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控车床又称为 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数控车床;偏心轴;加工
本课题来源于偏心工件零件的生产制造,在传动机构中,一般常用偏心件来完成回转运动与往复运动相互转换的功能, 如偏心轴带动油泵,内燃机中的曲轴等,因此偏心件对机器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偏心类工件是轴线与轴线平行但不重合的工件,它在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是轴类零件中比较难加工的,但加工方法也很多,如用三爪卡盘车削、四爪卡盘车削、特殊自制夹具车削等。
三爪车削法适用加工单件小批量、小偏心距、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车削方法一般分如下几步:
1)先把偏心工件不是偏心的部分外圆车好。
2)根据外圆和偏心距计算垫片的厚度
3)将试车后的工件,缓慢转动,用百分表在工件上测量其径向跳动量,跳动量的一半就是偏心距,也可试车偏心,注意在试车偏心时,只要车削到能在工件上测出偏心距误差即可。
这种加工方法需要数学计算,垫块厚度X = 1 . 5e+ k , 式中: X 为垫块厚度, e为工件偏心距, k为工件偏心距修正值。
四爪车削适用于加工少批量、偏心距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这种方法虽只需要掌握简单数学计算和专业理论知识,但对加工者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装夹工件繁琐,同时效率低下,它具有以下不足:
1)为保证偏心轴两轴线的平行度,应用百分表分别校正工件的水平和垂直的两个方向位置的侧母线,费时费力又不一定取得好效果。
2)根据实际偏心距数值要调整四爪之间的距离,使百分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读数差是图纸偏心距的二倍, 这样做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3)工件经找正后,应将四个卡爪再拧紧一遍,再次用百分表测量看是否准确,因为加紧力的不同,会影响找正精度,而三爪卡盘这方面因素存在很小。
4)工件卸下后再次安装时需要重新找正、重新测量偏心距,根本没有互换的可能性。
加工偏心类工件应注意的事项:
1)垫片的材料最好采用调质过的45#钢,这样的材料有一定的塑性和硬度,能很好的防止装夹时产生变形,垫片的圆弧半径应与工件圆弧半径相接近,防止夹伤加工件外表面。
2)当外圆精度要求较高时,为防止压坏外圆,使用软卡爪。
3)由于工件偏心,开车前车刀不能靠近工件,以防工件碰坏车刀,切削速度也不宜高。
4)车刀要有一定的刃倾角,背吃刀量大时转速要低,进给量要小。
偏心类零件传统加工手段虽然能完成加工任务,但其加工困难、效率低、互换性和精度难保证,因此根据工件的类型,技术要求等特点设计制造出一些专用工装夹具来实现,为此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内容:
1)确定偏心套的偏心距:偏心套与所加工工件的偏心距要一致,两者公差值范围不能相差太大。
2)偏心套与加工件的装配以滑动配合最佳,配合精度为H7/h7,表面粗糙度最好达到Ra1.6。
3)工件卡紧力适当,用活顶尖将加工工件紧顶, 防止工件旋转时接触面产生摩擦和窜动而影响其加工精度。
偏心夹具车削法具有以下优点:
1)对操作者操作技能的依赖性很低;
2)按要求安装即可进行加工,不需找正,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3)零件加工精度互换性好;
4)提高了生产效率;
零件图:
本次设计的是本单位外协加工零件,一个套偏心,一个轴偏心,由于有一定的批量,所以选用三爪加工,就需要做两个特殊的夹具来完成。
毛坯种类的选择原则;为了尽量减少加工切除量,可选择与该零件外形尺寸相接近的型材,从上面零件图可知,件二和件三可以选择Ф40的圆钢做毛坯,两件长度分别为32 mm和89mm。
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最初的工序中只能选择未加工过的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相应的以一个或几个面为依据来加工其他表面,以达到零件图上的要求,对于本工件来说,由于件二、件三是偏心的,所以要做两个特殊的夹具(如图),考虑到三爪卡盘经过长时间的加工会形成喇叭口,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选择软爪夹偏心套的方法来加工。
装夹方法的图示
同时,零件加工面为外圆,所以只在x,z二个方向上有加工精度要求,根据定位的基本原理可知,零件在机床上用三爪卡盘定位时应限制5个自由度,即沿x,y轴方向上的移动和绕x,y轴转动的4个自由度和沿z轴方向移动的一个自由度。装夹时,偏心套的外圆应与自制软爪内爪面贴合,内圆应该和工件Ф38的外圆贴合,然后利用三爪卡盘的自定心特性定位。
加工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如粗糙度、尺寸精度,公差等级等,再有就是和被加工材料、技术条件也有关系。当明确了上述因素后,就可以此来选择加工方法,来满足零件质量、经济性、生产率的要求。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下好材料后,检查工件毛坯是否有影响质量的缺陷。
