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猝死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学生猝死的病因、诱因、特征,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网络报道的15例猝死患者的资料,归纳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结果男生猝死人数多于女生,猝死实例多发生在6-11月份,多数猝死发生在运动时,熬夜、过度劳累、突然剧烈运动过量是主要诱因。结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保健意识、预防诱因、加强监护、普及大学生初级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培训可以减少猝死发生率。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接入率的提高,数字不平等的成因由技术接入差异转向个体获取信息动机与能力的差异。本文从互联网使用目的与使用频率的视角,以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中的成人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
1 成立的背景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在 1992年成立,它的诞生是因循着国内外小儿肿瘤诊疗水平的发展。在国内,小儿恶性肿瘤在儿童的诸多病死原因中的位置逐步上升,在
通过变网格噪声监测法,对中国传媒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根据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噪声指数、NR曲线三种评价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不同时段的校园噪声地图。结果表明,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噪声平均强度略高于标准规定限值,噪声评价指数为NR55,噪声污染指数属于"一般安静"水平。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差异较大,个别区域的噪声污染情况严重,南校区的噪声强度要高于北校区,主要受校园南侧主干道影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