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姑娘:欲望与觉醒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的作品《阿毛姑娘》,讲述的是一个久经贫乏的生活、受到城市冲击而产生心理巨变的乡下女性阿毛的追梦到梦碎的过程,对女性生存发展和生存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既包含丁玲一向对女性的关注,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阿毛姑娘》讲述的是年轻的农村女性阿毛的欲望被唤醒以后,对生活进行一系列思考,不被理解以至抑郁致死的过程。对女性心理状态的解读是丁玲一贯的文学特色,不同的是,阿毛姑娘不同于以往的城市知识分子女性形象,而是一位“进城”的乡村女性。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必然是痛苦的,因为它缺乏正确方向的指引,甚至阿毛觉醒和改变的动因是阶级腐化的生活方式,这更会让农妇阿毛求而不得。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体系剥夺了她自我反叛的可能,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加上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种种因素从一开始就造就了阿毛的逐梦是一场扑火的前行。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少女时期,阿毛生长在荒僻的山谷,对世事毫无所知,对于婚姻、爱情、物质世界、性都毫无概念。她的身体交由长辈负责,懵懂里又转交给丈夫小二。在逛过一圈省城之后,她开始思考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又有了新的追求和渴望,“阿毛从单纯的孩提一变而为好用思虑的少女了”。
  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保障,又见识到更为先进的城市文明时,阿毛的欲望慢慢地成长起来。她开始对生活反思,思考生活差距和朦朦胧胧的“城里人”和自己因为金钱、地位而带来的“受人冷落”的问题。她先是对城市生活充满喜爱、羡慕,然后幻想各种能够过上那样生活的方法。三姐出嫁后的生活条件改变、“骄矜、享福”的状态让她思考有人拉车、有人坐车的问题,“不就是他们丈夫或者爸爸有钱的缘故”,从把命运归于天到把命运系于丈夫。
  但是,阿毛正当的欲望及其表达因为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而不被理解。当她胡乱地吻丈夫的脸渴求得到丝毫安慰时,种田的粗野丈夫的回应是给她恶言谩骂。而当她试图自己争取可以赚钱的模特职业时,阿毛被公婆、丈夫粗暴地制止了,甚至还因此挨了打,因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父权夫权的传统伦理道德制度。这次争取让阿毛的生存空间愈发狭隘,陷入一种忧郁的状态。
  “斜靠在世上最和善的美貌的男人的肩膀里”的苍白脸色的姑娘的逝去带给阿毛更多的刺激,她咬破手指,暗自垂泪。那个拥有了她渴望的一切的姑娘就逝去了,她曾是承载着阿毛梦想和渴望的生活状态的梦想一般的存在。这突然让阿毛感到自己开始思考生死欲望,思考以前从未触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偶像崩塌”让阿毛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她开始思考生死,试探改变,由于无法解决而陷入了一种精神的拥堵。
  在当时五四社会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新旧思想交替,外来冲击和内部秩序的混乱给年轻一代的生活带了无穷的困扰、苦闷和挣扎。但是,五四的解放思想、女性独立的意识却未被阿毛了解到。
  阿毛的个人成长和爱欲诉求表现的是觉醒的两个方面,即性别和个体意识的觉醒。这样双重的重压让觉醒变得更为艰难,即便觉醒,真正的自我意识独立也很难。阿毛的婆婆同樣作为女性,却和男性一同打压阿毛,这就反映了女性个体觉醒和性别觉醒的艰难之处,被压迫者的成长方向不是独立者,而是走向压迫者。再用相同的行径打压女性,这大概是女性觉醒的最艰难之处。
  马克思主义女权着重强调家庭的经济结构、劳动分工、教育状况、男女的文化生产过程、性欲,虽然这些特点带有早期的女权主义和政权结合的特点,但是这些方面一一扣合阿毛的苦闷过程,尤其是教育问题很明显地影响到阿毛对“人和人为什么不一样”的问题的理解,她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比如,通过做小的三姐嫁人后的神气来判断女子的命运取决于丈夫。这样的误读是缺少一些现代思想冲击的结果,没人教育她,同样也没人给她指正。尤其是长时间的传统文化对女性思维的禁锢,屈服于男权统治下的种种行为已经成为女性自觉的行为规范,或者说行为方式。
  女性意识的觉醒、男女的真正平等不是女性扮演成男性,去学他们的知识做他们的事,而是女性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尊重自己的思维特征和性别特征,并加以表现。比如,阿毛作为一个在成长着的女性,合理的性欲和物质欲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二、女性视角的表达
  丁玲很多作品都以女作家的敏锐感受、对人物的精准把握、对女性的特有感悟来思考女性在时代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用女性的视角表达女性的心态。她所写的阿毛,不是简单的无欲无求的农村姑娘,而是一个在环境的改变里有着自我觉醒意识的、自觉亲近文明的女性形象。
  阿毛虽然并不像丁玲笔下一贯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但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对阿毛的描写,不是一种故事的简单陈述,而是一种以分析者和表达者为姿态的讲述。阿毛梦想的一些怪事,对现实人生的思考都一一道出,阿毛所渴望、所疑惑、所需求的都被放在一个能够被理解的层面上。虽然最后以“还不如早死了好呢”的方式来对这些想不明白、徒增痛苦的欲望做了断,但她幻想着翅膀和各种美好。
  就连阿毛的欲望也不是以男权视角进行把玩意味的讲述,而是用细腻的语言和视角进行讲述、分析。小说用温情的语言表达燥热的阿毛为何抱着小二乱吻,在痛苦时,小二的爱抚或许就能化解,但是这样的“被理解”阿毛并没能获得。讲述期间要么带着赞同的倾向性,要么带着柔和的、舒缓的语调表达,展现的是一个带着叛逆特征但带着复杂性的乡村女性形象。
  进城前后是阿毛思想转变的关键点。她进城前十分单纯,毫无思虑,进城后强烈渴望优渥的物质生活,渴望漂亮的衣服、优雅的爱情。这本来就是对多少年来“无声的乡下女人”的发声。阿毛增加了养蚕数量,对小二更为体贴,这种努力虽然未脱离她所属的阶级和认识水平,但是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蕴藏反叛的意识。