2)加紧工件后,件二打通孔,调头夹工艺台找跳找摆后再平端面。
3)先加工辅助定位基准面(件二左端、件三左端放入偏心套的部位),从粗到精加工,粗车件二偏心内孔。
4)件三调头车Ф30外圆和螺纹,粗车偏心部位,留精加工余量。
5)加工带台阶的自制软爪。
6)加工件二、件三的偏心套。
7)件二、件三以辅助定位基准面为基面,放入偏心套内,偏心套用软爪夹紧后平头保长短。
8)件二先加工偏心圆侧面,然后依次加工外圆、内孔,直径从大小,精度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9)件三装夹后打中心孔,“一夹一顶”精加工偏心外圆。
偏心工件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完毕后,就要安排加工顺序。
(1)作为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因为后续工序中要以它作为定位基准,即“先基准后其他”。由于件二、件三需要偏心套的辅助完成,所以件二平端面车出左端Ф38外圆,长15mm。件三也是如此,先车出左边半圆和Ф38的外圆,外圆长38mm。
(2)精基准加工完毕后,把件二放入偏心套中再加工;件三再调头车出30的外圆和螺纹,粗车出偏心的部位,再放入偏心套,由于件三是细长轴,在装夹后还要打中心孔,采用“一夹一顶”加工偏心部位。主要表面的精加工放在最后阶段进行,以免受到其它工序影响,即“先粗后精、先主后次”。
1)切削速度的选择:
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磨损快慢主要取决于车削速度,为了保证车刀使用寿命,在车削时速度不得超过允许的最高车削速度。在心轴精加工时,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应使用较高的车削速度。由于大多数车床的主运动都是由机床主轴旋转完成的,因此,车削速度实际上就是主轴转速,即 n=1000vc/лd
n------主轴转速,r/min;
vc------切削速度,m/min;
d-------回转体的直径,mm
2)背吃刀量的选择:
背吃刀量的選择可根据切削速度来选择,在心轴的粗加工阶段中,在机床刚度、功率和刀具强度以及切削速度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进给次数,提高效率。在心轴的精加工阶段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背吃刀量应小一些。
3)进给速度的确定:
进给速度与主轴转速的关系为:vf=nf
粗车------------f取0.15——0.2mm/r;
精车------------f取0.08——0.12mm/r;
关键词:数控车床;偏心轴;加工
本课题来源于偏心工件零件的生产制造,在传动机构中,一般常用偏心件来完成回转运动与往复运动相互转换的功能, 如偏心轴带动油泵,内燃机中的曲轴等,因此偏心件对机器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偏心类工件是轴线与轴线平行但不重合的工件,它在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是轴类零件中比较难加工的,但加工方法也很多,如用三爪卡盘车削、四爪卡盘车削、特殊自制夹具车削等。
三爪车削法适用加工单件小批量、小偏心距、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车削方法一般分如下几步:
1)先把偏心工件不是偏心的部分外圆车好。
2)根据外圆和偏心距计算垫片的厚度
3)将试车后的工件,缓慢转动,用百分表在工件上测量其径向跳动量,跳动量的一半就是偏心距,也可试车偏心,注意在试车偏心时,只要车削到能在工件上测出偏心距误差即可。
这种加工方法需要数学计算,垫块厚度X = 1 . 5e+ k , 式中: X 为垫块厚度, e为工件偏心距, k为工件偏心距修正值。
四爪车削适用于加工少批量、偏心距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这种方法虽只需要掌握简单数学计算和专业理论知识,但对加工者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装夹工件繁琐,同时效率低下,它具有以下不足:
1)为保证偏心轴两轴线的平行度,应用百分表分别校正工件的水平和垂直的两个方向位置的侧母线,费时费力又不一定取得好效果。
2)根据实际偏心距数值要调整四爪之间的距离,使百分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读数差是图纸偏心距的二倍, 这样做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3)工件经找正后,应将四个卡爪再拧紧一遍,再次用百分表测量看是否准确,因为加紧力的不同,会影响找正精度,而三爪卡盘这方面因素存在很小。
4)工件卸下后再次安装时需要重新找正、重新测量偏心距,根本没有互换的可能性。
加工偏心类工件应注意的事项:
1)垫片的材料最好采用调质过的45#钢,这样的材料有一定的塑性和硬度,能很好的防止装夹时产生变形,垫片的圆弧半径应与工件圆弧半径相接近,防止夹伤加工件外表面。
2)当外圆精度要求较高时,为防止压坏外圆,使用软卡爪。
3)由于工件偏心,开车前车刀不能靠近工件,以防工件碰坏车刀,切削速度也不宜高。
4)车刀要有一定的刃倾角,背吃刀量大时转速要低,进给量要小。
