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挖掘正能量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群体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青少年崇拜偶像,本质上是将对自身的美好愿景和自我期待投射到偶像身上,从偶像之中寻求自我满足感和精神的寄托。偶像崇拜本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一种心理诉求,但是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半成熟的状态,同时在“同伴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偶像、效仿偶像的行为。
  一、问题分析
  针对学生偶像崇拜这一现象,教师应有的思维方式,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明晰方向
  思维偶像崇拜现已成为了中小学生群体中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不少教育研究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展开了调研和分析。据调查,不同于传统的“偶像无用论”,许多中小学生对偶像的定位是“喜欢的形象”“奋斗的目标”“学习的榜样”。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偶像对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能采取忽视、摒弃、回避的消极态度。
  2.走近学生,关注诉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思维是特殊的自我中心主义,师生之间若只有正向或强化性的回应,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会让这些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难过、挫败,乃至阻抗等心理因素。教育工作者走近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从而走近学生。
  青少年崇拜偶像,本质上是将对自身的美好愿景和自我期待投射到偶像身上,从偶像之中寻求自我满足感和精神的寄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在偶像崇拜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3.挖掘能量,因势利导
  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标志性行为,学生会表现出对敬仰人物的迷恋和追逐,但也会表现出盲从,缺乏独立性思考和思辨性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偶像,学会辨析偶像身上的优缺点。
  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还利用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引导学生学习偶像身上的正能量。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和领悟道理,远比教师的长篇大论更易让学生接受。
  4.多元偶像,吸取能量
  研究表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對象往往是明星崇拜,这一比例远远低于杰出人物崇拜。大众媒体也往往热衷于大肆炒作各种明星的绯闻轶事,给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选择带来了不利影响。而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多元的精神滋养。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帮助学生塑造多元偶像,让科技、艺术等各行各业的精英成为中小学生精神力量、榜样力量的来源。、
  二、对策措施
  1.深入调查,知己知彼
  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班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寻找学生在偶像选择方面的范围、类型和侧重点,才能对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处理作好一定的准备。了解了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之后,教师也可以注重搜集相关偶像资料,分析学生崇拜对象的优缺点,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和正能量。
  2.关注个体,挖掘诉求
  青少年崇拜偶像,本质上是将对自身的美好愿景和自我期待投射到偶像身上,从偶像之中寻求自我满足感和精神的寄托。对于学生个体,教师可以采取私下谈话法和日常观察法,了解学生崇拜偶像背后隐藏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例如学生是因对自身外表的不自信而将关注点重在偶像的外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悦纳自我。
  3.小组研讨,明析方向
  学生中小范围的偶像崇拜,教师可采取小组研讨法。比如在小组内部展开对某个特定偶像的探讨,分析偶像身上存在的优缺点,探讨偶像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并设置一名学生作为总结发言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减少自身说教式的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的时候在大方向上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总结。
  4.班会探讨,增强影响
  假如班级出现大范围的偶像崇拜现象,教师可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班会前期教师可提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偶像崇拜方面的现状;班会过程可以选择“班级辩论会”“新闻播报”“小组分享”等方式;班会后期可以设置班级偶像文化墙,学生每日在文化墙上分享自己偶像的闪光点,在班级传播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5.多元偶像,文化育人
  偶像身上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工作者就要重视塑造中小学生的多元偶像,在道德、科技、文化等领域挖掘代表性人物的精神力量和榜样力量。可以采取“榜样分享法”,鼓励学生挖掘不同领域的精英人物。还可以采取“榜样推举法”,推举“校园偶像”“班级偶像”等,挖掘不同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是在某个领域内有杰出表现的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
  借助深入调查知己知彼、个体谈话挖掘诉求、小组研讨明析方向、班会探讨增强影响,最后通过多元偶像实现文化育人,这一系列措施,让教师成为孩子“心理上的同龄人”,引导和激励青春期学生在学业和品德上实现“自我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我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球迷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举足球做例子,很可能一支严格贯彻教练战术意图的球队,打起比赛会显得非常僵化和死板。
手枪局,一向以非常规著称的Project.kr一如继往的执行他们的倾斜防守战术,3人摸到a区阁楼前点,其中的2人下到红房下,发现wNv仍然集结在中门远端。Project.kr CT中门试探性的侦察遭受打击,1人在中路被击毙,wNv立刻转攻b点,防守B区的solo被迅速击毙,仅剩3人的情况下,Project_kr的手枪技术再次得以展现,ryu强硬的在b点连续击杀2名T,顶住了第一波进攻。而后驰援的s
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研究,侧重在教学理论的整体策略研究以及针对高中教学的案例研究。相对而言,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况,从案例实施角度研究的文章还不是很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教育培养计划,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落实核心教育的理念。  一、设计有现实探究意义的情境问题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在《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用《宣传画前排队领救济》与《农场主销毁牛奶》两张旧照片
近日,中广网(全称中广亚广播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于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其代理新作——《飘流幻境》随后展开公开测试。
  
“随堂微写作”,是指在“读写共生”的理念下,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目标,将阅读课与写作课统一在同一课时同一知识点(训练点)的语文课堂,即在“一课一得”的价值追求和“作文从模仿开始”的口号下,将一个课时的语文课堂分为两段,前一段为阅读课,后一段为写作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中既有阅读价值又有写作价值的同一知识点或训练点,既“预设”又“生成”的一种微型写作教学活动。  在初中语文随堂微写作教学中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既生瑜,何生亮”。
阅读,让学习更精彩  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万事都不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该如此。  阅读是需要长期学习的探索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意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应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其阅读的效率。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路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为学生阅读教学开创了一片
我们日常接触电脑最多的外设就是键盘和鼠标,键盘兼具游戏和工作的任务,它的科技含量虽然比不上处理器等电脑核心部件,但是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键盘也不是很容易的,盲目的品牌崇拜是不可取的,因为键盘要适合自己的手感,尤其是电竞玩家,可以说键盘在游戏中是至关重要的,劣质的键盘会让自己的手和腕关节不舒服。各个厂商在键盘上都不断地推出新品,人体工程学,多媒体等概念已经被反复的使用,而小编今天给大家推介的是几款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