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山东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呈现井喷之势,自海洋之滨到鲁西平原,从黄河之滨到运河之畔,无论是传统行业的主动转型,还是新兴行业的破土新生,都展示着地方部门对电子商务这一重要经济发展机遇的高度关注。
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挑剔,不嫌贫爱富。无论在经济发达的胶东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市,它都可以与地方特色经济做到无缝链接。在多年的发展与孕育之后,电子商务已经与山东县域特色经济完美融合。但是,通过对十余个山东电子商务发展特色县的走访,我们发现,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电子商务的意义在于锦上添花。而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区县,电子商务就是雪中送炭,是不容错过的致富之路。
农田触网 电商打造金菜篮
山东是农业大省,更是蔬菜大省,菜篮子“触网”在很多地市早已不是新鲜事。
今年前10个月,安丘农产品网上销售额为12.3亿。企业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销售大姜、大葱、地瓜干、咸蒜等特色产品。由返乡农户自发创办的顺为电子商务201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30万,发送包裹12.6万个,其中销售生姜38万斤、大蒜4万斤、山楂系列2.4万斤、杂粮类约14万斤。安丘农业基础良好,标准化体系成熟,通过电商载体,极大推动当地农产品上行。当地的石埠子樱桃、柘山花生、辉渠小米等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擦亮农产品质量安全金招牌,安丘正在对所有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如今,以安丘市商务局为主导,在每个村都设立农产品检测员,与农户共同进行产品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形成产地准出二维码。全部流程由政府出资,农户不需要掏一分钱。“农产品贴上二维码,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详细信息。”安丘市商务局局长王明强介绍。目前,安丘市已对大姜、大葱、萝卜等18种原产地种植类食用农产品推行了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制度。预计到2018年,当地所有农产品将全部纳入追溯。
在山东另一大蔬菜产地聊城莘县,全省第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已经成型。他们的果蔬农产品不仅在北京设立销售专区,直供港澳,部分产品甚至出口远销,到俄罗斯人的餐桌上。
围绕着助力当地农产品上行,莘县的电子商务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在莘县燕店镇百巷村瓜果电销便民服务站,农村淘宝合伙人小马介绍说,这个村的特产是香瓜,每年“五一”前后香瓜上市时,大多数农民都在为销路发愁,自从加入了农村淘宝平台,这里的特产果蔬就打通了崭新的、强有力的销路,今年通过微信、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一天下单近四百单,老百姓从被动等顾客变成主动找销路,销量各种翻番。
以乡村超市为依托,2013莘县在各村建立了邮政便民服务站,利用邮政物流现成的渠道对农产品进行配送,去年一年,仅一个村的邮政便民服务站营业额就达到100多万。
网红时代 卖产品更卖品牌
你见过党委书记开直播当“网红”的么?今年6月,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党委书记徐海勇在某直播平台当主播,推介栖霞苹果、樱桃,引发数万人围观,一夕之间,徐海勇成了“名人”,而烟台苹果的销量也来了一次小高潮,“只要能让栖霞大樱桃的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农民可以增收,我愿意当‘网红’。”不过,用徐海勇的话说,栖霞苹果上线销售,与烟台苹果的总量销售相比,不足为道,线上推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栖霞苹果的知名度,进而树立其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地位。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栖霞苹果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今年10月,全国第一家从事产地果品拍卖的专业公司——栖霞果品拍卖中心正式启动。借助价格杠杆,实现产销深层对接。苹果收购从过去的小而散,逐步向标准化、订单化、规模化转变。
距离栖霞不远,莱阳梨的品牌也早已叫响全国,沙田果业合作社社长王俊杰今年只有28岁,这个返乡的大学生,利用电商手段帮助乡亲们解決“卖梨难”的问题,他联合本村30户梨农,创办“沙田果业合作社”联合当地农民组成种植基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标准化模式,线上互联网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结合,帮助当地农民把他们生产的优质水果送到每一个城里人的餐桌上。2015年,经过选果、包装、定价、物流等方面的周密准备,“沙田果业”一炮打响,阿里年货节头15天,网销莱阳梨13620箱。2016年,合作社通过淘宝、京东及一些地方特产的App发起莱阳梨的预售活动,2600多箱莱阳梨还未下树就已被订空。
不仅仅是莱阳梨产业,目前,由莱阳市市场发展局主导的“绿色大厨房”品牌计划也已启动,通过培育“莱阳绿色大厨房”区域公共电商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溢价。莱阳的传统强势企业同样在网络端发力,鲁花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宣传和总部电商硬件建设等,2015年,公司网络零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117%,创造利润4000万元。据统计,互联网上每销售1000瓶花生油,就有766瓶是鲁花品牌。
在栖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将“鲜”“脆”“甜”点进王小二果园淘宝店,没有太多繁复的装饰,鲜红欲滴的红富士大苹果就是最好的名片。如今这家网商有3个包装基地和4个合作冷库,去年的营业额达到7000万元。同样回乡创业的林建琪创办的自主品牌“辛味道”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到8点半左右的时候,果品成交量已达到5000多单。
园区孵化 催生经济新活力
