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网吧老板的十年
陈云磊经营网吧十年,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从政府高强度监管之下的战战兢兢再到出售网吧、转战北京,他的个人经历是中国网吧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1月的北京城,直到早上7点,天空才有些微亮的意思,朦胧的光线总是有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不过陈云磊(化名)却偏偏对这个时间点情有独钟。
“站直,站正,站好!”陈云磊几乎是吼出来的,站立在他对面的是5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安静得像5尊雕塑,他们身兼网管、清洁工、服务员三职。平时陈云磊可不敢在网吧里这么吼,只有在早上7点左右,包夜的顾客刚刚离开,新顾客没上门,偌大的网吧大厅里只有寥寥数人时,他才敢这么无所顾忌。
陈云磊把“早上7点”称做“训导时间”,一天之中他只会在这个时间训导自己的员工,内容无非是前一天哪些工作做得好值得表扬,哪些工作做得不好要批评,实际上批评的内容往往占到了90%,临近结束的时候,陈云磊还会抓紧时间补上几句脏话。
“只有对着这5个人大声说话时,我才会感受到一点点老板身份给我带来的优越感。”陈云磊说,“其实我就是只纸老虎,十年间对外人说话都唯唯诺诺,更别说吼,全装孙子了。”他两眼放空,一脸苦笑,不停地自嘲。他总是埋怨自己年轻时追求的老板梦,轻率间就开了家网吧,老板虽然做了,但是孙子也装了十多年。
老板梦
陈云磊出生在河南南部一个小县城里,家庭背景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不过家族背景却颇有一些传奇色彩——黑白两道都有人。他的远房表叔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用陈云磊的话讲就是“在当地还有些分量”,是白道的代表人物,堂哥则是黑道中人,从小便是混世魔王,开过赌场,蹲过大牢,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过让陈云磊想不到的是,自己未来的命运起伏却和这两人息息相关。
陈云磊在学习上算是出类拔萃,但是他偏偏不安分,老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甚至特意在高二的期中考试时交了白卷,和父母一场大吵之后,便随着同乡人南下深圳打工,开阔眼界去了,那一年是1995年。
在深圳的港资电子厂里,他第一次萌生了老板梦。“工作半年以后,我在生产车间里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总经理,挺着个大肚子,后面跟着一群人,全哈着腰,说话稍微大声点,都没人敢吱声。”这一幕让陈云磊给老板下了一个定义——威风,也让他把做老板当成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在后来的三年中,陈云磊陆续换了几家工厂上班,最高的职务是生产小组长,老板一职对他而言始终只是一个梦,平时不怎么努力工作的他倒是经常跑去工厂附近的网吧,虽然不怎么玩,却和网吧老板混得很熟,后来干脆在网吧干起了服务员。“即使在深圳,网吧当时也是很少见的,还没有上网这个概念。”
陈云磊在网吧当服务员的薪水还没在工厂里高,他来网吧是有目的的。“在工厂里干一辈子都不能当上老板,老板都是自己创业,我来这里是偷师学艺的,网吧老板也是老板。”
不到半年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师了,起初计划在深圳开网吧,不过很快就放弃,一没钱,二没人。万般无奈下又回到了自己当初曾经“叛逃”的家乡,东拼西凑之后,买了十台电脑,在1998年年底开起来了小县城第一家网吧。
惨淡经营
在开网吧前,陈云磊提着颇为贵重的礼物去拜访了十年未曾见面的远房表叔,放下礼物,说明来意后,表叔当即表示会帮他打招呼,好好照应他的,陈云磊也长舒了一口气,后面的事情也显得简单很多。
十年前政府对网吧的审批相对宽松很多,陈云磊花了100元办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然后规规矩矩去工商局和税务局办妥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仅仅耗资150元,他的仅有十台电脑的网吧算是合法了。
