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鼻胆引流术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漏是胆道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胆囊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原因,其处理比较困难.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3月采用常规方法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7例,就两种方法的效果比较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女,63岁,因“右下腹隐痛1年”入院。患者近1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不适,无放射痛、腹泻或便血,伴消瘦,体质量下降约10kg。查体:贫血貌,腹软,未扪及包块,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多影响胃、小肠和结肠,至食管者较少见.上消化道的主要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少数可出现胃肠道出血.我院使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成功治疗1例Ⅳ度GVHD伴胃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第26次全国消化内镜沙龙内镜超声(EUS)篇于2013年12月7日于海南保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7位超声内镜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主持,专家报告了临床工作中比较突出、具代表性的病例,并对有关超声内镜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期刊
1987年Mouret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腹腔镜外科的适应范围在进一步扩大.由于肝脏是人体的储血器官,有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加之手术器械的局限性,腹腔镜下肝切除被看作是难度极大的手术[1,2].众多学者做了不少探索,但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还比较局限.我院自开展微创手术以来应用超声刀、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等工具行腹腔镜下部分肝切除1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双通道直视胃镜诊治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双通道直视胃镜下检查和治疗,记录手术过程和治疗结局,并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3例经双通道直视胃镜成功造影并经十二指肠镜成功取石或置入支架,成功率达72%(13/18);失败5例,改行外科手术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内镜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胰腺炎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期的制酸药物维持.近年来,多种内镜介入治疗方法被应用于GERD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期刊
EMR和ESD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比较成熟的内镜技术,但可应用内镜治疗的前提是分化型无淋巴结转移证据的早期胃癌,且肿瘤浸润深度应该主要局限在黏膜层或存在微小黏膜下浸润。研究表明,在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低于3%,而与此相比,在癌灶浸润到黏膜下层时,转移的风险大约增高至20%。因此,术前正确地诊断特别是对浸润深度的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而其中尤以凹陷型最难以判断,有报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