莱西,胶东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城市,然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部分企业无法适应新形势纷纷转产。“开发区大多贴城建设,随着城市的扩张,污染大的制造业也已不适合在此布局,部分厂房未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已空置。”莱西经济开发区管理人员介绍,如何让这些落后产能迸发出新活力?莱西开发区管委会决定对老旧厂房实施“腾笼换鸟”,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布局电商产业园。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容纳全市超过80%的电商企业。 “莱创空间”电商产业园的前身是已迁出的友好医院,园区为电商企业提供有创业辅导、研发指导、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等服务。道一科技孵化器是“莱创空间”培育的企业代表,现有在入孵企业21家,其中收入过百万企业10家,30%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像“莱创空间”这样由废旧厂房和“僵尸企业”改建而成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在莱西经济开发区共有4处。“政府出资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改造,配套卡位桌椅,接入高速宽带。电商企业入驻产业园除电费外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进入国际市场较早的出口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利用互联网手段转型升级,并利用其优势帮助地区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老牌服装企业乐好集团投资兴建莱西市跨境电商园,园区备有强大的智库团队,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特点为企业量身打造转型方案,协助传统出口企业拥抱互联网,促进转型升级。
与莱西的转型不同,菏泽作为山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正借助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和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区的优惠政策,成为山东电子商务发展的鲁南高地。
借助当地牡丹特色产业发展,菏泽市牡丹区在用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区内天华、银田、龙田等6个特色产业园膨胀式发展现有企业800余家,形成了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電子商务聚集区。从搭建网上平台、引进物流配送、成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各方面实现了农村电商服务功能由单到全、由弱到强的转变。仅天华电商产业园,今年1~10月份就实现电商交易额60亿元,双十一当天,园区单日交易额达1.5亿元,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成长为全省要素最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电商产业园区之一。
抱团触网 产业发展新态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特色电子商务的崛起,单打独斗闯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抱团发展成为闯荡世界的新趋势。
荣成,有“海上粮仓”之美誉,人和镇是荣成市海产品加工第一镇,全镇几乎家家都有晒场,但由于缺乏品牌和知名度,渔民精心晾晒的海产品通常被烟台、日照等地的批发商买走,只能赚取少量“辛苦钱”。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地于去年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区域内产品资源,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统一发货的方式、通过平台聚合促使企业抱团发展,打造荣成干海产品大品牌。目前园区已有乐鲜岛、瀚海电商等70余家企业入驻,开设店铺130余家,日均发货量在1000单,累计交易额2000多万元。此外,产业园还为电商从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辐射整个荣成。
与荣成相隔千里的桃乡肥城,虽然没有园区建设,但是同样发挥集体动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也在发挥作用,“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网商”的模式越来越成熟。潮泉镇的孤山村有丰富的干鲜果、畜禽等特色产品资源,2015年,村里组建了电商服务站,聘请了专业电商人员,与村里开淘宝店比较早的电商示范户,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并为全村电商提供网销商品的设计、包装、物流配送等跟踪服务。全村已有40多户群众开设的60余家淘宝店铺,全村的网上营业额也达到了1200多万。在泰安影响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网上辅导、实操训练,先后培训农村青年2000多人次,先后培植发展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村级服务点12个、个体电商260个,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电商孵化器。
如今,京东泰安特产馆落户肥城,在整合本地产品资源的同时,也为肥城市网商提供线上销售的货源。目前,馆内产品有400余种,上线的产品主要有泰安煎饼、高粱饴,东平鸭蛋、糟鱼类等,宁阳大枣,肥城桃木制品等,其中,香煎煎饼、泰山杂粮煎饼等各种煎饼产品牢牢占据销量榜首,成为山东人走遍天下也放不下的爆款美食。
小“散户”抱团闯世界,大企业集团同样共建平台,谋求电商新发展。2016年8月,山东首家海洋商品交易市场——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荣成。荣成8家大型渔业企业参股,成为荣成电子商务助力海洋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海商中心是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海洋商品市场试点,是集电子交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电子交易平台、仓储物流、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等业务的协同互动,由单一的电商服务转为全方位供应链服务。借助其资源集聚和信息集成优势,海商中心正在统一整合荣成海洋食品产业资源,推进“鸡鸣超市”“海驴集市”平台建设。
