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最前线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生命的救助
  对生活的救助
  对信念、希望的救助
  
  2008年5月16日,都江堰
  
  由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大使、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及其摄制组,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心国等组成的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的第一批成员,于2005年5月16日赴四川都江堰灾区,为当地灾民、参与抢救灾民的解放军、志愿者带去了全国人民真情无限的问候,并把那里的灾情、那里的灾民对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对解放军指战员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转达给分分秒秒都关注着这里的人们。
  这是鲁豫的表情。
  鲁豫是人们喜欢的主持人,人们喜欢她的真诚、她的善良、她的美丽。鲁豫热心慈善事业,是中华慈善总会的爱心大使,常常在大地山河之间、在比大山大河还要广阔的人们的心中传播爱的信息。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7天里,她在中华慈善总会为灾民捐款15万元。
  2008年5月16日,鲁豫作为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的一名成员,赶赴四川地震的重灾区,这就是她在那里的表情。
  这是鲁豫的表情吗?
  不,这应该是无数鲁豫观众的表情,是关注四川灾区、灾民的人们心情的表露……
  我看到鲁豫走到一个小战士跟前,看到她以景仰又有些含蓄的目光面对战士,看到她含笑的问询、看到她微笑的问候、看到她怎样把最甜美的微笑送给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战士。
  忽然,我感到那笑其实是战士给她的。是解放军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他们在抗震救灾中的大无畏精神使鲁豫的笑容像灿烂的阳光一样美丽。
  当鲁豫说“你看到这一切,你会很爱很爱我们的国家,很爱很爱我们的人们”的时候就是这样笑的。
  鲁豫面对的是死难者家属,我们看到了鲁豫表情的变化,那变化是情感真实表露,细腻、细微、明显,都深刻、都真切。
  这时,我没有看到那位死难家属的面容,可我分明感到了她变化的心跳,那伤痛的得到抚慰的心。
  是鲁豫表情的变化使我有了这种感觉。
  他,那个坐在便道上的男人,那个悲痛着的人,正默默地注视着放在面前的两具尸体。那是他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家就在他身后那已是一片废墟的楼房里。他在父母尸体的头部和脚部分别点了两支蜡烛,告慰瞬间就走到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为在黑暗中匆匆离去的他们送去一点光亮。
  鲁豫远远就看到了他,快步走到他的跟前,蹲下,用手抚摸着他的手臂,满是真情、亲情的一双大眼睛一直注视着他,倾听他的述说,给他送去贴心的宽慰。鲁豫的手臂很细弱,细弱得都能看到暴露的青筋。但我相信,这细弱的手臂一定很有力量很温暖,因为无数鲁豫观众的力量和热血都在里面了。这种力量、这能温暖人心的热血正迅速通过鲁豫的手臂传递到这个悲痛着的男人的身上、心里。
  他对鲁豫说:“请转达我的心意,感谢解放军、感谢帮助我们的人。我们的亲人走了,他们就是亲人。
  他们也是生命,太危险了!人死了,他们还在挖。太危险了……”
  她们在拥抱。
  我们看到了泪水。也看到了笑容。
  她们在拥抱,身与身接触,心与心相连。
  她们在拥抱亲情、拥抱信心、拥抱希望、拥抱明天。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她们一个是中华慈善大使、著名主持人鲁豫;一个是都江堰震区的社区医生。大地震时,医生和她的丈夫幸免于难,但他们苦苦经营8年的诊所毁了,所有贵重设备都毁于一旦。医生和她的丈夫没有离开,很快收拾可用的东西,建成一个临时诊所,免费为灾民、为抢救人员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
  那个书包就在聚源中学那片废墟上,挂在一根折断的钢筋水泥横梁上,默默地,毫无声息。
  鲁豫最先发现了那个书包,没想到自己的危险,在此之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里就发生了可怕的余震。她和她的摄制组艰难地走到横七竖八的废墟中间,走到可以拿到书包的地方。
  这所原本很好的学校在地震中毁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孩子一下子就没了,好多正在教课的老师一下子没了,还有许多幸存的同学和老师被压在废墟下。解放军和四面八方来的志愿者把这里的幸存者全部及时抢救出来了,也小心翼翼地挖出了绝大部分遇难者完好的尸体。那时,废墟下其实还有遇难学生的尸体。这之后的六一儿童节那天就有一个孩子被挖出来了,那时死去的这个孩子已面目皆非。
  鲁豫忐忑着小心翼翼地取下那个书包,从书包里找到一个本子。这是一本封面漂亮的同学录。上面写着——聚源中学,聚源镇。I Love my girl。那上面很多同学的签名。鲁豫伤感着,翻看这本同学录,轻轻地说:这应该是女孩子,叫董露。她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她喜爱的明星——只要是帅哥都喜欢;最希望的事——她希望的是他的全家人都开开心心的,她说其它的什么都不重要。
  鲁豫又从书包里取出一把折叠的雨伞,还看到书包里有掉进去的木头屑、圆规、尺子,还有个小条,上面写着赵永琴。这是孩子们叠的纸条,上面写着I love you。
  鲁豫说:“这种时候你会特别难受。当一场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些数字,每天这个数字会变化,有1000人遇难,或者5000人,10000人,这个数字不断地攀升。但就是一些数字,你看不到数字背后的人,你听不到名字,所以那时候你的内心会有震撼。但这种震撼绝对不像我此时此刻站在这,拿着一个本儿,拿着一张纸,上面有很多的名字,然后你会在想,这个名字代表的那个人是不是还在。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跟我在北京的时候,看新闻的那种震惊的,那种心痛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突然发现,每一个数字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然后那个人牵系着一个,或者好几个家庭。我想知道这个书包的主人,这个孩子现在哪儿呢?为什么一个书包能留下来很多人就留不下来……”
  