陈云磊家正好临街,面积也很宽敞,网吧就开在家里,放了一挂千响的鞭炮,就算是开业典礼了。开业当天,他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知道网吧在深圳这种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里都不怎么常见,在一个身处中原腹地的小县城里更是处于听说阶段,生意绝对不可能火爆。
不过现实还是深深刺激了陈云磊,当天除了充场面的一些亲朋好友外,居然没有一个顾客,这在他们家乡犯了生意人的大忌。“好在我心态比较好,毕竟老板已经当上了,有自己的事业,生意不好可以慢慢做。”同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心头的压力缓解了不少。
以后的生意还是不见好转,陈云磊至今还清晰记得,有一天的收入只有5元钱,而当时网吧收费是10元/小时。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支出却如流水般,“当时电信交费可以用‘昂贵’来形容,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投了10万元左右到网吧里,按当时的情况,估计五年之后才能回本呢。”不过幸运的是,一年后,陈云磊便收回了成本。
“极品”网客
2000年之后,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小县城里甚至流传起了这样的说法:不会用电脑和不会开车的人在21世纪都算是文盲。这种说法也让陈云磊的网吧在当时着实风光了一回,网吧门前的情形也由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
在生意火爆之初的那段日子里,陈云磊专门聘请了一个略懂电脑的同乡当网管,帮着打点生意,自己则喜欢蹲在网吧门口看着排队上网的长龙,还常常扭头偷笑不止,因为这种场景以前只有在他的梦里发生过。
不过很快他就没功夫蹲在门口偷笑了,这些生平头一次触摸电脑的网客们常常让陈云磊陷入崩溃的境地。
开机不会、输入法切换不会、字母大小写转换不会、退出游戏不会,然后再把所有问题归结到网吧电脑不好用,“我经常会憋着一肚子火,然后满脸笑容地一次次重复演示,直到没有任何人向我抱怨电脑的质量问题。”
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极品”女生,陈云磊才发现以前的这些都只是小儿科,他把这场遭遇戏称为“一个QQ引发的血案”。那是2001年初的一个下午,他一直在营业台和这个女生之间疲于奔命。
“老板,QQ为什么不能登录啊?”他跑过去一看才发现输入的密码不正确,“那我的密码是多少?”在耐心帮着申请注册一个新的QQ,反复解释一番后,才被女生放走。坐下没多久,话音再次响起:“老板,这QQ怎么不能打字啊?”他一声没吭就把输入法给调好了,演示了一遍,结果等来了“要不你别走了,坐在我旁边帮我打字吧”的要求。
“更绝的还在后面呢,她接了一个不认识的网友视频,把我喊过去,问我视频里的人是谁,没QQ币装饰新开的QQ空间,要我帮她在网上下载一些,你说QQ币要是能下载,我开什么网吧啊。”陈云磊最头疼的就是这些人,“似懂非懂,总能给你整出一些新花样来,弄得我哭笑不得。”
其实他最常听到的还是“老板,死机了”。有一次4个初中生一起狂喊,把陈云磊给吓坏了,“总共就10台电脑,同时4台出问题可不是什么小事。”结果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联网打CS(一款角色扮演的射击游戏),被对方扔了颗闪光雷,电脑屏幕一片惨白。“笨啊,对方扔闪光雷的时候,不会把头(游戏中的头)扭到一边吗?”陈云磊就站在旁边教导他们,后来对方又扔了一颗闪光雷,在爆炸的瞬间,4人谨遵教导,闭眼扭头,而电脑屏幕依旧一片惨白。
行军床
在县城里第一个开网吧的是陈云磊,实施24小时营业的也是陈云磊,为此他还在门口的玻璃门上用红漆刷了一行大字:通宵(00:00—08:00)20元,显然这比已经下降到5元/小时的网费更具吸引力,从此网吧在夜深人静时依旧灯火通明。
除了包夜费比按小时计算的网费便宜的因素外,县城里的年轻人也有通宵打游戏的传统,这种传统来自以前的电子游戏厅。“年轻人或者学生都认为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他们最不怕的就是熬夜。”陈云磊至今还为他这个在当地的包夜首创沾沾自喜。