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挑剔,不嫌贫爱富。无论在经济发达的胶东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市,它都可以与地方特色经济做到无缝链接。在多年的发展与孕育之后,电子商务已经与山东县域特色经济完美融合。但是,通过对十余个山东电子商务发展特色县的走访,我们发现,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电子商务的意义在于锦上添花。而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区县,电子商务就是雪中送炭,是不容错过的致富之路。
农田触网 电商打造金菜篮
山东是农业大省,更是蔬菜大省,菜篮子“触网”在很多地市早已不是新鲜事。
今年前10个月,安丘农产品网上销售额为12.3亿。企业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销售大姜、大葱、地瓜干、咸蒜等特色产品。由返乡农户自发创办的顺为电子商务201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30万,发送包裹12.6万个,其中销售生姜38万斤、大蒜4万斤、山楂系列2.4万斤、杂粮类约14万斤。安丘农业基础良好,标准化体系成熟,通过电商载体,极大推动当地农产品上行。当地的石埠子樱桃、柘山花生、辉渠小米等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擦亮农产品质量安全金招牌,安丘正在对所有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如今,以安丘市商务局为主导,在每个村都设立农产品检测员,与农户共同进行产品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形成产地准出二维码。全部流程由政府出资,农户不需要掏一分钱。“农产品贴上二维码,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详细信息。”安丘市商务局局长王明强介绍。目前,安丘市已对大姜、大葱、萝卜等18种原产地种植类食用农产品推行了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制度。预计到2018年,当地所有农产品将全部纳入追溯。
在山东另一大蔬菜产地聊城莘县,全省第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已经成型。他们的果蔬农产品不仅在北京设立销售专区,直供港澳,部分产品甚至出口远销,到俄罗斯人的餐桌上。
围绕着助力当地农产品上行,莘县的电子商务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在莘县燕店镇百巷村瓜果电销便民服务站,农村淘宝合伙人小马介绍说,这个村的特产是香瓜,每年“五一”前后香瓜上市时,大多数农民都在为销路发愁,自从加入了农村淘宝平台,这里的特产果蔬就打通了崭新的、强有力的销路,今年通过微信、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一天下单近四百单,老百姓从被动等顾客变成主动找销路,销量各种翻番。
以乡村超市为依托,2013莘县在各村建立了邮政便民服务站,利用邮政物流现成的渠道对农产品进行配送,去年一年,仅一个村的邮政便民服务站营业额就达到100多万。
网红时代 卖产品更卖品牌
你见过党委书记开直播当“网红”的么?今年6月,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党委书记徐海勇在某直播平台当主播,推介栖霞苹果、樱桃,引发数万人围观,一夕之间,徐海勇成了“名人”,而烟台苹果的销量也来了一次小高潮,“只要能让栖霞大樱桃的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农民可以增收,我愿意当‘网红’。”不过,用徐海勇的话说,栖霞苹果上线销售,与烟台苹果的总量销售相比,不足为道,线上推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栖霞苹果的知名度,进而树立其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地位。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栖霞苹果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今年10月,全国第一家从事产地果品拍卖的专业公司——栖霞果品拍卖中心正式启动。借助价格杠杆,实现产销深层对接。苹果收购从过去的小而散,逐步向标准化、订单化、规模化转变。
距离栖霞不远,莱阳梨的品牌也早已叫响全国,沙田果业合作社社长王俊杰今年只有28岁,这个返乡的大学生,利用电商手段帮助乡亲们解決“卖梨难”的问题,他联合本村30户梨农,创办“沙田果业合作社”联合当地农民组成种植基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标准化模式,线上互联网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结合,帮助当地农民把他们生产的优质水果送到每一个城里人的餐桌上。2015年,经过选果、包装、定价、物流等方面的周密准备,“沙田果业”一炮打响,阿里年货节头15天,网销莱阳梨13620箱。2016年,合作社通过淘宝、京东及一些地方特产的App发起莱阳梨的预售活动,2600多箱莱阳梨还未下树就已被订空。
不仅仅是莱阳梨产业,目前,由莱阳市市场发展局主导的“绿色大厨房”品牌计划也已启动,通过培育“莱阳绿色大厨房”区域公共电商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溢价。莱阳的传统强势企业同样在网络端发力,鲁花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宣传和总部电商硬件建设等,2015年,公司网络零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117%,创造利润4000万元。据统计,互联网上每销售1000瓶花生油,就有766瓶是鲁花品牌。
在栖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将“鲜”“脆”“甜”点进王小二果园淘宝店,没有太多繁复的装饰,鲜红欲滴的红富士大苹果就是最好的名片。如今这家网商有3个包装基地和4个合作冷库,去年的营业额达到7000万元。同样回乡创业的林建琪创办的自主品牌“辛味道”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到8点半左右的时候,果品成交量已达到5000多单。
园区孵化 催生经济新活力