  抢救
  大地还在颤抖,危险就在眼前、身后,脚下是希望、渴求。
  他们在抢救。抢救生命、抢救今天、抢救明天、抢救未来。
  在都江堰的抢救前沿,我看到解放军、还有勇敢的志愿者在地震留下的废墟上,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抢救碎石、瓦砾下幸存者。他们一刻不停、紧张又小心翼翼地搬动废墟上的大大小小的水泥板块,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危险、疲劳。
  对于废墟下的遇难者,他们同样不放弃。我听到在一线指挥的济南军区铁军师政委说:“对倒塌房屋下的遇难者,我们同样要抓紧、小心地把尸体取出来,这样对死者家属也是一种安慰。”
  
  追踪
  他们在追踪,不间断地追踪。追踪大地的伤痕,追踪阳光的足迹。
  他们是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成员中有大家熟悉、喜欢的鲁豫、有“鲁豫有约”制片人曹志雄、主编雷蕾,还有我没有记下名字的那位胖墩墩的小伙子。
  他们的追踪为的是播撒,播撒阳光、播撒爱的种子。
  
  这一天的四川省慈善总会
  这一天,在洋溢着无限亲情、热情、真情的四川省慈善总会捐赠大厅,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大使鲁豫和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心国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总会全体同志看望慰问日夜奋战的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慈善志愿者及到捐赠大厅捐款的百姓,与四川省民政厅领导和省慈善总会秘书长 杨秀华亲切会面,转达全国爱心人士对四川人民的敬意。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同志们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和信任。
  这一天,四川省慈善总会接收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慈善捐款是1.78亿元。
  
  2008年5月18日,北川
  
  第一笔慰问金
  冒着余震的危险,走过碎石随时会滚落的路段,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四川省慈善总会和华民慈善基金会的代表在北川县民政局局长、县慈善会副会长王洪发同志的陪同下于2008年5月18日到四川北川地震灾区,慰问灾民,考察灾情,了解灾区急迫的需求,并为北川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家属带去来自民间的第一笔慰问金。
  王洪发局长边带领大家考察,边介绍灾情。王洪发局长在这次地震中有包括儿子在内的15位亲人遇难。县民政局21名干部、职工只有9人从废墟中出来。他顾不上悲痛,接连在废墟中抢救了20多个幸存者,奋不顾身地带领大家抗震救灾。地震以来的5天里,他总共只睡了7个小时的觉。
  王洪发局长指向的北川县城已经是满目废墟,那片黄土往下20米是北川市民政局等机关单位、居民楼和一条街道。那些还歪斜着站立在那里的楼房,多数都是6层变成3层,5层变成2层。
  
