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河积石源流正——杨春时教授的学术之路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杨春时的《审美意识系统》《艺术符号与解释》等著作,初步形成了关于审美超越性的理论,并为其找到了一个理论基石——人类意识的总体结构理论。之后,他汲取西方现代哲学、中国老庄.禅宗美学的思想资源,关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90年代后,《生存与超越》《走向后实践美学》等著作,形成了与实践美学分庭抗礼的“后实践美学”体系,而“主体间性”理论是该美学体系的基石,促使中国美学开始向现代美学转型。杨春时的治学心得主要是:常存问题意识,不断超越自我;冲破学科界限,打通人文学科;接收西方理论要使之中国化,要有
其他文献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石钢)炼钢厂,过去的各项降成本指标一直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近年来各项指标较历史最好水平有所退步,针对这一不利的状况.炼钢厂从制定完善制度、
彭富春,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9月生于湖北仙桃。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在
三十年来,朱立元教授在美学研究方面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专攻黑格尔美学;由研究西方古典美学逐步过渡到研究西方现当代美学,同时学习中国古典美学;在研究美学史和反思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