  虽未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高度,也因为受自身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有效进行思想的超越和反叛,但是她以自杀来对抗觉醒后的无路可寻展现了一个叛逆、觉醒的女性形象。同样,她的行为也是对忽略女性主体地位、忽略女性表达权力的无声谴责。   新思想当时已经伴着文化运动传向全国,但是农村里这种“包办婚姻”、男性占权力中心的状况并没多大的改变,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五四初期依然深深地扎根于乡村社会。
  三、女性形象塑造
  (一)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丁玲笔下有很多女性想象,她们大多带着觉醒的、反抗的意识和追求自我独立的精神。20世纪20年代末,冰心、庐隐等人十分关心妇女,也同样从婚恋自由的角度来书写女性。
  丁玲作品《梦柯》里的梦柯、《莎菲女士的日记》里的莎菲,她们和阿毛一样,同样都是五四大环境背景下的女性形象,但是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也有着相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丁玲用她一贯的姿态关心、关注着女性的命运,关注着她们的自我觉醒,用同为女性的温柔目光、细腻角度盯着这个世界,从政治、社会、哲学的角度来书写这些有着独立意识的女性的性格特征。
  丁玲笔下的女性不再是被归顺的、被压抑的、忍耐的传统女性,是带着对时代的反叛的强者。她们不想再一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是试图发声,试图改变。她们在寻求光明,做出抗争。
  (二)“新一代反叛女性”的塑造
  受五四运动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形象以寻觅自己、解放自己的形象居多,它有著自身的文学史甚至文化史的概念。丁玲说过:“人不只是求生存的动物,人不应该受造物的捉弄,人应该创造,创造生命,创造世界。”她强调人的主体美,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她们的很多行为看起来和主流行为相悖,比如阿毛想去当模特。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是不满足于现状的。阿毛进城后,渴望更好的衣服、更甜美的爱情,但是因为她的思想过于新奇、令周围人不解,她便觉得“幸福只在别人看去羡慕或者嫉妒,而自身始终也不能尝到这甘味”的时候,她选择自杀了。
  丁玲始终坚定理想和信念,爱憎分明。她一路书写女性,寻求女性真正得到解放的目标和道路,寻找女性独立的方法。对女性的诠释、解读、描写,也成了丁玲创作的特征。
  四、结语
  总体来讲,《阿毛姑娘》作为一篇以城乡冲突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它是区别于早期的乡土小说的,采用的不是批判的视角,也不是对乡村文明“诗意化”空间构建的精神家园的想象性视角。《阿毛姑娘》用阿毛的视角,讲述的是一个女知识分子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洞察城乡差异的疼痛与变动,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诉说着作家独特的文学和文化思考。故事是简单的,但是意义是深重的,它值得人们阅读,也值得站在宏大的历史和时代的背景上进行思考和解读。
其他文献
典型人物的塑造直接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高度,好的典型人物应该具有鲜活生动性、概括性和深刻性。典型人物的创造应该来源于生活,应该具有某一类人的特性,同时包含个性。典型人物应该是一个完整性格的人物,善于通过性格塑造洞察社会矛盾,不回避人物存在的缺点与弱点。  一、经典作品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  小说作品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物的刻画,《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让人百看不厌,其根本原因是人物刻画得非常深刻,
期刊
王安忆的《长恨歌》自20世纪90年代发表以来,一直被视为“上海怀旧”的代表作.而事实上,《长恨歌》并非关于“上海怀旧热”的典型文本,也并未完全参与到这场关于上海城市身份
期刊
《聊斋志异》是我国在海外传播很广的一部古典文言小说,拥有最多的外语译文。陈季同的《中国故事》是《聊斋志异》最早的法语译本,它向西方生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勤劳智慧的百姓尤其是女性形象。透过对陈季同所选取的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人们不难发现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官及翻译家。他最重要的文学译作——1889年出版的《中国故事》(C
期刊
红色纸巾铺满黑色舞台,白色花瓶在镜像反射下闪着刺眼的光。若非那些青葱枝叶从花瓶中野蛮探出,几乎让人看不到那朵朵纯白娇嫩的百合花——而只有,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结局画
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小说反映了以女主人公华蓉为代表的一类知识分子女性的多方面情感问题,除了显而易见的爱情,还有友情、亲情
期刊
黑龙江省儿童戏剧起步于80年代,以1984年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正式成立为标志。近几年黑龙江儿童剧创作虽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但与国内京、沪等发达地区相比创作力度有待加强。(
耀州瓷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瓷艺术中的重要代表,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炉古镇是耀州瓷的重要生产基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
作为一名演员,我从事舞台表演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塑造的不同类型的角色不下百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舞台是演员最美的天地,而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
艺术发展总是沿着其自身的路径和规律不断变化,不同流派一时风骚后便退居二线——或者成为经典,或者销声匿迹。任何变化都相对于原有的艺术风格而显现出来,任何新流派的创新
结合组织行为学、劳动心理学原理和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出了放权与分权相结合、推行弹性工作制和双重职业途径激励、丰富工作内容及对员工实行无缝沟通和人文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