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了校园中,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有效的动力和支撑,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所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当前每位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与揭示内在规律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包括枯燥单调、课堂教学容量不足,缺乏生动直观性等等。所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要转变、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要求教师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促使数学教学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而是树立起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出发,将信息技术全面落实和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一、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是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态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而信息技术有着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能够转变和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将数学知识或者问题以直观、多彩、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数学教学真正生动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上课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幅图形,然后让学生们判断这些图形的形状,引出多边形的性质。然后,笔者给予学生们一段时间,让学生们按照要求画出图形,如,首先,画出一个矩形,观察矩形的对角线的条数,然后增加边数,即画出一个五边形,再观察其对角线的条数,使学生们掌握图形的边数与对角线之间的规律。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教学手段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拓展,能够有效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搜索与数学课程相关的有关素材和资料,将其融入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之中,并利用课件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和展示给学生们。此外,数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化、合作化的学习,从而让整个数学教学的内容变得更有深度。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这部分知识时,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们对函数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所以,为了丰富教学资源,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们认识到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然后笔者在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们从生动形象的变化中发现一次函数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
  三、 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数学知识,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所采用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却无法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直观的认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重难点知识或者数学公式、法则等,进行动态化的展示,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律,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入到知识与规律的生成、发展过程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例如,在教授《角的表示》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屏幕中显示出了一个点,然后从点中发射出两条直线,这时,两条直线便形成了一个角。随后,笔者改变两条直线的位置,使两条直线发出的角发生变化。通过这样的演示,使数学抽象的概念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揭示了数学内在的规律。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技能,从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规律,充分且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与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命和活力,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龙.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9(12):140.
  [2]郝琼.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2):56-58.
  作者简介:
  赵子岗,山东省聊城市,山东冠县兰沃乡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逆向思维一直被广泛的称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在教学当中如何对学生们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由于其自身属于抽象性学科,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出这一特点,应该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分析了对逆向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对逆向思维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对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技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4岁,因反复吞咽困难20+天,于2001年5月22日入院. 入院前20多天,出现进食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行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上段占位病变"故来我院求治.作食管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他能让学生把语文知识充分运用到最大化,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学生要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已学的字词进行表达,通过对语言的整合考究逐步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生活教学法;小学作文;实践探究  一、 目前小學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来看,我国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自1984年至2004年收治的47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多数为女性(占89.3%),而且多为右侧闭孔疝(87.2%),术前不易确诊.所
革兰染色是细菌染色最基本的染色方法之一.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染液中的结晶紫目前多采用传统的配制方法,即结晶紫酒精饱和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次全子宫切除术,观察
摘要:我们读书、创作、圆梦小组一行十余人从福州龙岩前往广东梅州采风,一路上,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秀丽的风景,而且收获了满满的友谊、赞美、信任和感动。  关键词:采风;广东梅州;随笔  2018年12月31日虽然是阴雨天,连绵不断的蒙蒙细雨却丝毫不影响大家采风的浓浓兴趣。清晨由王锦榕大记者带我们去吃当地名小吃,饭后在组长吴友亮大哥和王锦榕大记者的精心策划和带领下,我们读书、创作、圆梦小组一行十余人从福建
目的 探讨微波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慢性重度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重度宫颈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24)。对照组单独采取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