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远工程”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重大飞跃,可以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现在,硬件设施基本齐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运用“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我市“农远工程”的现状
  
  当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比城市更需要教育信息化,更需要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机整合。特别是西部农村,由于长期受经济、环境、人文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低下,学校发展缓慢,教育信息化水平极低。以我市为例,我市是广西一个较发达的县级市,地处桂东南,毗邻粤西,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42所初中,267所村小学,351个教学点,校点分布比较分散。“农远工程”自2005年开始建设,2007年基本结束。在实施中,笔者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典型性。
  1.“三种模式”硬件配备的“模式化”
  “模式一”对应教学点,“模式二”对应村小学,“模式三”对应初中,无论学校大小、学生多少,都是“一刀切”、“大锅饭”。这就造成了相对的资源不足和资源闲置。例如,我市最大的农村初中学生数是3,269人,最小的初中学生数是735人,大家都按“模式三”配备,就会造成大初中不够用,小初中用不足的现象。我市最小的村小学生数是18人,按“模式二”来配备,而最大的教学点学生数是350人,却按“模式一”配备,最小的教学点有1间教室,11个学生,也是按“模式一”配备。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2.学校小,装备大,难以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我市很多教学点就那么一两位教师,而且很多是女教师,教学点又大都建在村头或村尾,比较偏僻。尽管学校加强了防盗设施,可是,又有谁放心把设备放在无人居住的学校?一两个女教师又很难搬动一台50多公斤的大电视机。所以,大部分教学点的装备都存放在村校。宁可不用,也不要丢失!这样,就只能组织教学点的学生到村校去上课,教师和学生每月或者每学期也就只能享受那么几次信息化了。
  3.管理技术人员水平低,学校对应用培训不重视
  大部分学校都是在设备到来之前,选出1~2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经过大约1周的学习,初步掌握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技能。这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村小学就那么几位教师,平时接触电脑都很少,而且许多代课教师都是初中学历,尽管后来经过进修提高,仍然水平有限、精力有限。曾经有个小学派出一位53岁的女教师来参加培训,原因是她在学校教师中还算比较年轻的。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应用能好到哪里去。
  4.管理技术人员任务重,待遇差
  许多管理技术人员都是兼职的,特别是“模式二”中的管理技术人员,除了要上好文化课之外,还要做好兼职技术员、学校的打字员等等。包括“模式三”的管理技术人员,实际上很多都是打杂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什么事需要就做什么事。刚开始时,加班、加点没有怨言,可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和自身教学工作的日益繁重,年终先进评不上、报酬待遇不兑现,致使一些管理技术人员不能很好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对“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怎样使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得到应有的教学效益、让“三种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让农村孩子拥有灿烂的明天,还有待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逐步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1.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农远工程”的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力军,是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者。科学发展观讲求“以人为本”,从现实来看,只有人可持续发展了,才可能有“农远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调动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设立合理的奖励方案,为管理技术人员工作减负,让他们感到有前途。
  2.加大应用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使用频率
  可以让教师的年度继续教育与“农远工程”教师应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既学到知识,又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一举两得。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课上应用远教资源的教师。
  3.以县为点,设立县级教育资源下载中心
  “农远工程”光盘资源配置毕竟有限,而且有的资源与教材不符,有农村特色的不多。通过卫星可以接收大量的教学资源,但卫星接收还存在诸如农村学校供电不太正常、接收IP数据耗费大量的时间、管理技术人员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设立县级资源下载中心,集中下载高质量的资源,再通过DVD光盘形式派发或者通过QQ群发,农远工程光盘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4.加速后续资金投入,保障“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
  我市的“农远工程”设备一部分已过3年保修期,大部分即将过保修期。在更新设备和维修设备上又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如何保障“农远工程”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在论述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及自主创新学习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克服传统教育弊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创新欲望等现代教育技术对自主创新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影响很深,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大学生网络成瘾除客观环境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文章在分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化。社区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并能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组织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大学生下乡活动。要把这项利国、利农、利民的事情做好、做实,还要从制度设计、组织管理、支撑保障各个方面不断加以细化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这一活动可能会流于形式,既不能对农村发展形成实际促进作用,又不能提高农民的满意程度,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  据调研,目前大学生下乡活动在方式上还存在下列缺陷:  1.“镀金”色彩浓厚,淡化了大学生了解农村、服务农村、
[摘要]文章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突出对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特点,构建了以信息交流为载体,以创新思维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听说能力为重点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以期为新课程的实施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程要求》 信息交流 互动合作 个性化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张建庄(1975-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
高职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进一步需求,原招生方式、政策与之相比,更新稍显滞后,使得高职院校招生面临严重挑战,成为阻碍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