陈云磊经营网吧十年,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从政府高强度监管之下的战战兢兢再到出售网吧、转战北京,他的个人经历是中国网吧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1月的北京城,直到早上7点,天空才有些微亮的意思,朦胧的光线总是有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不过陈云磊(化名)却偏偏对这个时间点情有独钟。
“站直,站正,站好!”陈云磊几乎是吼出来的,站立在他对面的是5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安静得像5尊雕塑,他们身兼网管、清洁工、服务员三职。平时陈云磊可不敢在网吧里这么吼,只有在早上7点左右,包夜的顾客刚刚离开,新顾客没上门,偌大的网吧大厅里只有寥寥数人时,他才敢这么无所顾忌。
陈云磊把“早上7点”称做“训导时间”,一天之中他只会在这个时间训导自己的员工,内容无非是前一天哪些工作做得好值得表扬,哪些工作做得不好要批评,实际上批评的内容往往占到了90%,临近结束的时候,陈云磊还会抓紧时间补上几句脏话。
“只有对着这5个人大声说话时,我才会感受到一点点老板身份给我带来的优越感。”陈云磊说,“其实我就是只纸老虎,十年间对外人说话都唯唯诺诺,更别说吼,全装孙子了。”他两眼放空,一脸苦笑,不停地自嘲。他总是埋怨自己年轻时追求的老板梦,轻率间就开了家网吧,老板虽然做了,但是孙子也装了十多年。
老板梦
陈云磊出生在河南南部一个小县城里,家庭背景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不过家族背景却颇有一些传奇色彩——黑白两道都有人。他的远房表叔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用陈云磊的话讲就是“在当地还有些分量”,是白道的代表人物,堂哥则是黑道中人,从小便是混世魔王,开过赌场,蹲过大牢,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过让陈云磊想不到的是,自己未来的命运起伏却和这两人息息相关。
陈云磊在学习上算是出类拔萃,但是他偏偏不安分,老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甚至特意在高二的期中考试时交了白卷,和父母一场大吵之后,便随着同乡人南下深圳打工,开阔眼界去了,那一年是1995年。
在深圳的港资电子厂里,他第一次萌生了老板梦。“工作半年以后,我在生产车间里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总经理,挺着个大肚子,后面跟着一群人,全哈着腰,说话稍微大声点,都没人敢吱声。”这一幕让陈云磊给老板下了一个定义——威风,也让他把做老板当成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在后来的三年中,陈云磊陆续换了几家工厂上班,最高的职务是生产小组长,老板一职对他而言始终只是一个梦,平时不怎么努力工作的他倒是经常跑去工厂附近的网吧,虽然不怎么玩,却和网吧老板混得很熟,后来干脆在网吧干起了服务员。“即使在深圳,网吧当时也是很少见的,还没有上网这个概念。”
陈云磊在网吧当服务员的薪水还没在工厂里高,他来网吧是有目的的。“在工厂里干一辈子都不能当上老板,老板都是自己创业,我来这里是偷师学艺的,网吧老板也是老板。”
不到半年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师了,起初计划在深圳开网吧,不过很快就放弃,一没钱,二没人。万般无奈下又回到了自己当初曾经“叛逃”的家乡,东拼西凑之后,买了十台电脑,在1998年年底开起来了小县城第一家网吧。
惨淡经营
在开网吧前,陈云磊提着颇为贵重的礼物去拜访了十年未曾见面的远房表叔,放下礼物,说明来意后,表叔当即表示会帮他打招呼,好好照应他的,陈云磊也长舒了一口气,后面的事情也显得简单很多。
十年前政府对网吧的审批相对宽松很多,陈云磊花了100元办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然后规规矩矩去工商局和税务局办妥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仅仅耗资150元,他的仅有十台电脑的网吧算是合法了。
