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手术组和同轴微切口手术组。飞秒激光手术组26眼,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轴微切口手术组27眼,接受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收集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术眼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阈值、Schirmer试验值、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比较各组术眼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

结果

各组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上方角膜知觉阈值、NIBUT值、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及飞秒激光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组中央角膜知觉阈值、飞秒激光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上述观察指标均接近术前水平,但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早期对泪液分泌的影响更小,术眼干眼症状更轻微,术后眼表舒适度更高。

其他文献
社会实践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以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为目的 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与特点,从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慈善项目实践到服务性学习,探索提高医德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大学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试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多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来探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明确创新教育首先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下工夫,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充分发挥科研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发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科研实力强的优势,培养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科学研究能力,通过集中安排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8个月的专题科学研究训练,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开展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医学本科生开设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组织实施实验以及分析总结、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探索性实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它是适应合理运用卫生资源、应对信息化时代挑战以及人文主义回归的要求应运而生.循证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是临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临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即应当建立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化的临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