,但板书布局凌乱,字体不规范不好看,标识不清楚,不会画简笔画等,对教学的基本功重视不够。但是近几年的青年教师达标,生物教师基本功达标一项中,简笔画的考核占到50%。学生中招实验考试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时,有绘细胞结构图一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简笔画、粉笔字和钢笔字。我们不但要练好,还有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和谐、高效、优美和厚重。
三、简笔画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巧用图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用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运用图像设疑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创设乐学情景,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习情趣由此产生。今天讲“消化和吸收”这节课。一上课。我就画出人的消化系统图。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设疑:“这个苹果从口腔进入到体内一直到形成残渣排出体外,首先要经过哪个器官?它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进入口腔,起咀嚼作用。又问:“还想知道要经过哪些器官吗?各器官具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给学生留下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以此激活的思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课堂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设一个乐学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图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
生物上有许多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不同的。特别是陆地上的动物,种类多,结构复杂。如:两栖动物用肺和皮肤呼吸。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蚯蚓、沙蚕等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蝗虫等昆虫用气管呼吸,鸟类是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怎样让学生简单而又有趣的去掌握这些复杂的知识呢?首先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如:要用青蛙和蚯蚓做实验。我这样引导:“我看它们体表很粘很湿润,就用水龙头给它们洗洗澡,又用干毛巾擦干,准备实验,结果呢,实验还没开始,它们却死在实验台上。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没法呼吸了”。从而记住了青蛙、蚯蚓体壁湿润是为了呼吸。而对于昆虫的呼吸,我是这样处理的:画图,先画两个试管,都装同样高的水。图A中的昆虫头向上,头暴露在水面上,胸部和腹部都浸在水中。图B中的昆虫头向下,头浸在水中,胸部和腹部都暴露在水面外。让学生猜想:哪个昆虫会死?学生查看书中的知识点,判断图A中的昆虫会死。想到昆虫和人不同,头在水外而腹部在水中会死。说明昆虫的呼吸器官不在头部而在胸部。这样生动形象的简笔化让自己的课生辉。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可谓“一箭双雕”。
对于鸟类的呼吸,同样用简笔画画出鸟的肺和气囊。学生不理解气囊是怎样辅助呼吸的,而不是呼吸器官这一知识点。于是设问“仔细看图,肺是红色的,还是气囊是红色的?”学生回答:“肺”。“那么,肺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肺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作用是什么?”“气体交换。”“所以鸟的气体交换在肺呢,还是在气囊?”“在肺。”这样,轻松的解决了难题。
图象教学,简化了教学难度。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我善长画图,也爱画图。画图教学是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我爱这种教法。
多媒体的兼容性再大也无法兼容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内涵、学生独特的体验、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简笔画无疑为我们的课堂增辉不少,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