  北川中学的废墟
  位于北川县城边两里远的北川中学、那小山坳中外表曾经很漂亮的北川中学,早已经是一片废墟。这灾难的废墟下,1000多名鲜活的生命瞬间在恐怖的震动、在飞沙走石、在黑暗中终止。这废墟给人们带来了天一样的悲痛,海一样的思念,也铭刻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成功的抢险救援的场面。
  那时,废墟下已经没有幸存者了。抢险救援人员依旧在废墟上忙碌着,不时有遇难者尸体被挖出,解放军指战员正把这些尸体包裹好、处理好,紧急运往绵阳等处的火化场。那时,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远远地,我忽然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儿,正在靠近残垣断壁的废墟里找寻着什么。他在找什么呢……
  我大声呼唤,猛地看见靠近这废墟的两栋建设20年以上的楼房依旧完好地站在那里。
  “将来,还会有一所新的北川中学。它不仅是一种信念,而且是受灾地区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一个象征。”
  我耳畔响起温总理来这里时说的话。
  
  营地
  他们的营地在大山的山坳里。旁边的大山,地震后已经改变了模样,尽管已经相对平静,可危险依然存在。他们把营地安在那里是因为那里离抢救现场最近。他们难得有休息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可以吃上热饭热菜了。党、政府、人民同样关心着他们。可他们关心的是:搜索不抛弃每一个角落,抢救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午餐
  这已经是他们不错的一顿午餐了,之前几天他们午饭时间或者吃不上饭,或者只能吃一点面包、饼干之类的方便食品。
  他们站着吃盒饭的那截短墙旁,有一棵电杆,电杆上用线绳绑着一块纸板,纸板上写着:“未洗手不吃饭”的一条警示标语。短墙上的一块纸板,写着:“消毒处”的字样。
  那一天,他们还在抢救幸存者,也在争分夺秒地挖出遇难者的尸体,并即刻运往绵阳等地的火化场火化。地震已经发生6天了,天气又热,废墟下的尸体已经腐烂。前线指挥部绝不能让瘟疫发生,大家都在防范,无论工作怎样艰难,生活怎样艰苦,绝不给瘟疫一丝一毫的生存空间。
  
  睡
  那时太阳正直射,火辣的太阳。
  通往北川县城的路上拥挤着救援的车辆、人员和正在撤离的灾民。那是地震后重新打通的路,路边还有从山上滚落的巨石或倒塌房屋的废墟。路的上空弥漫着嘈杂的声响和浓重的尘土。在路边停放的一辆卡车上,我远远看见两个消防战士蜷伏在车槽里正酣然大睡。他们的睡姿一点都不舒服,根本没有睡觉的环境,还全副武装,可睡得似乎还挺香甜。
  他们成功地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幸存者,已经几天几夜没正经睡过觉了。
  
  大米
  扛着实实在在的大米,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经历了太多磨难,也感受了太多感动的灾民心里又流入了一股暖流。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在组织抢险的同时,及时向灾民运去了食品、饮用水。鉴于当时的情况,食品只能是面包、饼干、方便面、瓶装矿泉水。几天过后,灾民多数都得到妥善的安置。这时,吃了几天方便食品的灾民好想吃吃大米饭啊!
  就在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米和新鲜蔬菜及时运到了。这之后的5月25日江西省慈善总会捐助的20吨检验后的大米,在中华慈善总会和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安排下也送到都江堰市灾区。
  
  震不垮的农田
  废墟还在清理,心里还有无尽的悲痛,帐篷还不能每家都能分到,可暂时可以挡风避雨,可以安身的窝棚已经搭起来了。就在窝棚前面的田地里,遭了大难的村民已经开始了劳作,他们不能让已经成熟的油菜烂在地里,正抓紧收获油菜籽。田该耕了,秧该插了。他们不想误了农时。他们时刻都感受着党和国家的关怀,感受着来自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可他们也要生产自救。他们心里都很明白,那里损失了,这里不能再损失了。这里完全可以不损失,而且还要有更多的收获,一定要!
  农田是震不垮的。
  
