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声腔在当代民族歌剧创作中的运用与艺术表现

来源 :中国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la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民族歌剧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歌剧的实践成果.民族歌剧最为本质的特点在于其民族性的表现上,至于如何确定歌剧民族性的问题,我国歌剧文化学者在对民族歌剧的定义上,就深刻地指出了戏曲声腔在确定歌剧民族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著名评论家、音乐学家居其宏认为,民族歌剧在创作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用戏曲板腔体的形式去构筑核心人物角色的咏叹调唱段.这就说明了戏曲声腔的运用在厘清民族歌剧概念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戏曲文化的国家,在民族歌剧的创作和表演中,歌剧艺术家们往往从戏曲中汲取养分,从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到当代民族歌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功地推出了诸如《木兰诗篇》《沂蒙山》等众多的当代优秀民族歌剧作品.综观当代民族歌剧对于戏曲声腔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首先在音乐创作方面,当代民族歌剧运用了具有地域性的戏曲音乐语言去表现中国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精神,运用音乐加戏剧的形式展现出不同地域上生活的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性格特征;其次在演唱上,又将中国传统戏曲审美观念与西方美声唱法技术相结合,体现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将以当下数部经典的歌剧为例,探讨戏曲声腔在民族歌剧创作中的运用和艺术表现,以期能够为当代民族歌剧在未来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一 rn我国第一部研究梅耶荷德的专著——徐琪教授的《梅耶荷德戏剧创作与思想研究》终于问世了.从确定博士论文选题到论文写成、通过答辩,再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最后通过结项、交付出版,前后花了12年时间.其间,徐琪两次赴俄罗斯进修,时间都是半年.进修期间,她抓紧时间听课、收集资料、观摩演出、与俄罗斯同行交流,对书稿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说她是“十二年磨一剑”,一点也不过分.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常州市锡剧院排演了以张太雷烈士的真实故事为题材的大型锡剧《烛光在前》,5月去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6月又在南京作为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的开幕演出,隆重献演.演出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肯定、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张太雷烈士后人的认可.
期刊
在脱贫攻坚伟业已于2020年年底完成决战决胜之后,2021年就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稳定等各项事业都将迈入崭新的阶段,而且,随着这一战略的持续有效推进,每一个农民个体的生活方式、价值理想、精神状态乃至人生观念等,都有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文艺作品总是把对“人”本身的表现作为其终极意义,及时、准确而深刻地展现这崭新形势有可能带给人的深刻变化.这应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其背后则是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文化自觉及敏锐洞察力的
2021年3月30日,上海市宝山沪剧团经典沪剧《挑山女人》在上海美琪大剧院上演.该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辗转多个城市,好评接连不断.该剧历时9年不减其盛况,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在内的22个文艺奖项.
期刊
2020年8月,《洋麻将》再次登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成为疫情后首部上演的作品.《洋麻将》剧情简单明了,主要围绕魏勒和芳西雅两位养老院中的孤独老人展开.他们通过玩纸牌的游戏形式陪伴彼此,在不同的牌局间展现两人的脾气秉性与生活经历.而整部剧中最打动人的是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在魏勒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性格的偏激且暴躁;而芳西雅倔强、固执、自欺欺人.两个人所展现的正是台下生活中老年人的常见心态.
期刊
“大别山上红旗飘,革命旗帜永不倒.”为进一步宣传湖北大悟县的光辉革命历史,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由大悟县楚剧团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北路子花鼓现代戏《大悟烽火》,于6月16日在湖北孝感成功上演.大悟是湖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自1925年境内成立党组织以来,大悟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时期,一直是红色政区的腹地和革命斗争中心.《大悟烽火》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的上演,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红军被的意向性体现,温暖人心.《半条红军被》是长沙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也是省会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1934年发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感人事迹.虽然歌剧名为《半条红军被》,但说的其实是两个半条.徐解秀老人保存下来的那半条被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当年红军女战士还带走了另外半条.这半条被子,则引出了革命前辈为了信仰不断前行的故事.
期刊
童话的核心要义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故事性”.在童话故事教学中适时嵌入场景,融入戏剧元素,就形成了童话阅读所特有的戏剧式教学,从而让儿童“在故事中”培养与形成戏剧化讲述的能力.rn一、童话故事的戏剧样态rn在童话故事教学中适时嵌入场景,融入戏剧元素,就形成了童话阅读特有的戏剧式教学.戏剧化讲述,不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行为,而是在教学实施中,在需要的时候临时切换,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进入戏剧模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角色关系.当师生成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伙伴,完全浸泡在故事中,就形成具有戏剧特征的沉浸式表达.而“沉
由长沙歌舞剧院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于7月9日、10日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隆重上演.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目,该剧以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所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为基础,以歌剧的表现形式为载体,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深刻地展现了红军与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情义,并用艺术的手段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rn《半条红军被》拥有强大的创演团队,编剧任卫新是我国著名词作家、文化项目策划人和撰稿人,作曲杜鸣是当前我国最活跃的戏剧作曲家,总导演黄定山是当今歌剧导演方面的佼佼者,指挥王燕则是目前
期刊
把一个英模人物写得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如此动人,让人看了无法不动容,甚至下泪.这是初次看云南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桂梅老师》留下的深刻印象.rn一、把英模人物当成普通人来写rn英模人物是时代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值得写,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然而有的描写英模人物的戏不感人,不是英模人物的事迹不感人,而是描写英模人物的戏剧作品写得不感人.有时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看描写英模人物的戏不如看写英模人物的报告文学感动.有的戏剧作品甚至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生活,没思考;有内容,没思想;有人物,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