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相关物质的LC—ESI—MS研究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相关物质的LC-ESI-MS分析方法,对林可霉素相关物质进行分析确定.方法利用分析柱,经柱后分流,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检测,分析确定林可霉素中出现的各个相关物质.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分析确证了林可霉素中的4个主要相关物质,它们分别为林可霉素B组分及异构体、林可霉素异构体、林可霉素同系物.结论本文建立的LC-ESI-MS方法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研究,并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建立了HPLC法测定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柱(5μm,200mm×4.6mm),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8.0)-乙腈(97:3)为流动相,柱温45℃,检测波长260nm.帕尼培
从玉米和水稻根围分离到70株不同基因型的洋葱伯克氏菌,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拮抗植物病原菌的筛选,并对高拮抗菌株进行了潜在致病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6株洋葱伯克氏菌对一
目的比较头孢唑肟与其他5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NCCLS2002年发布的琼脂平板法测定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本研究共测定细菌57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6
利用草胺磷抗性基因bar为筛选标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载体pbarGPE1,得到了组成性表达载体pGPE-GFP,并转入金龟子绿僵菌RCEF3377,获成功表达。用含有gfp基因的金龟子
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都具有抑制昆虫免疫反应的能力,能够帮助侵染期线虫侵染寄主,但两者所含蛋白组分并不相同,从而导致蛋白活性也有所差异。本研究采用乙醇萃取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