陈云磊家正好临街,面积也很宽敞,网吧就开在家里,放了一挂千响的鞭炮,就算是开业典礼了。开业当天,他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知道网吧在深圳这种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里都不怎么常见,在一个身处中原腹地的小县城里更是处于听说阶段,生意绝对不可能火爆。
不过现实还是深深刺激了陈云磊,当天除了充场面的一些亲朋好友外,居然没有一个顾客,这在他们家乡犯了生意人的大忌。“好在我心态比较好,毕竟老板已经当上了,有自己的事业,生意不好可以慢慢做。”同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心头的压力缓解了不少。
以后的生意还是不见好转,陈云磊至今还清晰记得,有一天的收入只有5元钱,而当时网吧收费是10元/小时。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支出却如流水般,“当时电信交费可以用‘昂贵’来形容,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投了10万元左右到网吧里,按当时的情况,估计五年之后才能回本呢。”不过幸运的是,一年后,陈云磊便收回了成本。
“极品”网客
2000年之后,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小县城里甚至流传起了这样的说法:不会用电脑和不会开车的人在21世纪都算是文盲。这种说法也让陈云磊的网吧在当时着实风光了一回,网吧门前的情形也由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
在生意火爆之初的那段日子里,陈云磊专门聘请了一个略懂电脑的同乡当网管,帮着打点生意,自己则喜欢蹲在网吧门口看着排队上网的长龙,还常常扭头偷笑不止,因为这种场景以前只有在他的梦里发生过。
不过很快他就没功夫蹲在门口偷笑了,这些生平头一次触摸电脑的网客们常常让陈云磊陷入崩溃的境地。
开机不会、输入法切换不会、字母大小写转换不会、退出游戏不会,然后再把所有问题归结到网吧电脑不好用,“我经常会憋着一肚子火,然后满脸笑容地一次次重复演示,直到没有任何人向我抱怨电脑的质量问题。”
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极品”女生,陈云磊才发现以前的这些都只是小儿科,他把这场遭遇戏称为“一个QQ引发的血案”。那是2001年初的一个下午,他一直在营业台和这个女生之间疲于奔命。
“老板,QQ为什么不能登录啊?”他跑过去一看才发现输入的密码不正确,“那我的密码是多少?”在耐心帮着申请注册一个新的QQ,反复解释一番后,才被女生放走。坐下没多久,话音再次响起:“老板,这QQ怎么不能打字啊?”他一声没吭就把输入法给调好了,演示了一遍,结果等来了“要不你别走了,坐在我旁边帮我打字吧”的要求。
“更绝的还在后面呢,她接了一个不认识的网友视频,把我喊过去,问我视频里的人是谁,没QQ币装饰新开的QQ空间,要我帮她在网上下载一些,你说QQ币要是能下载,我开什么网吧啊。”陈云磊最头疼的就是这些人,“似懂非懂,总能给你整出一些新花样来,弄得我哭笑不得。”
其实他最常听到的还是“老板,死机了”。有一次4个初中生一起狂喊,把陈云磊给吓坏了,“总共就10台电脑,同时4台出问题可不是什么小事。”结果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联网打CS(一款角色扮演的射击游戏),被对方扔了颗闪光雷,电脑屏幕一片惨白。“笨啊,对方扔闪光雷的时候,不会把头(游戏中的头)扭到一边吗?”陈云磊就站在旁边教导他们,后来对方又扔了一颗闪光雷,在爆炸的瞬间,4人谨遵教导,闭眼扭头,而电脑屏幕依旧一片惨白。
行军床
在县城里第一个开网吧的是陈云磊,实施24小时营业的也是陈云磊,为此他还在门口的玻璃门上用红漆刷了一行大字:通宵(00:00—08:00)20元,显然这比已经下降到5元/小时的网费更具吸引力,从此网吧在夜深人静时依旧灯火通明。
除了包夜费比按小时计算的网费便宜的因素外,县城里的年轻人也有通宵打游戏的传统,这种传统来自以前的电子游戏厅。“年轻人或者学生都认为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他们最不怕的就是熬夜。”陈云磊至今还为他这个在当地的包夜首创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