  撤离
  那天,总能看到由北川县城和乡镇往外撤离的受灾群众。那时的北川县城已经完全不能住人了。北川县所属的一些乡镇也多数不能居住了。人们在政府的安排下正陆续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也有一些人投亲靠友,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2008年5月24日,绵竹
  
  绵竹的足迹
  他们在随时可能发生险情的绵竹灾区,把来自全国百姓、慈善界人士的问候、关爱,传递给那里的灾民、慈善志愿者、救护人员。这时是2008年5月24日的下午。
  他们是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大使、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鲁豫摄制组,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成员封如钟、四川省慈善总会慈善办公室主任郭正二等。
  鲁豫和摄制组的成员一行6人和抢险英雄一线志愿者陈岩,上午在成都华西医院慰问在那里治疗的伤员后,没有顾上吃午饭便直赴受灾颇为严重的绵竹。
  到达绵竹后,他们又赶赴更靠近地震中心的汉旺镇,和那里的人们亲切交流,冒着危险深入采访,及时把那里灾民的心声、灾区的现实状况、灾区人民对全国人民的诚挚的感激之情、灾区的爱,生动、真实、深刻地转达给广大观众、全国人民。
  鲁豫一行进入一间被震损的教室,收集散落在教室里的学习用品。
  
  绵竹市灾民临时安置点见闻
  在绵竹市,我们看到了灾民临时安置点里灾民丰富的生活。这个安置点首先安排的是来自汉旺天池乡等重灾区的村民。他们那里的一些村庄3/4已全部被毁,山与河都改变了模样。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回去,何时回去,怎样才能在那里开创新的生活。
  3/4的灾民们在这里已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每天都能吃到全国各地支援的饭菜,水也通了,大家不但可以喝上干净的饮用水,还有了洗澡、洗衣服的自来水。我看到一些孩子正在游戏,真希望他们尽快 摆脱灾难落在他们心底的阴影。
  我们还看到,还有不少灾民尚不能搬进正规的帐篷,只能在自己搭建的简陋的窝棚里。他们还需要帐篷啊!好在中华慈善总会援助的帐篷马上就要到了。
  
  过生日
  那一天刚好是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物资保障办公室负责人封如钟同志的生日,正在北京组织大家紧张地进行慈善筹募工作的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和总会项目部的同志们都想到了封如钟同志这一天的生日。范会长安排总会副秘书长项目部主任常寒婴与成都市的“好利来食品公司”联系为封如钟同志预订了生日蛋糕。那一天一大早我们便往地震重灾区绵竹进发,离开成都之前,“好利来”的两位服务员奔跑着把生日蛋糕送到了我们的车上,并祝福封如钟同志生日快乐。
  在行驶的汽车上也没放弃工作的封如钟,那一天晚上9点钟,就在抗震救灾的一线,过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日。
  
  2008年5月27日,绵竹
  
  安身——中华慈善总会援助的2000顶帐篷运抵绵竹
  只有两天半的时间,300顶由中华慈善总会捐助的帐篷便布满了这1.5万平方米平整后的土地。之前这里还是坑洼不平,堆积了不少碎石瓦砾的废弃的空地。上面只零星地摆放着受灾群众自行搭建的几个简陋的窝棚。在当地慈善会的安排下,“二炮”的官兵和中华慈善总会赤峰慈善志愿者队的25名志愿者日夜奋战,不但平整了场地、搭建了帐篷,还为这个帐篷区通了水电、修了厕所。至27日傍晚,原来住在窝棚和尚无落脚之地的受灾群众已陆续搬入了这崭新的帐篷,有了较为安定的暂时安身之处。
  
  2008年5月28日,绵竹
  
  绵竹的欢乐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朱焘、副秘书长张心国,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大使鲁豫及众多演艺界、体育界明星和在当地参加抗震救灾的赤峰慈善志愿者小分队的全体成员在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的陪同下于2008年5月28日到绵竹灾区,为那里的受灾群众带去全国百姓的问候与祝福。带去真情、友情和欢乐。
  
  向解放军致敬
  中华慈善总会朱焘副会长、四川省慈善总会杨秀华秘书长在中华慈善总会援助的帐篷区与在那里负责清理场地、通水通电、搭建帐篷的“二炮”官兵热烈交谈,高度赞扬他们为抗震救灾作出的卓越贡献,转达为灾区捐款的全国百姓和全国慈善组织对他们崇高的敬意。
  
