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一般特点,从多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工作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思淡、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问题。故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只和被受教育者接受才能肉体化为教育对象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并进一步为化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解决了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就等同于解决了他们的思想困惑,强化了行政管理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发挥系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作用,积极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应在学生中寻找和树立思想教育方面的“明星”,使他们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的榜样作用,引导好更多的学生。
三、坚持依法治校,建创和诣校园,力求学校管理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有效的治理教育,必须依法治教。要依法治教就必须有法可依,要有法可依必须立法在前。目前从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情况看,现有的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条例和办法,既有监督、控制、规范的要求,又有激励、约束、限制、处罚的措施,基本明确了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而这些制度的出台对于规范、制约高校学生管理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作风,激励教育者积极奋进、弘扬正气、抑恶扬善、净化思想具有良好的作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切实落实这些管理规定,依照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学生自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对学生管理的同时,也应该看到2005年9月1日执行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一次将学生的权利解放生义务引入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之中,并为学生规定的权利救济机制即申诉程序。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权力的行使,学生的权利救济则是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因此如何在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得保障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坚持管理权力与权利救济并举,走一条依法治校的道路是解决该问题的必有之路。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中只注重管理的有序性、有效性,忽视合法性和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状况,应当竭力营造一种民主、法制的校园氛围。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寻求行之有效的载体。
四、坚持教育公正原则,尊重学生民主权利
学校在处理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必须做到遵循公正原则,做到办事公道。如学生的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确定奖学金和对学生进行处分等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他们,做到办事公开、公正,而不徇私情、图私利、侵害学生的权益。当然,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赏和处罚手段的运用必不可少。在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的今天,奖罚形式更加多样。但是,无论是赏是罚,要泾渭分明,要使用同一尺度和标准,而不能前后两样,因人而异,从而造成形式上和事实上的不公正。要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注重人本思想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就是要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作为教育管理者,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永远被动当救火队员和保姆的角色,自觉承担起“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切切实实地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还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伟身教,自学履行职责,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晓庆.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对策. 中国校外教育,2009,(7)
[2]张春山.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职教,2009,(9)
[3]梁利.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职业技术教育,2008,(6)
作者简介:
梁芬,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工作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思淡、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问题。故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只和被受教育者接受才能肉体化为教育对象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并进一步为化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解决了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就等同于解决了他们的思想困惑,强化了行政管理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发挥系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作用,积极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应在学生中寻找和树立思想教育方面的“明星”,使他们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的榜样作用,引导好更多的学生。
三、坚持依法治校,建创和诣校园,力求学校管理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有效的治理教育,必须依法治教。要依法治教就必须有法可依,要有法可依必须立法在前。目前从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情况看,现有的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条例和办法,既有监督、控制、规范的要求,又有激励、约束、限制、处罚的措施,基本明确了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而这些制度的出台对于规范、制约高校学生管理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作风,激励教育者积极奋进、弘扬正气、抑恶扬善、净化思想具有良好的作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切实落实这些管理规定,依照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学生自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对学生管理的同时,也应该看到2005年9月1日执行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一次将学生的权利解放生义务引入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之中,并为学生规定的权利救济机制即申诉程序。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权力的行使,学生的权利救济则是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因此如何在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得保障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坚持管理权力与权利救济并举,走一条依法治校的道路是解决该问题的必有之路。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中只注重管理的有序性、有效性,忽视合法性和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状况,应当竭力营造一种民主、法制的校园氛围。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寻求行之有效的载体。
四、坚持教育公正原则,尊重学生民主权利
学校在处理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必须做到遵循公正原则,做到办事公道。如学生的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确定奖学金和对学生进行处分等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他们,做到办事公开、公正,而不徇私情、图私利、侵害学生的权益。当然,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赏和处罚手段的运用必不可少。在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的今天,奖罚形式更加多样。但是,无论是赏是罚,要泾渭分明,要使用同一尺度和标准,而不能前后两样,因人而异,从而造成形式上和事实上的不公正。要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注重人本思想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就是要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作为教育管理者,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永远被动当救火队员和保姆的角色,自觉承担起“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切切实实地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还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伟身教,自学履行职责,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晓庆.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对策. 中国校外教育,2009,(7)
[2]张春山.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职教,2009,(9)
[3]梁利.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职业技术教育,2008,(6)
作者简介:
梁芬,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