莱西,胶东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城市,然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部分企业无法适应新形势纷纷转产。“开发区大多贴城建设,随着城市的扩张,污染大的制造业也已不适合在此布局,部分厂房未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已空置。”莱西经济开发区管理人员介绍,如何让这些落后产能迸发出新活力?莱西开发区管委会决定对老旧厂房实施“腾笼换鸟”,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布局电商产业园。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容纳全市超过80%的电商企业。 “莱创空间”电商产业园的前身是已迁出的友好医院,园区为电商企业提供有创业辅导、研发指导、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等服务。道一科技孵化器是“莱创空间”培育的企业代表,现有在入孵企业21家,其中收入过百万企业10家,30%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像“莱创空间”这样由废旧厂房和“僵尸企业”改建而成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在莱西经济开发区共有4处。“政府出资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改造,配套卡位桌椅,接入高速宽带。电商企业入驻产业园除电费外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进入国际市场较早的出口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利用互联网手段转型升级,并利用其优势帮助地区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老牌服装企业乐好集团投资兴建莱西市跨境电商园,园区备有强大的智库团队,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特点为企业量身打造转型方案,协助传统出口企业拥抱互联网,促进转型升级。
与莱西的转型不同,菏泽作为山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正借助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和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区的优惠政策,成为山东电子商务发展的鲁南高地。
借助当地牡丹特色产业发展,菏泽市牡丹区在用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区内天华、银田、龙田等6个特色产业园膨胀式发展现有企业800余家,形成了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電子商务聚集区。从搭建网上平台、引进物流配送、成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各方面实现了农村电商服务功能由单到全、由弱到强的转变。仅天华电商产业园,今年1~10月份就实现电商交易额60亿元,双十一当天,园区单日交易额达1.5亿元,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成长为全省要素最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电商产业园区之一。
抱团触网 产业发展新态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特色电子商务的崛起,单打独斗闯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抱团发展成为闯荡世界的新趋势。
荣成,有“海上粮仓”之美誉,人和镇是荣成市海产品加工第一镇,全镇几乎家家都有晒场,但由于缺乏品牌和知名度,渔民精心晾晒的海产品通常被烟台、日照等地的批发商买走,只能赚取少量“辛苦钱”。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地于去年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区域内产品资源,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统一发货的方式、通过平台聚合促使企业抱团发展,打造荣成干海产品大品牌。目前园区已有乐鲜岛、瀚海电商等70余家企业入驻,开设店铺130余家,日均发货量在1000单,累计交易额2000多万元。此外,产业园还为电商从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辐射整个荣成。
与荣成相隔千里的桃乡肥城,虽然没有园区建设,但是同样发挥集体动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也在发挥作用,“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网商”的模式越来越成熟。潮泉镇的孤山村有丰富的干鲜果、畜禽等特色产品资源,2015年,村里组建了电商服务站,聘请了专业电商人员,与村里开淘宝店比较早的电商示范户,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并为全村电商提供网销商品的设计、包装、物流配送等跟踪服务。全村已有40多户群众开设的60余家淘宝店铺,全村的网上营业额也达到了1200多万。在泰安影响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网上辅导、实操训练,先后培训农村青年2000多人次,先后培植发展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村级服务点12个、个体电商260个,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电商孵化器。
如今,京东泰安特产馆落户肥城,在整合本地产品资源的同时,也为肥城市网商提供线上销售的货源。目前,馆内产品有400余种,上线的产品主要有泰安煎饼、高粱饴,东平鸭蛋、糟鱼类等,宁阳大枣,肥城桃木制品等,其中,香煎煎饼、泰山杂粮煎饼等各种煎饼产品牢牢占据销量榜首,成为山东人走遍天下也放不下的爆款美食。
小“散户”抱团闯世界,大企业集团同样共建平台,谋求电商新发展。2016年8月,山东首家海洋商品交易市场——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荣成。荣成8家大型渔业企业参股,成为荣成电子商务助力海洋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海商中心是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海洋商品市场试点,是集电子交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电子交易平台、仓储物流、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等业务的协同互动,由单一的电商服务转为全方位供应链服务。借助其资源集聚和信息集成优势,海商中心正在统一整合荣成海洋食品产业资源,推进“鸡鸣超市”“海驴集市”平台建设。