  为赤峰慈善义工队伍的奉献喝彩
  赤峰的慈善义工小分队18名志愿者在绵竹地震灾区为抗震救灾连续作战、积极奉献。在为灾民搭建帐篷,平整、清洁临时居住环境的工作中,他们曾和解放军并肩作战,从早上一直干到次日凌晨4点。当地受灾群众、政府官员对这支义工队伍赞不绝口,赞扬他们是慈善的典范,最值得信赖和敬佩的好心人。
  朱焘副会长、张心国副秘书长、爱心大使鲁豫和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等都向这支义工小分队表示了由衷的敬意。朱焘副会长还深入到他们的住地,了解他们艰苦的生活,向他们表示慰问,为他们的奉献精神喝彩。
  
  总会领导与绵竹慈善会的同志们在一起
  绵竹慈善会的同志们地震发生后一直战斗在最前线,除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外,他们还多方联系海内外的慈善组织,为当地受灾群众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朱焘副会长一行在绵竹考察时,认真听取了当地慈善会副会长樊春梅的情况介绍,鼓励慈善会的同志们协助当地政府为战胜地震灾害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同志们
  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慈善办主任郭正二、工作人员张玲、孙静等在陪同慈善会一线工作组到绵竹考察慰问时,与当地慈善会的同志深入沟通,与驻地解放军的代表热情交流,高兴地与中华慈善大使鲁豫合影。
  
  2008年5月29日,四川省慈善总会
  
  5月29日,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朱焘、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心国和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慈善办主任郭正二拜访了在成都的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转达了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及全国各地慈善组织对四川人民的敬意和问候。
  
  2008年5月29日,眉山洪雅县
  
  朱副会长一行在四川眉山市洪雅县考察。相对汶川、北川等重灾区,眉山洪雅县不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但地震也给洪雅县15个乡镇,142个村16个社区带来灾难,81901户群众受灾,房屋倒塌2804间,损毁房屋25.3383万间,损失达到6.60亿元。灾情发生后,洪雅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生产自救,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带头为灾区捐款。县慈善会等民间团体也积极组织募捐,社会捐款共计达149.38万元。衣服、被盖、食品、瓶装水不计其数,义务献血活动也进行得非常好。
  
  2008年5月30日,绵竹
  
  送达帐篷区的问候与关怀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朱焘,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大使、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及凤凰台诸多著名主持人,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等在当地抗震救灾部队首长的陪同下,于2008年5月30日在地震重灾区绵竹由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二炮”官兵和赤峰慈善志愿者搭建的帐篷区,慰问受灾群众,为帐篷区医务所和当地老人院送去新飞冰箱厂捐赠的新飞冰箱。
  
  心贴心的交流
  “来,请吸一支烟。”知道老人吸烟,朱焘副会长俯身为老人点燃一支烟。而后又坐到老人跟前。老人高兴极了,他没有问眼前这位和蔼、善良、厚道的好心人是谁,只是觉得他好亲,自家人一样亲。老人特别愿意和眼前这位小弟弟一样的人说话,说心里话,滔滔不绝地说。朱焘副会长也喜欢听。能够仔细听他人的倾诉,是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难能可贵。
  大地震把老人的家全毁了,老人的两个孩子都是残疾人,虽说儿子、孙子都从即将倒塌的房子里逃了出来,可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老人非常乐观,说的都是高兴的事。老人一个劲儿地说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如何关心,说解放军多么好,说把帐篷送到他们眼前的中华慈善总会多么好,说自己虽然已经80多岁了,可还是要为生产自救、为恢复重建出把子力气。
  朱副会长看老人家里很困难,资助他200元钱。老人感激不尽,心里都是感恩。
  这时绵竹市慈善会副会长、民政局副局长樊春梅来了,告诉老人他眼前这位领导是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我们国家的一位部长级干部。老人吃惊,但更多的是兴奋。
  共产党有这样的好干部,慈善组织有这样的好领导,这不是百姓的幸福吗!
  
