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现状与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声音符号系统”(胡壮麟,1988:3)。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与人交际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而我们对英语学习的评价也影响着英语学习本身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片面地认为终结性评价的典型,即考试,就是评价的唯一手段。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最直接的是这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我们的评价思想和体系。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现状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的调节作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倾向于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成绩,也就是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用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我们常用课堂小测检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用单元测验检查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怎样,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成绩则用于评定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高考更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考试。
  
  二、中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策略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当仅仅由教师来实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仅限于认知领域,也应涉及情意领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仅限于知识记忆和存储的低水平上,而要提高到能力的层面上来。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可包括:课堂反馈检测、作业、课内外参与英语活动的程度和表现等,教师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组织进行。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应采用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应指包括听力、口试等在内的期中、期末考试等。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将评价机制总结如下:
  1.建立常规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诱发自主相互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创新的精神,教师应以学生的伙伴、益友的身份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而不是以“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指手划脚。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性的评价,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让学生的缺点和困难在自由中解决,让学生拥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机会。任务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使教师不再是惟一的评论家。引导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看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他评(互评)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其他合作者中学到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教师由课堂的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学生的监督者,转变成学生的伙伴,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和惟一的评论家。那么,我们怎样设计学生自评、他评和教师的评价呢?在任务型学习中,教师应对任务有明确、具体的指导,对完成任务后的评论和评价也应有相应的指导。
  2.创设展示平台,树立典型榜样,实施肯定性评价。
  在课堂内外,在很多时候,学生完成了我们布置的任务,却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会大大降低他们以后参与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另外,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评论和评价,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型学习中的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过程,它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使任何学生都可能成为某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是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开始。只有大部分学生提高了,才是真正的提高。那么怎么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是我们教师所应思考的。我校的一些做法如下。
  评价策略:展览式的评价。把较出色的广告张贴在公开场合或班级的墙报或黑板上。如果可能,把出色的广告推荐给当地的农业局或外经贸局,这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任务完成后,先由教师批阅。但教师的批阅并不是把学生的错误一一指出,写上正确答案,而是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信息,找典型和榜样,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同学。如:A同学语法概念清晰;B同学词汇量丰富,拼写基本无错误;C同学语音辨别能力较强,对连读、弱读的单词分辨得清清楚楚;D同学上下文推测分析能力较强;E同学书写整洁、优美。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同时对以上收集、观察所得的信息分类向学生作出评价,树立本次任务中的榜样和典型,告诉他们A、B、C、D、E同学在哪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或很好。学生在听完教师的对这5位典型的评价后,自然会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再作自评和修正,如没能听写出来,是语法、语音、词汇的原因,还是分析能力的原因等。如还有疑问,可以询问教师和A、B、C、D、E等榜样同学。
  3.调整评价主体,落实指正批评,实施否定性评价。
  如今,人们已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能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的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发现,如今很多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相反,他们会很乐意、很坦然地接受来自教师尤其是同年龄段的同学的善意的批评、指正、指瑕。教师对于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如懒惰、粗心、自私、无责任感、难与人相处、无合作精神等,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其完善或完美。在任务型学习中,对于读和写的评论和评价,我是先布置学生写一篇英语作文,然后进行作文互改。学生写完作文后,任选班里一位学生与之交换作文,互相修改、评论对方的作文;或两个平行班之间交换文章修改、评论,之后上交,我作第二次的批阅。大多数学生对同龄人的批评和指正是欢迎的,因为他们深信,只有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己才会进步。
  总之,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多从学习过程着手、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评价,只有真正做到“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英语中的评价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对将来英语教学,甚至对下一代人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我们必须引起关注和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化渗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一边倒”的现象,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而对用英语介绍和传播本土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现状并就如何挖掘教材资源、课堂渗透、课外活动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语缺失对策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