偏心类零件传统加工手段虽然能完成加工任务,但其加工困难、效率低、互换性和精度难保证,因此根据工件的类型,技术要求等特点设计制造出一些专用工装夹具来实现,为此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内容:
1)确定偏心套的偏心距:偏心套与所加工工件的偏心距要一致,两者公差值范围不能相差太大。
2)偏心套与加工件的装配以滑动配合最佳,配合精度为H7/h7,表面粗糙度最好达到Ra1.6。
3)工件卡紧力适当,用活顶尖将加工工件紧顶, 防止工件旋转时接触面产生摩擦和窜动而影响其加工精度。
偏心夹具车削法具有以下优点:
1)对操作者操作技能的依赖性很低;
2)按要求安装即可进行加工,不需找正,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3)零件加工精度互换性好;
4)提高了生产效率;
零件图:
本次设计的是本单位外协加工零件,一个套偏心,一个轴偏心,由于有一定的批量,所以选用三爪加工,就需要做两个特殊的夹具来完成。
毛坯种类的选择原则;为了尽量减少加工切除量,可选择与该零件外形尺寸相接近的型材,从上面零件图可知,件二和件三可以选择Ф40的圆钢做毛坯,两件长度分别为32 mm和89mm。
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最初的工序中只能选择未加工过的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相应的以一个或几个面为依据来加工其他表面,以达到零件图上的要求,对于本工件来说,由于件二、件三是偏心的,所以要做两个特殊的夹具(如图),考虑到三爪卡盘经过长时间的加工会形成喇叭口,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选择软爪夹偏心套的方法来加工。
装夹方法的图示
同时,零件加工面为外圆,所以只在x,z二个方向上有加工精度要求,根据定位的基本原理可知,零件在机床上用三爪卡盘定位时应限制5个自由度,即沿x,y轴方向上的移动和绕x,y轴转动的4个自由度和沿z轴方向移动的一个自由度。装夹时,偏心套的外圆应与自制软爪内爪面贴合,内圆应该和工件Ф38的外圆贴合,然后利用三爪卡盘的自定心特性定位。
加工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如粗糙度、尺寸精度,公差等级等,再有就是和被加工材料、技术条件也有关系。当明确了上述因素后,就可以此来选择加工方法,来满足零件质量、经济性、生产率的要求。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下好材料后,检查工件毛坯是否有影响质量的缺陷。
2)加紧工件后,件二打通孔,调头夹工艺台找跳找摆后再平端面。
3)先加工辅助定位基准面(件二左端、件三左端放入偏心套的部位),从粗到精加工,粗车件二偏心内孔。
4)件三调头车Ф30外圆和螺纹,粗车偏心部位,留精加工余量。
5)加工带台阶的自制软爪。
6)加工件二、件三的偏心套。
7)件二、件三以辅助定位基准面为基面,放入偏心套内,偏心套用软爪夹紧后平头保长短。
8)件二先加工偏心圆侧面,然后依次加工外圆、内孔,直径从大小,精度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9)件三装夹后打中心孔,“一夹一顶”精加工偏心外圆。
偏心工件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完毕后,就要安排加工顺序。
(1)作为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因为后续工序中要以它作为定位基准,即“先基准后其他”。由于件二、件三需要偏心套的辅助完成,所以件二平端面车出左端Ф38外圆,长15mm。件三也是如此,先车出左边半圆和Ф38的外圆,外圆长38mm。
(2)精基准加工完毕后,把件二放入偏心套中再加工;件三再调头车出30的外圆和螺纹,粗车出偏心的部位,再放入偏心套,由于件三是细长轴,在装夹后还要打中心孔,采用“一夹一顶”加工偏心部位。主要表面的精加工放在最后阶段进行,以免受到其它工序影响,即“先粗后精、先主后次”。
1)切削速度的选择:
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磨损快慢主要取决于车削速度,为了保证车刀使用寿命,在车削时速度不得超过允许的最高车削速度。在心轴精加工时,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应使用较高的车削速度。由于大多数车床的主运动都是由机床主轴旋转完成的,因此,车削速度实际上就是主轴转速,即 n=1000vc/лd
n------主轴转速,r/min;
vc------切削速度,m/min;
d-------回转体的直径,mm
2)背吃刀量的选择:
背吃刀量的選择可根据切削速度来选择,在心轴的粗加工阶段中,在机床刚度、功率和刀具强度以及切削速度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进给次数,提高效率。在心轴的精加工阶段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背吃刀量应小一些。
3)进给速度的确定:
进给速度与主轴转速的关系为:vf=nf
粗车------------f取0.15——0.2mm/r;
精车------------f取0.08——0.12m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