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深化,使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而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作用,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因此,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管理要点,希望以此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建设单位;现状;问题;管理要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现状下,我国各城市主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居住及生活需求为核心目标,部分城市及地区相继进行了扩容及拓展,极大程度上了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品质外,还需要做好工程管理的各项细节工作,否则可能出现与时代发展及人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1]。与此同时,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立足于项目统筹、协调及管理任务,大大提高工程管控的水平,确保工程项目始终安全高效的推进,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因此,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角度考虑,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1管理现状
  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角度来看,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的作用显著,做好此项工作,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流程及工序遵循合同规定顺利有序开展,还能减少施工期间各参建单位之间的矛盾,对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成品质及质量具有显著价值作用。然而,即便当下我国各个项目建设单位均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出相应的管理职能,但最终管理效果与预期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管理问题
  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单位实际管理活动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对管理职能发挥及管理任务实现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牵涉多个参建主体,且需要多个参建单位间协同合作,否则难以保证总体施工质量。如果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等多个主体出现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信息沟通或协调不畅等,会进一步严重影响到管理活动及管理任务的执行效果[2]。此外,当下我国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
  以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为例,各工种交叉作业期间,存在工作责任、工作义务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则难以保证工作责任完全交由固定责任人承担,进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与此同时,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中管理人员深受自身专业能力及业务水平的影响,参与管理活动期间可能出现忽略规范自身行为的情况,导致管理活动难以遵循既定的流程及内容顺利有序进行,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益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通常需要根据国家相关基建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性地开展管理工作。总结起来,结合上述提到的现状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具体要点如下:
  2.1加强各参建单位内部沟通交流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势必需要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以此保证各项施工活动及施工环节顺利有序开展。而建设单位是各参建单位沟通交流的“桥梁”,因此需发挥其桥梁作用。以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为例,建设单位需主动与设计单位之间进行密切沟通交流,根据项目的投资比例、定位及使用功能,明确设计图纸的深度,详细规定设计图纸的出图时间,并委派专业人员全面评估图纸的设计质量,尽量在施工前期,与设计人员共同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勘查工作,确保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现场情况相符合。此外,在复核设计图纸期间,评估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突出其定位清晰性及投资准确性,以此为后续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2.2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从建设单位角度来看,需尽量在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期间,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否则难以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之间相结合,搭建相应的管理责任机制。并在搭建机制期间,建设单位需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全面分析各项施工环节及各工种岗位的危险源头,再结合各项施工环节及各个工种岗位,引进相应的责任机制[3]。与此同时,始终贯彻“安全第一、保质保量”的工作理念,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机制,以保证管理成效为前提条件,消除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关风险因素,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最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2.3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期间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及单元相对较多,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及业务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因此,相关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的培训,以保证管理人员各项行为均符合具体规范为前提条件,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建筑项目管理活动中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提升管理效果[4]。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可在内部建设期间,制定相对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便于日常组织内部管理人员队伍共同参与培训教育活动,而相关培训教学内容可结合建设单位的具体管理情况,合理科学制定,比如制定资料收集、归档,施工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确保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丰富管理理论知识,提升管理实践能力技巧,进一步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品质是衡量及评价建筑工程的主要参考指标。因此,相关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将现代化管控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及义务,在具体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主动与各个单位主体间相互沟通及交流,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顺利、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扩大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侧重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及专业能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动态化质量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根茂.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75-76.
  [2]李玫.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9):64-65.
  [3]纪开琴.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36.
  [4]王紅卫.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1):158-159.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日趋规范化、细致化、信息化,行业内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各项建筑工程费用分析中可以看出,项目材料费大约占项目总价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材料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关键,加强建筑工程企业材料采购管理理念,提高对采购成本管理的认识,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也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工程
【摘要】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比如:工作效率迅速提高,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已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探讨;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