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示范法,提升水墨画教学效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要积极使用示范法展开教学,提升水墨画教学的效率。在水墨画教学中,通过局部示范、步骤示范、修改示范和对比示范等方法,都能让学生关注水墨画的关键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水墨画修养。
  【关键词】示范法;水墨画;初中美术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以水墨作为绘画的材料,运用水墨画法展开绘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介绍和水墨画有关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展开水墨画创作,能促使学生提升美术赏析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水墨画的技巧较为复杂,给人博大精深的感觉,学生很难掌握其笔法。在教学中不妨充分使用示范法展开教学,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促使学生提升水墨画的创作能力。
  一、局部示范,随类赋彩
  由于水墨画中有一些特别的技巧是学生很难掌握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些重点内容展开教学,采用局部示范的方式突出这些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对水墨画的技巧有充分的了解。此后组织学生展开自主练习,看看是否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让学生对水墨画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依次展现文房用品和用笔、用墨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要多演示几次,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以“干湿浓淡”等不同的用墨技巧为例子,教师反复示范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总结,鼓励学生说说不同墨色的特点是什么,并思考墨色的干湿浓淡和中锋、侧锋的使用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局部示范后,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调整墨量的多少和用笔的方法来控制墨色。学生逐步掌握了用笔的技法,对水墨画的兴趣也变得更为浓厚。
  在局部示范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用笔和用墨的技巧,分别展示中锋、顺锋、逆锋等的使用方法。还可给学生介绍墨分五色,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调整墨色的浓淡,让学生了解随类赋彩的创作方法。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关键步骤,提升美术修养。
  二、步骤示范,展示过程
  在水墨画教学中还要一一给学生展示具体的绘画步骤,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能让学生了解创作水墨画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体了解了绘画的先后顺序,认识到了要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此时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究若调换了绘画的步骤,是否会让绘画作品展现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在尝试创作“泼墨荷花”的时候,采用步骤示范的方式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幅水墨画的创作过程。首先给学生展示荷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进入到唯美的意境中。此后引导学生思考荷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思考在绘制每一个部分的时候可以使用怎样的绘画技巧。在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排版,回忆自己看到的荷花形貌,思考要怎样合理地安排画面。在构思完成后,示范具体的绘画过程,鼓励学生思考:“在画荷花的时候,要分别画荷花的叶子、根茎和花朵,你觉得要怎样安排绘画的先后顺序呢?”最后鼓励学生思考:“在完成荷花主体部分的创作后,要怎样修饰一下呢?”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整幅画的创作过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水墨画的创作。
  步骤示范的方法能让学生对水墨画的整体构图、用笔和对墨色的处理都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看着水墨画的诞生,水墨画在学生的心中不再是神秘的事物,这样学生自主创作的兴趣也会得到提升。
  三、修改示范,突破共性
  在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某些学生的作品比较优秀,但是也有的学生作品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此时可采用修改示范的方式,选择各种焦点问题,引导学生進行具体分析,看看该怎样修改这样的作品。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修改中获得进步。
  例如,在学习“水墨探索”的时候,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索的活动,看看怎样才能合理修改,让作品变得更好。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幅作品的配色显得太突兀了,绘画的题目是《早春的树》,大家都知道,早春的时候树木刚刚长出来,所以应该是嫩绿的,但是这幅画中,却给人一种墨黑的感觉,我觉得不是很适合。”还有的学生提出:“我觉得《早春的树》是想要展现出春天百花盛开的场景,但是我觉得这里头的颜色太多了,显得大太复杂了,这样树叶的墨色都凸显不出来了。”此时鼓励两位学生参与到改画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绘画中,看看修改的效果如何。
  在指导学生修改的时候要鼓励学生突破共性,尝试画出自己的个性。可鼓励学生从构图方式、用墨的方法等若干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其中的问题所在,挖掘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
  四、对比示范,判断求真
  对比示范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方法,当学生对某些问题存在矛盾观点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示范方法,鼓励学生各自展现自己创作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理念,并让其他的学生进行对比鉴赏,看看谁的观点更为正确。
  例如,在学习“名画中的肖像”的时候,鼓励学生展开对比示范的活动:“大家尝试用水墨画画一下自己身边的同学吧,看看谁的画最像,最能凸显出同学的特点来。”在学生完成绘画后,鼓励画同一个人的学生将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鉴赏,从构图、五官的搭配、色彩的控制等方面入手进行对比。有学生便提出:“这两幅作品各有千秋,但是这幅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更为柔和,我更加喜欢。”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性判断,表现了审美感受。
  在鼓励学生进行鉴赏对比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围绕墨色的使用、色彩的搭配、构图问题等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辩论、示范绘画等方式进行探讨,促使学生提升对水墨画的认识。
  示范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具体演示和示范性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示范中获得直观感受,从而形成感性认知,这种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美术修养。在初中美术水墨画教学中要积极运用示范法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提升水墨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初中美术课水墨画教学优化设计[J].美术文献,2019(2):100-101.
  [2]张慧.初中美术课堂水墨画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8(33):25-26.
  [3]蒙树健.初中美术教学中水墨趣味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112.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  本课设计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指导,遵循任务型教学中“做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基于新课程标准,就怎样实施语法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复习活动中巧妙引入、呈现语法;在模仿与语境运用中感知、理解语法;在教师引领下归纳语法;在练习中融化语法;在运用中活化语法,在写作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整节课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识别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引
【摘要】“随文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合理而巧妙结合文本中的内容而进行的小练笔训练,它注重的是把读和写融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作用。而这种练笔方式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不会对学生造成负担,而且完成的效率高,效果显而易见。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练笔点,根据学情特点、年段特点,确定不同程度的要求,以小练笔为铺垫,将课堂上的这小练笔和习作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渐进形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英语阅读能力更高,技巧性更复杂。为了让中学生可以适应更高难度的英语阅读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如对语言内容的深度解读,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性分析,以及阅读方式的转换培养。本文将结合思维导图模型,初步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在英语课堂上植入思维导图模型思维,以及利用思维导图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英语阅读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心理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其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从教师的视角看,90后学生表现出来的任性、脆弱、缺乏耐性,表现欲强,叛逆性格明显等,导致遇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经不起挫折、时有畏难情绪,不相
人类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尤为重要,而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的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语文教学,也势必成为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毋庸讳言,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摘 要:中学美术教育长期以来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但现行教育体制下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发现美;多媒体手段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我国教育环境中,中學美术教育课程不是必考科目,学生及家长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
1.1.1 微视频: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球是圆形的吗?  ②地球表面有高低起伏山川湖泊,为什么地球仪却是正球体呢?  ③为什么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而不是其他形状呢?  1.1.2 微视频:  《如何判定极地地图中的东西经?》  1.1.3 微视频:  《东西半球怎样分?》  关键概念: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东经度、西经度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东西半球的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作者针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并论述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课程;以读促写  长期以来,山区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针对性,未能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写作成为广大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现状,我
一、教学背景  教师普遍认为词汇课好教,然而审视周边的词汇课,笔者发现在词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对新授词汇“音、形、义”三个维度的呈现没有合理的设计,不符合小学生习得语言的规律;词汇的教与用常常脱离语境和语篇,多采用机械操练和重复带读的方式牵引学生学习;更有一些课堂徒有热闹的表象,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然教学实效甚微,学生会说不会用,会认而不会写,会听而不知义,亦没有真正得到语言、品质、思维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氛围也不太浓。一般说来,数学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会成为学习数学强大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習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效果就适得其反,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数学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