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消退与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中国人口红利消退的现实境况,整理、分析当前研究下的人口红利消退的背景及其带来的制造业困局。重点研究在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背景与人口红利消退的条件下,各受影响主体如何互动共同去打破坚冰,破解我国人口結构的现状,以及制造业怎样从自身出发寻求产业的自救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红利;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面对“人口红利”消退的宏观背景与中国经济形势,对于复兴中的中国如何更好的跨过这一道坎,将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对于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制造业尤其关键。
  二、中国广东佛山制造业现状
  1.佛山制造业发展较快,但第一、三产业相对滞后,总体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的不协调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第一、三产业会拖累第二产业的发展。进入2012年以来,佛山制造业就面临着内需不足,外需压制的行业特点。为了证明2011年前第二产业的超快发展,这里主要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佛山工业总产值1.5亿万元,居全国工业城市第五位,佛山第二产业占广东省GDP64.6%的比重,第三产业占广东省GDP33%的比重。
  2.佛山的制造业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更多的是从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初期发展比较粗放,产业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当前广东佛山市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划面积已经达到34%。土地资源紧张成为佛山最大的瓶颈制约。
  3.佛山的第二产业结构体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第二产业中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玻璃制品等高耗能、污染重的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高科技、轻污染的行业发展相对的滞后。
  4.佛山的行业产业趋同化,各地产业资源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制造业缺乏长远的规划,较为重视眼前的利益结构模式。这里不仅是广大佛山存在这种情况,相应的是广东的其余工业城市更是相互不理性共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的。
  5.佛山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强,制造业分布较广,但制造业关键技术水平低,机械化程度并未满足当前的经济结构发展需要。企业自身的创新,技术发展能力有限。制造业本身并未去研究有利于生产、文化的新技术,较多的是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
  6.佛山制造业工资报酬体系不完善,工人工资水平较低,相应的工人福利、权利等保障严重缺失。调查数据显示,以2010年的狮山镇为例,狮山镇工人的平均工资在一千五百元左右,工人一周分为早、晚班制,休息时间不断的被压缩,工人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其中对于工作在陶瓷行业的工人,他们还得忍受对身体的透支,工厂的安全保护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总体来讲,工人生产,生活环境较差。
  三、人口红利消退下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思想与文化融合,打破传统择、就业观念的束缚。国家应着手对根本上的家庭观念变革,去除其中的隐性金融关系,建立多以亲情为主,从而让年轻人更自立,更趋于进入有创新空间的制造行业;具体在思想建设方面努力,重新定位青年在当前新经济时代应处于什么样的就业地位;大力鼓励人才的创新、流动与行业人才的互补;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提高劳动力的水平与素质。对于广大劳动工人来讲,各主体——国家,行业协会、制造业应在工人的工作之外更多的去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品质,让基层的工人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近些年来,工人的精神生活出现大的问题,工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知道的他们就是生活水平很低、收入低的一群人;在无能为力下,他们选择了极端——死亡,我们知道的富士康事件,富士康公司工人的跳楼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人生价值失去方向的体现,思想空位严重。
  2.制造业内部转型。制造业组织、决策“大脑”的转型升级:首先,制造行业管理组织结构的革新,形成有效率、和谐的管理文化:以科层制管理结构为主体,辅以社群化的工作团队建设;同时企业坚持决策民主化,执行一体化。其次,在生产制造中,企业的行动以创新员工为主,领导为辅;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命令与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合作支持的关系;最后,企业在以上的管理中逐渐的注重培养、形成以“责任、荣誉,精细,博爱”为主体的企业文化。
  3.制造业外部转型。多元资本融资方式:制造业改变原有仅主要依靠银行的资本融资方式,更多的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与外资。具体的融资方式有:制造业的整体上市,制造业的产业分拆项目融资,个人私人贷款,产品效益融资等。构建区域产业互助与兼并破产:制造行业互助机制的建立,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联合帮助机制。当时机成熟时,制造业还可以联合、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对于无力更新与发展的中小制造业,国家宏观引导,制造行业自我的兼并破产,真正的实现制造业的转型。
  四、结论
  本论文以中国广东佛山制造业为参照,提出了人口红利消退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具体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改良应让主体制造业通过行业内部转型与外部转型、系统的自救;同时,国家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各项有利于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辅助条件,从环境、资源、技术等具体层面调控制造业的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中纤财评: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论中国制造业如何过冬
  [2]蔡昉.人口红利消失之后[J]. 财经杂志.2010. 2010(23)
  [3]黄元山.人口红利是另类杠杆[N].中国证券报.2010(08)
其他文献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由三个逻辑层次组成.首先是对过去极"左"教育思想和路线的拨乱反正;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的目的和发展的方向;再次是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政
【摘 要】质量和成本是工业企业的生命线,成本控制在工业企业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为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  成本作为一种资源耗费,是企业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成本目标,对实际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控制,及时发
朱敦儒前期隐居,盖有沽名钓誉,以求高就之意;后期隐居,则因历经政治风波,加之年事已高,对功名利禄超然物外了。朝野认为朱敦儒“有经世才”,朱在词中亦言有“奇谋”、“奇才”,究其实
以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为依据,对照王恽生平经历,结合作品的背景,考订<大全集>中散曲的写作年月.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乡镇经济也随之兴起,而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先分析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意义,然后阐述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乡镇财政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旨在为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乡镇财政;对策  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基层组织,乡镇财政在规范财政资金使
苏轼《念奴娇&#183;赤壁怀古》中“我”的句读、“故国神游”、“多情人”的解读等几个问题一直有较大争议。这些争议表面看来是断句与词语诠释的问题,争论往往陷人词律与考证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多层建筑物发展的产物,其概念经历了一个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三元论的演变过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专有权、持分权和成员权构成,其中专有权是建筑物区分
周恩来的完美人格的形成 ,是唯物史观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也是他一生笃实践行的反省与磨练的结果。
大学生是较早、较多地走进网络时空的群体,他们出于摆脱束缚、社会交往、自我实现、轻松休闲等需要接触网络社会,但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鉴别是非能力有限,易受到不良影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