  2008年6月12日,汶川映秀
  
  地震一月后的映秀
  这一天刚好是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一天,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的邵家岩主任、救灾专员李凤亚和四川省慈善总会慈善办公室郭正二主任等到了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在映秀这个满目都是痛苦印记,也铭刻并继续铭刻着人间 真情的地方,慈善考察组成员在阿坝州慈善会秘书长、州民政局副局长的带领下,走过艰难崎岖的道路,考察映秀受灾情况,深入灾民安置区体验受灾群众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与需求。在重建工地,考察组成员与解放军和来自四川、广州等地的建设者交谈,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建设工程。在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映秀镇的帐篷里,考察组听取了州长、镇长等一线指挥的情况介绍,和他们商议中华慈善总会及全国的慈善组织怎样在这里更好地实施慈善救援,怎样更好地把来自民间的慈善捐助用到灾区最需要的地方。
  
  痛苦的印记
  走近映秀,一座座布满伤疤的大山便像荆棘一样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山上的绿色植被已经所剩无几,数不尽的树木随着崩裂的山石泥土滚入江中。山道边、农田中不时能看到从山上滚下的巨石。路上,我们还看到了断裂的桥梁、看到了被砸毁的汽车,不堪回首。
  忽然,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月前这里山崩地裂的恐怖情景……
  那位站在帐篷里,表情有些苦涩的男人是映秀镇的镇长。映秀镇的居民多半都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了,镇长当时正在检查工作的路上,所以没有被埋在废墟下。映秀镇已经是一片废墟了,映秀中学一座5层教学楼只剩下2层歪斜着摊在废墟上。一间已经没有了外墙又堆满了废墟的教室里还能看到被砸坏的课桌椅。映秀的电厂也只剩下了一些铁桩、铁架孤零零地戳在废墟上。
  那位站在山上,表情同样有些苦涩有些痛苦的男人是阿坝州民政局的副局长柯文全。他脸朝的方向有一片凸起的黄土堆,一幅“汶川地震映秀遇难者公墓”黑字白地的横幅醒目地横在那里。旁边是“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映秀遇难者”的条幅。不远处的地上埋了一只手指露在外面的胶皮手套,上面压着三块砖头,使人想起遇难者当时的悲惨状况。
  这些都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发起的“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的志愿者做的。该“中心”是在汶川地震后紧急成立的一个公益慈善组织,组长就是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
  柯副局长说,这里的百姓都非常感激中华慈善总会,感激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的志愿者们。这些慈善志愿者多次到映秀灾区,及时送来来自民间慈善的无限真情、温暖关爱。6月8日农历端午节那天,他们再一次到映秀,除送来了受灾群众需要的生活用品外,还为映秀遇难者遗体集中的掩埋地树立一个“公墓”的标识,并和当地解放军指战员共同修整出悼念平台。这是在汶川地震灾区为遇难者打出的第一个“公墓”的标识。当地百姓非常感激慈善人为他们亲人做的这些事,他们从此有了一个寄托哀思的场所。当天他们就在现场组织了一个简洁的悼念仪式。
  大地震在这里留下了痛苦的印记,也铭刻了党和政府、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比山河更强大的爱。
  
  重建的步伐
  我看到了深深的车辙的印记,就在废墟上,在坍塌的泥土上,旁边就是滚滚向前的江水。
  重建的车轮正把艰难险阻压在轮下。
  尽管痛苦的印记还横在眼前,可坚实有力的重建的步伐铿锵着已经行进在映秀山山水水的每一寸土地。一路上,我们随时都能听到机器的轰鸣,随时都能看到路桥工人和解放军修路架桥紧张、忙碌的身影。路边的巨大的石块正被一块块吊起,一条条新的平整、通畅、基础牢固的道路正往远处延伸。横跨岷江的一架断裂的大桥也即将合拢。在远处山腰一条新修的小道上,我看到一支解放军小分队正在徒步疾驶,那山体上有一幅由解放军悬挂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巨大条幅。震后一个月后的映秀,一片片的废墟正在被清理,一排排崭新的木板房正在建设之中。工地上几个由四川广元来映秀修建板房的工人对我说:“能给我们拍张照片吗?我们好想在这里的工地留个纪念啊!”我即刻把镜头对准他们连续按动快门。
  
