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滴鼻对成年人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滴鼻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前30 min采用黏膜雾化装置进行1 μg/kg Dex (100 mg/L)原液滴鼻,C组以同样方式滴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予0.33%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入室后(T0)、臂丛穿刺前(T1)、臂丛穿刺时(T2)、臂丛穿刺后(T3)、切皮时(T4)及手术开始后20 min(T5)的MAP、心率、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T2和T4时的VAS评分,记录术中芬太尼使用情况,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并记录麻醉满意度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0时,两组患者MAP、心率、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T0时比较,T1~T5时:D组MAP、心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C组MAP、心率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C组比较,T1~T5时,D组MAP、心率明显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D组T2和T4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 ),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 )。两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麻醉满意度高于C组(P<0.05 )。

结论

在上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30 min前应用黏膜雾化装置进行1 μg/kg Dex滴鼻,可以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科学与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等4方面的基本要求。针对教育改革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湖北医药学院自身实践特点,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体系指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私立医院的质量控制是我国急需完善的领域。借助对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观察,文章分析并提出了德国私立医院在质量控制上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包括健全的医保体系和医药分家制度、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强大的政府和民间监管机制、富有弹性的医师薪酬制度,以及医务人员的荣誉感和高度自律等,从而为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英国本科医学教育课程分为临床前阶段和临床阶段两个部分,鼓励医学生攻读第二学位并注重个性化培养。在对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按照器官系统或人体生理功能进行授课,开始重视健康促进的教学。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本科医学教育阶段规范性文件的制订与监督执行,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以促进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衔接与融合,注重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一步完善制度以提
本研究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妇产科亚专科培训情况;其中详细阐述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REI)亚专科、妇科肿瘤亚专科、母胎综合医学亚专科和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亚专科的招生范围、专科培训技术要求和科研要求。其妇产科亚专科培养体系及对医师的具体培养方向对我国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目的探讨病例设计在PBL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和2015级32名六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上实行P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学生和督导教师的反馈意见,分析4次PBL课的效果。其中五分制调研问卷和问答式调研问卷所得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统计描述。之后进一步讨论病例编写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病例设计经验。应用SPSS 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介绍美国医学院校近十年课程更新的动因和主题,介绍了抽样调查院校情况,结果显示出医学课程整合的多样性特点,体现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和公共卫生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早期临床实践,提供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途径,设计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等经验。结合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建议探讨中国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卓越医师做出贡献。
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具体机制不明。已知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损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而脑周细胞作为BBB的组成部分,参与BBB的形成与维持以及神经血管系统的调节。近来研究显示,脑周细胞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文章总结脑周细胞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途径,脑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及术后神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酒与疼痛的关系密切。不同的饮酒方式对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影响不同。为明确上述影响,分析酒精戒断后痛觉过敏情况,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从饮酒量、饮酒方式和饮酒频率多个方面进行探讨。长期适度饮酒可通过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介导来抑制慢性疼痛,但长期过量乙醇摄入使中枢内源性阿片类系统失调,导致急性戒断期诱发痛觉过敏;短时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46例,术前、术后访视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术后谵妄组(POD组)和非术后谵妄组(NPOD组)。本研究主要观察POD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