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打击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双打击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探讨高危细胞核型对MM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73例高危M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染色体核型,根据梅奥mSMART 3.0分期系统的定义,将患者分为双打击组(28例)和非双打击组(45例)。

结果

15例双打击型与26例非双打击型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8.0和22.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0.0个月和未达到。10例双打击型与12例非双打击型患者接受RV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中位PFS分别为12.0和24.0个月,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未达到。无论接受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或RVD方案化疗,双打击组患者的OS和PFS均短于非双打击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异常、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β2微球蛋白和钙与高危MM患者的PFS有关(均P<0.05),细胞遗传学异常、R-ISS分期和β2微球蛋白与高危MM患者的OS有关(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细胞遗传学异常是高危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双打击型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非双打击型患者的3.160倍(95% CI:1.364~7.318),死亡风险是非双打击型患者的2.966倍(95% CI:1.205~7.306);钙是高危MM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钙≥2.75 mmol/L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2.75 mmol/L患者的2.667倍(95% CI:1.209~5.883)。

结论

双打击型患者是高危MM中预后很差的一个特殊群体,易早期复发和进展,患者生存时间短。

其他文献
“校企政”合作模式的构建一方面可以为现阶段的高中学校教学提供新的方案,构建出更具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可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从“校企政”合作模式的内涵及意义、我国学校运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校企政”合作模式在学校运动队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三方面论述此部分内容.
以体育教学论为例,结合雨课堂+腾讯课堂的特点,对二者的学习互补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如下:应充分利用雨课堂与腾讯课堂的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答题以及课后复习的独特功能,发挥二者的互补功能,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研究反映了线上教学需要教师更敏锐的洞察力、学生更高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线上教学的规律仍需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