  百姓生活
  都有帐篷住了,板房也在建设之中。在安置区,我们看到了那里居民的笑容,尽管不久前他们刚刚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居民家中的食品、生活用品许多都是慈善组织捐赠的。我们看到了他们基本正常的生活,街上的小卖部早就开张了,居民日常生活用的食品、日用品应有尽有。参与排险、恢复重建的解放军、工人也常常会光顾那里。水通了,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口。我看到居民踏过震后的废墟、陡坡走到出水的管道处,在那里取水、洗衣服。电还没有通,用电暂时还要靠发电机。出水口的上面石板上坐着几个孩子,他们的神情中还有忧郁和伤感。田地里的庄稼长势还好,玉米地里那个女孩儿的背影使我既感到慰藉又多少有一点伤痛的感觉……
  
  2008年6月17日,上海慈善在灾区
  
  为了上海慈善捐赠者愿望的圆满实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四川地震灾区的足迹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3天内就收到了来自上海各界的慈善捐款1.22亿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及时将第一笔捐款汇往四川省慈善总会,并与四川省慈善总会多次联系商讨如何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和四川灾区的实际需要用好这笔捐款。6月17日~19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援建工作小组一行5人赴四川灾区实地考察,与四川省慈善总会共同确定援建的慈善项目。
  他们踏上了四川地震灾区的道路,他们的心早就在这里了。他们是受上海众多慈善捐赠者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陈铁迪理事长委托赴四川地震灾区的援建工作小组组长、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正兴,副组长、基金会副理事长郭开荣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周剑萍,上海市慈善会副秘书长张燮树、庄严。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援建小组到达四川当天,在四川省慈善总会对地震以来一直坚守前沿岗位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表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全体人员对他们的敬意;与四川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领导座谈,商议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四川灾区的援建项目如何更好地落实。
  6月1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援建小组一行5人在四川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省慈善办主任郭正二和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成员李风亚等同志的陪同下,冒雨考察了绵阳安县和江油震损敬老院的恢复重建项目,考察并初步确定江油精神病优抚医院的重建项目。在绵阳的一条公路的汽车旁,他们和当地有关领导同志一起考察计划中新建的绵阳市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的地址。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
  6月19日返沪之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援建小组与四川省慈善总会签署了“关于援助四川灾区工作备忘录”。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援助四川灾区较为成熟的慈善项目,很快就会在新闻媒体公示,并稳步运行。
  
  2008年6月29日,四川省慈善总会
  
  抗震救灾现场会
  这是一次开在灾区的现场会,这是一次主题明确、高效简洁的会议。
  2008年6月29日上午,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在四川省慈善总会主持了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专题会议。中华慈善总会专程来四川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荣誉副会长滕和显、副秘书长韩京津、张心国、麻贵林等。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黄明荃、副会长张力、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秀华及四川阿坝、绵阳、德阳等地慈善会的代表;甘肃省慈善总会会长杜颖、副会长李天昌;陕西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黄广文、副会长李海乾等参加了这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灾区代表介绍了当地的灾情和灾后重建的设想,范会长等总会领导与大家共同商议如何在灾后重建中用好民间的捐款,初步确定了慈善会在灾后重建中的具体项目。
  
  2008年6月29日,绵竹
  
  在绵竹的考察调研
  29日下午,范宝俊会长一行到四川德阳市绵竹考察,听取了德阳市政府、市慈善会领导、绵竹市市委书记、副市长、慈善会会长的灾情及灾后重建设想的介绍。共同商议了慈善资金在绵竹灾后重建工作中的投入。并到汉旺镇等重灾区实地考察。
  范会长接受四川省电视台采访时,介绍了全国百姓和企业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组织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情况,高度赞扬大家情系灾区的慈善精神;介绍了中华慈善总会一线工作组怎样与四川省慈善总会合作,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来自民间的捐款和物品一分不少,一件不差地用到灾区最需要的地方;介绍了中华慈善总会与地方慈善会怎样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和灾区的实际需要确定灾后重建的项目。
  
  
  
  
  
  
  
  
  
  
  
  
  
  
  
  
  
  
  
  
  
  
  
  
  
  
  
  
  
  
  
  
  
  
  
  
  
  
其他文献
宜宾智轨  2月1日上午,政协第九届珠海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当天,多位市政协委员呼吁,珠海有轨电车占用了主干道原有的两条机动车道,但建成通车后使用率不高,日载客不足3000人,建议尽快拆除轨道恢复汽车机动车道。  而在1月29日上午,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省政协委员,宜宾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李学焦提出了加大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推广应用的建议。  珠海再次陷入有轨电车使
盗墓    北宋的苏辙,这时正任门下侍郎,而他哥哥苏轼在翰林院,他们兄弟俩昔日的一位老朋友希望得到一个官职,不好直接对苏辙说出本意,就先去见了苏轼,请求对方为他转达这个意思。  苏轼听了,慢条斯理地说:“听说有个穷人,没办法谋生,就想到去盗墓。当他掘破第一座墓时,见一裸体之人坐在那里,说‘我是杨王孙,没有东西帮助你。’此人系无神论者,死后以布裹尸掩埋。盗墓者又凿开一墓,这次用了很大的力气,因为墓很
中华慈善总会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这一刻,昆仑含悲,江河呜咽,举国同哀。  面对这场毁灭性的特大地震,中华慈善总会和它的三十余名慈善工作者、几百名志愿者以及成千上万名捐赠者以最有力的行动,忠实践行
2019年7月4日,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陶亮/摄)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红色革命圣地。  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谷底”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  “飞鸟腾猿,不能逾者。”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海龙屯,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的古称)土官在山地军事建筑方面的典型代
2007年5月21日,应瑞士诺华公司的邀请,由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为团长,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赵治辉、邓培星,总会外事委员会主任麻贵林,《慈善》杂志执行主编李玉林为成员的中国慈善代表团到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诺华公司总部访问。  走近诺华总部办公区,一幢幢造型新颖且人性化颇足的大厦映入眼帘,大家顿感新奇和兴奋。我们熟悉的朋友,严谨、干练、和善的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李振福和漂亮的诺华公司集团执行委员会秘书
2008年4月11日上午,中华慈善总会“澳门粤剧曲艺总会捐赠仪式”在民族饭店东厅举行。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先生、荣誉副会长赵治辉先生、秘书长刘国林先生,澳门立法议员、澳门粤剧曲艺总会顾问周锦辉先生,以及捐赠方代表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会长林凤娥女士、顾问蔡敏仪女士、邵国希女士、监事长蔡满芝女士、总理事张淑霞女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捐赠仪式上,澳门粤剧曲艺总会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港币5,696,530元
199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看到了那个叫易云的女孩儿,地点是位于北京二龙路新龙大厦7层的中华慈善总会。  易云来自湖南石门县夹山镇一个美丽却贫困的小山村,她是阎明复会长特意邀请的客人,那年11岁。易云在人群中总是悄无声息地眯在一旁,也不抬头观望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生怕别人注意到她似的。她很瘦,细细地站在那里,微红的脸颊上浸着一种让人有点心酸的羞涩。她的面部特别,难看!唇、腭都是开裂的,裂缝能放
6月16日晚,“为了我们的孩子”大型慈善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展示了中国人民举全社会之力关爱儿童,保障儿童生存权和健康权的炽热情怀和崇高善举。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民政部、卫生部、文化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慈善会代表,社会各界爱心
野生兴安杜鹃近来因“枯木逢春”走红网络,又因“破坏野生植物”而令人憂虑。野生兴安杜鹃究竟为何物?为何会走红网络?如何加强保护?本刊记者展开了调查。“禁花”网上走俏    一到春天,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杜鹃漫山遍野,成为一道美丽风景,因此又被称为“满山红”。近日,野生兴安杜鹃因“枯木逢春”“死而复生”的名头,走俏网购平台。  本刊记者查询《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发现,野生兴安杜鹃是黑龙
吉普越野车也开不进去了,我们就徒步走在泥泞湿滑的小路上。那往下延伸的小路开头很陡。得小心,不然会滑下去。渐渐平缓了,那破败的茅草屋就在小路尽头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茅屋的屋脊处已经露天了,屋顶的茅草上还有残留的黑色、白色的塑料,这就是当初低档冰雪的盾牌。屋顶上露着的茅草很难看出草的模样,有的地方竟然已经长出了青苔。墙是黄泥巴的,已经有了裂纹,有了裂纹的土墙还能隐约看到用白灰写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